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春天离去何时能回还?询问桃李却默默无言。
燕子归巢栖息时寒风正劲,梨花如雪纷乱飘满西园。
唯有明月皎洁娟秀。
似那伊人,却难亲近如隔九天。
但愿能常与清朗月影相见,更祈求能得永久团圆。
以上为【好女儿】的翻译。
注释
1. 桃李无言:化用《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 梨雪:梨花飘落如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 月婵娟:月色美好,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人人:对所思之人的昵称,宋代口语词
5. 团圆:月满,双关人情团聚,晏几道《虞美人》"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
以上为【好女儿】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春归意象抒写人生缺憾,上片通过"桃李无言""燕归风劲""梨雪乱园"的暮春景象,构建出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图景;下片转写明月意象,以"月似人人难近天"的奇妙比喻,将可望不可即的怅惘升华为对永恒团圆的祈求,在短小篇幅中完成从自然观察到哲学思考的意境转换。
以上为【好女儿】的评析。
赏析
这首小令堪称黄庭坚婉约词风的代表之作。上片开篇"春去几时还"以诘问起笔,既写自然节令更迭,又暗含对青春韶华的追诘;"问桃李无言"化用史传成语而赋新意,在桃李沉默中注入《诗经》"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的深沉情感。"燕子归栖风劲"句尤见匠心,归燕与劲风的意象组合,既暗示春去夏未至的时序空白,又暗喻人生中归途多艰的生存境遇;"梨雪乱西园"更以动态画面收束上片,"乱"字既写梨花纷飞之态,又透出观者心绪之纷扰,与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下片"唯有月婵娟"陡然振起,将视线从地面引向苍穹,明月意象既承续张若虚"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永恒之美,又暗含李白"举杯邀明月"的孤独情怀。"似人人、难近如天"七字包含多重意蕴:"人人"的亲昵称呼与"如天"的渺远形成张力,"难近"二字既写物理距离,更指心理隔阂,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同属东方含蓄美学的典型表达。结句"愿教清影常相见"化用李白"我歌月徘徊","清影"较之"婵娟"更显孤洁;"更乞取团圆"则将诗意推向高潮,"乞取"的谦卑姿态与"团圆"的终极渴望,在月象与人情间构建起永恒的精神联结。
以上为【好女儿】的赏析。
辑评
1.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山谷此词'梨雪乱西园'五字,写尽春去匆匆之态,较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更见飞动之势。"
2.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下片从月说到人,又从人说到月,天人合一,情思缥缈,结句乞取团圆,可谓痴绝。"
3. 叶嘉莹《论黄庭坚词》:"'难近如天'四字道尽世间永隔之悲,与其诗'桃李春风一杯酒'之快意恰成反正,可见词体幽微特质。"
4. 缪钺《灵溪词说》:"结语'乞取团圆'暗含《楚辞》'托白云而归怀'之意,是宋代士大夫将政治失意转化为审美体验的典型。"
5. 沈祖棻《宋词赏析》:"全词以春归起,以月圆结,中间'梨雪''燕归'点染,章法绵密中自见空灵,的是当行本色。"
以上为【好女儿】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