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离开京城已经八年了,老朋友如今还剩下谁?
当年交往的朋友中,还数不上蔡克儿这样的后生。
难道没有赏识我的人吗?功名利禄早已束缚了他们一半的心志。
人人都争着去做东阁的小吏,却毫不顾惜隐居北山的高洁之志。
你这位公子卓然独立,与世俗的追求大相径庭。
不辞千里跋涉之苦,成就了这一段奇特的情谊。
连那美貌的女子也令人怜惜,却终究惦记着卖饼的师傅(喻世俗牵绊)。
没有人在客舍中陪伴你入眠,只有支床的龟静默相伴。
你回去之后,又能和谁一起,以文字相互取乐呢?
就拿这些话去调侃张子吧,他读到定会笑得脱下下巴。
以上为【次韵王巩留别】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次序作诗唱和。王巩有诗赠苏轼,此为苏轼依其韵所作。
2. 去国已八年:指苏轼自熙宁四年(1071年)因反对新法出京任杭州通判以来,至本诗写作时(约元丰二年,1079年),已离京八年。
3. 故人今有谁:感叹旧友凋零,知音稀少。
4. 交游内,未数蔡克儿:蔡克儿为人名,生平不详,此处或为泛指年轻后辈,言其不足挂齿。一说“蔡克儿”为戏称,未必实有其人。
5. 好爵半已縻:好爵,指高官厚禄;縻,束缚。谓多数故人已被功名所困。
6. 争为东阁吏:东阁,汉代公孙弘开东阁以延揽贤士,后用以指招贤之所。此处反用其意,讽刺人们争相谋取小官职。
7. 不顾北山移:北山移,典出孔稚珪《北山移文》,讽刺假隐士一旦得官即背弃山林之志。此句谓世人热衷仕途,不顾隐逸初心。
8. 公子表独立:公子,指王巩;表独立,卓然特立,不随流俗。
9. 蛾眉亦可怜,无奈思饼师:蛾眉,美女;饼师,卖饼之人。化用《后汉书·逸民传》赵壹语:“虽有犀节玉笥,岂能抑情夺爱哉!……贱妾蒙恩,犹思卖饼者。”喻美色亦难敌世俗情感牵绊。
10. 支床龟:传说中能支撑床脚的神龟,寿命极长,象征孤独久居。见《史记·龟策列传》。
以上为【次韵王巩留别】的注释。
评析
这首《次韵王巩留别》是苏轼在贬谪生涯中写给友人王巩的赠别诗,情感真挚而意蕴深长。诗中既流露出对故人零落、世态炎凉的感慨,又高度赞扬了王巩不随流俗、远道来访的高洁品格。通过对比世俗追逐功名与王巩超然独立的行为,苏轼表达了对知己难遇的珍视以及对精神共鸣的向往。诗风质朴自然,夹杂自嘲与幽默,尤其结尾“一笑当脱颐”一句,将沉重的离愁转化为豁达的笑声,体现了苏轼特有的旷达胸襟。全诗融情、理、趣于一体,是其酬赠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次韵王巩留别】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清晰,情感层层递进。开篇以“去国八年”起势,奠定苍凉基调,继而追忆旧友,感叹物是人非。“未数蔡克儿”一句看似轻蔑,实则衬托出真正知己之稀少。第三联转入对世情的批判,“好爵半已縻”揭示多数人已被功名所缚,无法保持初心,与下句“争为东阁吏,不顾北山移”形成强烈对照,讽刺意味浓厚。
转写王巩,则笔调一变,充满敬意。“公子表独立”四字掷地有声,凸显其人格高洁。“不辞千里远”点明友情之深厚,也暗含诗人内心的感动。随后以“蛾眉思饼师”的典故作比,反衬王巩能超越世俗情感羁绊,尤为难得。
“无人伴客寝,惟有支床龟”两句极尽孤寂之状,既是写王巩旅居之冷清,也是苏轼自身处境的写照,彼此同病相怜,情谊更显真挚。结尾设想王巩归后情景,以“文字相娱嬉”表达精神交流的珍贵,并以调侃张子作结,轻松诙谐,余味悠长。
全诗语言简练,用典自然,情感由悲慨转向敬重,再归于豁达,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智慧与温情,是其人格魅力的诗意呈现。
以上为【次韵王巩留别】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十七引纪昀评:“语虽俚浅,而情真意挚,自是佳构。”
2. 清·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此诗作于赴湖州途中,感旧伤时,兼叙友谊,‘支床龟’语尤见迁谪之孤寂。”
3. 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公子表独立’四语,极称子由(按:此处疑为‘子固’或‘定国’,王巩字定国)之高蹈,与世俗迥异。”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虽未直接评此诗,但指出:“东坡和王定国诸作,皆寓身世之感,非徒应酬而已。”可为此诗之背景注脚。
5. 钱钟书《宋诗选注》未选此诗,但在论及苏轼酬赠诗时称:“其于故人离别之作,往往于旷达语中见沉痛,如《次韵王巩留别》之类。”
以上为【次韵王巩留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