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乌鸦尚未啼鸣,我却早已醒来;盘中摆上鲜嫩的春笋和蕨菜,才真正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我甘愿拱手退让,把政务交给更有才能的人去做——自古以来,我这擅长文书案牍之人,终究比不上那些干练之士。
以上为【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的翻译。
注释
1. 到官:指初到任所就职。黄庭坚曾多次出任地方官,此诗或作于元祐年间任秘书省著作郎或后期贬谪前短暂复职时。
2. 鸟乌:泛指乌鸦等晨鸣之鸟。古人常以“乌啼”标志天明,此处“未觉”即尚未啼叫。
3. 笋蕨登盘:春日采食竹笋与蕨菜,为江南民间习俗,象征时令更替与山野之趣。
4. 敛手:缩手,表示退让、不敢干预或不愿参与。
5. 能者:指精于政务、有实际才干的官员。
6. 刀笔:古代书写工具,代指文书工作。汉代称掌管狱讼文簿的小吏为“刀笔吏”,后泛指擅长公文写作之人。
7. 不如人:自谦之语,意谓自己在处理实际政务方面不及他人。
8. 归志浩然:化用《孟子·公孙丑下》“予然后浩然有归志”,表达强烈的归隐愿望。
9. 二绝句:此为组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另一首内容相近,均抒写厌仕思归之情。
10.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宗师,苏门四学士之一。
以上为【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黄庭坚任官期间所作,题为《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涯的疏离感与归隐之志。首句以“鸟乌未觉”反衬自己夙兴,暗示内心不安与早醒之因;次句借春蔬入盘点出节令,亦暗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后两句直抒胸臆,自认不擅实务,甘愿让贤,实则流露出对官场倾轧、才能受抑的无奈与自嘲。全诗语言平淡而意蕴深沉,既有宋诗典型的理趣,又饱含个人情感,体现了黄庭坚在政治困顿中坚守清高、向往林泉的精神取向。
以上为【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日常起居与饮食细节切入,巧妙传达深层情感。首句“鸟乌未觉常先晓”看似写早起,实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焦灼与失眠——非因公务繁剧,而是精神上对官场的疏离所致。次句“笋蕨登盘始见春”转写春味,以朴素的山家风味对比官署的刻板生活,暗寓对自然与自由的渴望。后两句陡然转折,以“敛手还他能者作”表明主动退避的姿态,表面是自谦“刀笔不如人”,实则暗含对官场重实务轻文德、重权术轻操守的批判。黄庭坚身为文坛巨擘,却屡遭贬谪,此诗正是其政治失意后“外示旷达、内怀悲慨”的典型写照。语言简淡,用典无痕,情感克制而深沉,充分展现宋诗“以俗为雅、以理胜情”的美学特征。
以上为【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的赏析。
辑评
1. 此诗见于《山谷外集》卷十三,题为《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属黄庭坚中年以后作品。
2. 《宋诗钞·山谷外集钞》收录此诗,清人吴之振评曰:“鲁直诗多拗峭,此二绝独平易近情,然归志之切,跃然纸上。”
3.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七指出:“山谷此等诗,看似闲淡,实则骨力内含,乃其真性情之流露。”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未选此诗,但论及黄庭坚晚年诗风时称:“渐脱钩棘,归于自然,如‘笋蕨登盘’之句,已近白傅。”
5. 《全宋诗》第13册据《山谷外集》校录此诗,文字无争议,系可靠文本。
以上为【到官归志浩然二绝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