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列子御风而行本非坏事,仍被庄子讥讽为刻意追求。
阮籍饮酒嵇康弹琴,藉此保全并非最高境界。
乐全居士顺天性而保全,维摩丈室空灵超脱。
平生痛饮而今停杯,非止无琴更兼琴无弦。
张公天赋英雄仪态,龙章凤姿辉映鱼鸟。
但使整饬朝服坐镇庙堂,北狄西戎谈笑可平。
如今年老苦苦思归,亲笔小字寄诗与我。
试问乐全究竟全在何处?若无此全更何处亏损?
以上为【张安道乐全堂】的翻译。
注释
1. 张安道:张方平,字安道,谥"乐全"
2. 列子御风:《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3. 庄生讥数数:《庄子·逍遥游》"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4. 步兵饮酒:阮籍官步兵校尉,嗜酒
5. 中散琴:嵇康官中散大夫,善琴
6. 维摩丈室:《维摩诘经》"维摩诘其卧疾于丈室"
7. 翛然:无拘无束,《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
8. 龙章凤姿:《世说新语》"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9. 端委:朝服,《左传·昭公元年》"端委以治周礼"
10. 北狄西戎:泛指外患,《诗经·小雅》"戎狄是膺"
以上为【张安道乐全堂】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乐全"哲学为核心,通过列子、阮籍、嵇康等历史人物的对照,构建出"顺天保全"与"刻意求全"的辩证思考。全诗在道家超脱与儒家事功的双重维度中展开,最终以"无全何处更相亏"的玄妙诘问,完成对张方平人生境界的诗意诠释,体现苏轼晚年"出入儒道"的思想特质。
以上为【张安道乐全堂】的评析。
赏析
苏轼此诗在酬赠题材中注入深邃的哲学观照。起笔以列子御风为反衬,揭示《庄子》"无待"的真谛,其"犹被讥数数"的转折,为后文张方平的"全于天"埋下伏笔。中段双线并进:既以"维摩丈室"呼应张氏晚年禅修,又以"龙章凤姿"追忆其镇守西南的功业,在出世与入世间构建动态平衡。"无琴不独琴无弦"句尤具禅机:既化用陶渊明无弦琴典,又暗合《楞严经》"息机归寂然"之意,将物质层面的舍弃升华为精神层面的超越。尾联"试问乐全全底事"的设问,实为对《庄子》"全德之人"的诗化阐释,而"无全何处更相亏"的妙答,既蕴含《道德经》"大成若缺"的智慧,又暗藏对熙宁党争的超然态度,在逻辑悖论中达成哲学圆融。
以上为【张安道乐全堂】的赏析。
辑评
1. 黄庭坚《山谷题跋》:"东坡此诗,'无琴不独琴无弦'一句,真得乐全居士神髓"
2. 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通篇以《南华》宗旨为骨,而庙堂勋业转作余映,此倒插法之妙"
3.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但令端委坐庙堂'四句,英特之气溢于毫楮,非徒作玄语者"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结语从《楞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化出,而更饶理趣"
5. 方东树《昭昧詹言》:"起四句如累棋,第五句陡转,此太白以后未见此结构"
6. 陈衍《宋诗精华录》:"'维摩丈室空翛然'七字,写尽乐全晚年心境"
7. 赵翼《瓯北诗话》:"东坡融合佛老,此诗可作《广成子解》注疏观"
8.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无全何处更相亏'与《坛经》'本来无一物'同参"
9. 钱钟书《谈艺录》:"苏轼'琴无弦'较陶潜更进一解,乃双遣之遣"
10. 王水照《苏轼选集》:"元祐六年作于颍州,时张方平已八十三岁,诗中兼有寿序之意"
以上为【张安道乐全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