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子少年时,肺病疲坐卧。
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
虚阳作浮涨,客冷仍下堕。
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
终年禁晚食,半夜发清饿。
胃强鬲苦满,肺敛腹辄破。
三彭恣啖啮,二竖肯捕播。
寸田可治生,谁劝耕黄糯。
探怀得真药,不待君臣佐。
初如雪花积,渐作樱珠大。
隔墙闻三咽,隐隐如转磨。
自兹失故疾,阳唱阴辄和。
残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
云何不自珍,醉病又一挫。
真源结梨枣,世味等糠莝。
耕耘当待穫,愿子勤自课。
相将赋《远游》,仙语不用些。
翻译
回想你年少之时,肺病缠身,疲惫不堪,坐卧难安。
咳嗽喘息终日不停,气势如同风雨交加。
虚阳上浮而身体肿胀,外寒侵袭则内气下坠。
妻儿担忧愁怅,连平日喜爱的肉食也不敢端上桌来享用。
整年需禁食晚餐,半夜却因饥饿而清醒。
胃火旺盛而膈部常感胀满,肺气收敛则腹部如裂。
三尸神肆意啃噬精气,病魔(二竖)不肯轻易退散。
寸心之田尚可修养生命,谁来劝你耕种那滋养身心的黄糯之谷?
伸手入怀取出真正的良药,无需君臣佐使配伍调和。
起初如雪花般细小积累,渐渐长成如樱桃般圆润硕大。
隔墙能听到你吞咽之声,隐隐如石磨转动。
自此摆脱旧疾,阳气发动时阴气自然调和。
神仙之路多经考验,中途亦有坎坷波折。
你一生才具未尽施展,纵情饮酒实出无奈。
昔日故人已所剩无几,老伴之中也仅余几个。
残年仅存一斗粟米,等待与你一同舂米共度。
为何还不珍重自身?醉酒致病又遭一次挫折。
真道在于结聚梨枣般的内丹,世俗滋味不过如糟糠草屑。
耕耘之后自有收获,愿你勤勉自修功课。
让我们一起吟诵《远游》之篇,不必借助那些虚妄仙语。
以上为【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的翻译。
注释
1. 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
2. 喊呀:形容喘息声,咳嗽不止。
3. 虚阳作浮涨:中医术语,指阳气虚浮于上,导致头面浮肿或眩晕。
4. 客冷仍下堕:外邪寒气侵入体内,导致阳气下陷。
5. 脍炙不登坐:因病忌口,不敢食用肥腻的脍炙(切细的肉与烤肉)。
6. 三彭:即“三尸”,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尸神,居于上、中、下三丹田,专记人过恶,每逢庚申日上天告罪,妨碍修炼成仙。
7. 二竖:指病魔。典出《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后以“二竖”代指疾病。
8. 寸田:道家语,指心田或丹田,谓可耕种以养生。黄糯:黄色糯米,此处喻养生之本,或指内丹修炼所需精气。
9. 真药:指内丹,道家认为通过修炼可在体内结成“金丹”,为长生之药,不假外求。
10. 探怀得真药,不待君臣佐:谓养生之药在自身,无需依赖中药方剂中的君臣佐使配伍。
以上为【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其弟苏辙(子由)所作,主题围绕苏辙病酒伤肺、体弱多病之状,抒发兄弟深情与人生哲思。全诗以写病始,以劝养终,既写实描摹疾病之苦,又借道家养生思想提出疗疾之道,更融入人生迟暮、世事沧桑之叹。语言沉郁而深挚,结构由病至理,由身至心,由个体至超脱,展现了苏轼一贯的旷达中见悲悯、理性中含深情的风格。诗中“寸田可治生”“真源结梨枣”等句,明显吸收道教内丹思想,体现宋代士大夫融合儒释道的思想特征。末段寄望共赋《远游》,追求精神超越,是苏轼晚年思想趋于内省与超然的体现。
以上为【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以“病酒肺疾”为切入点,实则是一首融合亲情、医理、哲思与宗教体验的深沉之作。开篇即以“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形象描绘苏辙咳喘剧烈之状,极具画面感。继而从中医角度分析其“虚阳浮涨”“客冷下堕”的病理机制,体现苏轼对医学的理解。诗中“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一句,以家庭生活细节写出病患对亲人的影响,情感真挚动人。
“三彭恣啖啮,二竖肯捕播”借用道教与古籍典故,将疾病拟人化,既增强表现力,又为后文转入内丹养生思想埋下伏笔。所谓“寸田可治生”,正是道家“我命在我不在天”的体现,主张通过自我修炼恢复健康。而“探怀得真药”一句尤为精彩,暗示真正的疗愈力量源于内在,非外物可助,体现出苏轼对生命自主性的深刻认知。
诗中“初如雪花积,渐作樱珠大”描写内丹凝聚过程,细腻生动,显示其对道教修炼体验的熟悉。结尾由个体之病上升至人生境界:“神仙多历试,中路或坎坷”,既安慰弟弟,也总结自己一生贬谪流离之经历。最后以“相将赋《远游》”作结,呼应屈原《远游》中超越尘世、神游八极的理想,表达兄弟二人共求精神解脱的愿望。全诗结构严谨,情理交融,是苏轼晚年诗歌中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代表作。
以上为【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栾城集序》:“子由文胜于诗,然其病中诸作,情真语挚,东坡和之,尤见天伦之笃。”
2. 《纪评苏诗》卷三十八:“此诗述病状极详,而归本于修养,盖晚岁兄弟相慰之词。‘寸田’‘真药’诸语,皆道家言,然不落窠臼,自有寄托。”
3. 《苏诗补注》引查慎行语:“‘隔墙闻三咽,隐隐如转磨’,写病后饥肠,生动入微,非亲历者不能道。”
4. 《历代诗话》引吴可《藏海诗话》:“东坡次子由诗,多寓规谏之意,此篇劝其节饮养生,语重心长,而托之神仙方外,不露痕迹。”
5. 《瓯北诗话》卷五:“苏氏兄弟晚年酬唱,多涉养生、生死、出处之叹。此诗‘残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语极朴而情极厚,令人酸鼻。”
以上为【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