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樵夫与隐士都住在山中,但追求从来不同。
不同并非只有这一件事,我养病也在田园之中。
园内隔绝了尘世喧嚣,清幽开阔招来远风。
择屋建在北面山丘,开门正对南边江流。
引激涧水代替打井,栽种木槿当作围墙。
众多树木罗列门前,群山也正对着窗牖。
蜿蜒小路通向低处田亩,遥遥远望可见高峰。
清心寡欲不期望劳烦,就地取材少用人力。
只愿开辟如蒋诩的小径,永远期待求仲、羊仲那样的知音来访。
愉悦的心境不可忘却,希望能与至善至美之境相合。
以上为【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的翻译。
注释
植援:种植绿篱
养疴:养病
卜室:择地筑室
激涧:引导涧水
插槿:栽种木槿(常作绿篱)
列墉:成排的围墙
靡迤:蜿蜒曲折
蒋生径:西汉蒋诩隐退后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
赏心:心领神会的愉悦
妙善:玄学境界的至善至美
以上为【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谢灵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系统阐述其庄园建设的哲学。全诗以“樵隐之辨”开篇,确立精神高度,继而通过“屏氛杂-招远风”的空间净化、“倚北阜-面南江”的风水考量、“激涧-插槿”的生态改造,构建出人与自然对话的理想范式。尾联“赏心”“妙善”将实用性的园林提升到玄学境界,完整呈现了南朝士人将山水审美、养生哲学与玄学思辨融为一体的生活艺术。
以上为【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的评析。
赏析
结构艺术:采用“理念-建设-意境”三段式,从哲学辨思到技术操作再到精神升华,契合庄园营造的实际过程
空间叙事:通过“北阜-南江”“下田-高峰”的多维定位,构建出既封闭又开放的复合空间
生态智慧:“激涧代汲井”体现水资源利用,“插槿当列墉”展示生态围墙,反映六朝庄园的可持续发展观
用典创新:将“三径”典故从隐逸符号转化为知音期待的象征,拓宽了原典的情感维度
以上为【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的赏析。
辑评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此诗可视作谢氏山水庄园的规划设计书。‘激涧’‘插槿’等句展现其将水利工程、植物栽培纳入诗学表达的独创性,比陶渊明《归园田居》更多技术理性色彩。”
萧驰《谢灵运山水诗与佛教》:“‘赏心’‘妙善’的并置,透露谢客融合玄学‘得意忘言’与佛教‘真如’观的努力。庄园不仅是栖身之所,更是证悟佛理的观想空间。”
胡大雷《玄言诗与谢灵运》:“在‘寡欲不期劳’的宣言中,可见郭象‘适性逍遥’说的深刻影响。谢灵运将庄园劳作转化为玄学实践,重塑了士人劳动观的美学维度。”
林文月《谢灵运及其诗研究》:“该诗对偶句的巧妙分布(如‘群木既罗户,众山亦对窗’),既保持古体诗的舒展,又初显近体诗的整饬,体现元嘉体承前启后的诗史地位。”
以上为【田南树园激流植援 】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