翻译
欣喜听闻归隐处蒙受诏书恩典,太守车驾来临里巷百姓欢歌。
天空清明虹霓消散,海滨风平爰居鸟也已归去。
龟遇衔骨之厄终化隼鸟,兰草未挡门径却仍遭锄斫。
已如倒扣之盆终见光明瞻望圣主,为何我仍如故溪之鱼不得施展?
以上为【和早秋雨中书怀呈张邓州】的翻译。
注释
1. 三径:指隐士居所,典出赵岐《三辅决录》载蒋诩归隐开三径
2. 五马:太守代称,源自《汉官仪》太守驷马加一左骖为五马
3. 螮蝀:虹的别称,《诗经·鄘风》“螮蝀在东,莫之敢指”
4. 爰居:海鸟名,《国语·鲁语》“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外三日”
5. 龟逢衔骨:化用《国语》“龟俯者灵,仰者谢”与《庄子“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骊龙颔下”意象
6. 覆盆:喻沉冤未雪,《抱朴子》“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
7. 故溪鱼:自比困于浅溪之鱼,暗用《庄子·秋水》濠梁观鱼典
以上为【和早秋雨中书怀呈张邓州】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喜闻”起笔旋即转折,在酬唱应和中暗藏深沉悲慨。全诗通过“螮蝀-爰居”、“龟-鹘”、“兰-锄”三组矛盾意象的并置,构建出恩遇与困顿交织的复杂图景。黄庭坚将《周易》“覆盆”之象与《庄子》“濠梁观鱼”之典重构嫁接,在杜甫“每饭不忘君”的忠爱底色上,更添江西诗派特有的险崛思理。
以上为【和早秋雨中书怀呈张邓州】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后,黄庭坚自黔州贬所奉诏出峡时。首联以张邓州(张仲谋)受召暗喻政局转机,但“塞里闾”已显门庭冷落之象。颔联“消螮蝀”“复爰居”用《周易》《国语》典,既写自然现象更喻党争暂息。颈联转入自身境遇,“龟逢衔骨”反用《庄子》骊龙衔珠典,谓自身如龟遭骨鲠在喉;“兰不当门”化用《三国志》“芳兰生门,不得不锄”,申诉无端受祸之冤屈。尾联“覆盆”与“故溪鱼”形成空间张力,在“瞻睿圣”的感戴中暗藏“何因犹著”的诘问,与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激愤异曲同工。全诗将经史子集语汇熔铸为新鲜意象,体现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创作理念。
以上为【和早秋雨中书怀呈张邓州】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此篇句句有来历,‘龟逢衔骨’‘兰不当门’一联,尤见锻铁之功。后山所谓‘闭门觅句陈无己’者,山谷实开其先。”
2.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山谷此诗骨力坚凝,然‘龟逢’句过于艰涩,殆类谜语,去自然之趣远矣。”
3. 陈衍《宋诗精华录》:“‘海滨风静复爰居’七字,写尽元符末政海风波暂息之状,史笔诗心交融。”
4. 钱锺书《谈艺录》:“‘已发覆盆’与‘故溪鱼’之对照,见出山谷虽蒙昭雪仍感抱负未展,宋诗之理致深刻正在此类矛盾中见真性情。”
以上为【和早秋雨中书怀呈张邓州】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