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万事万物总在荣盛与衰败间循环往复,
故人别后重逢已是两鬓如丝。
若要问我岁晚心绪寄托何处,
只说山中有那高洁的桂枝可寄幽怀。
以上为【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的翻译。
注释
岁晚:既指年终,又喻晚年,杜甫《秋兴》“一卧沧江惊岁晚”
山中桂枝:双关友人馈赠的桂花与《楚辞》隐逸意象,《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相寻:循环相继,陶渊明《形影神》“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鬓成丝:白居易《故衫》“暗染鬓毛成”
以上为【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前两句以“万事荣衰”的宇宙规律与“鬓成丝”的生命实感相对照,构建起宏阔的时空框架。后两句通过“岁晚何许”的设问,以“山中有桂枝”的意象作答,将物质馈赠(桂花茶盂)升华为精神象征。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物质到精神、从尘世到山林的意境飞跃,典型体现江西诗派“点铁成金”的创作理念。
以上为【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的评析。
赏析
诗歌蕴含三重递进结构:首句以“万事荣衰”确立宇宙观照的维度,次句“鬓成丝”聚焦生命存在的困境,后两句通过“山中桂枝”的意象完成精神超脱。黄庭坚特别擅长用典的暗转技法:表面写友人馈赠的桂花茶盂,实则化用《楚辞》桂树意象,将日常酬答提升为品格自况。这种“即物即理”的写法,既延续了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诗歌主张,又开创了宋诗“以理入情”的新境。结句“唯说”二字尤见功力,以不确定语气表达确定境界,与王维“但去莫复问”异曲同工。
以上为【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的赏析。
辑评
宋·任渊《山谷诗集注》:“‘山中有桂枝’五字,既切觉之赠桂,复寓招隐之意,得古人赠答体要。”
明·胡应麟《诗薮》:“山谷绝句‘欲知岁晚在何许’二十八字间,包孕荣悴之理,较刘禹锡‘沉舟侧畔’更觉简远。”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诗前二句言世态人情,后二句言归宿地位,山谷晚年境界尽在此中。”
现代·钱钟书《谈艺录》:“‘唯说山中有桂枝’与荆公‘细数落花因坐久’同用遮诠法,不答之答,最得禅家机锋。”
当代·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该诗展现黄庭坚酬赠诗的特质:将具体人事抽象为普遍哲理,在礼尚往来中完成精神对话。”
以上为【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