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在山岭下看群山,好似伏卧的波涛,
但见人一往上攀登,它们便立刻争强斗胜般耸立起来。
我每登高一步就回头望一眼,
却发现当我的脚站得更高时,那山显得比刚才还要高。
以上为【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的翻译。
注释
上湖岭、招贤江:应为诗人在浙江一带经过的地名。
伏涛:伏卧的波涛。形容在岭下仰望时,群山连绵起伏的形态。
旋:立刻,马上。
争豪:争强斗胜,比试高低。
登陟:登,上行;陟,升、登。同义复用,强调攀登的动作。
回顾:回头看。
以上为【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杨万里“诚斋体”的代表作之一,以极其通俗活泼的语言,记录了一次登高望山的瞬间感受。诗人通过“山似伏涛”到“旋争豪”的拟人化描写,以及“我脚高时他更高”的奇妙发现,生动地揭示了“当局者迷”或“目标永无止境”的生活哲理。全诗充满动感与谐趣,将普通的登山体验写得妙趣横生,体现了诗人善于从日常事物中捕捉灵感、发现诗意的独特眼光。
以上为【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其生动的戏剧性和深刻的哲理性。前两句写静态的观察与动态的反应。“岭下看山似伏涛”是远景、全景,群山温顺如卧浪,这是未参与其中时的错觉。然而“见人上岭旋争豪”一句,立刻将山人格化,它们仿佛有灵性,见到有人来挑战,便立刻抖擞精神,昂首挺胸地与之“争豪”,一个“旋”字写出了山势随视角变化而陡然升高的迅疾之感。
后两句是诗的核心,通过重复的动作“一登一陟一回顾”,细腻地写出了诗人攀登过程中的不懈与好奇。而最终的发现却出人意料:“我脚高时他更高”。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结论,却精准地捕捉到了人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普遍心理体验:当我们努力提升自己时,我们所仰望的目标(可以是学问、境界、事业)其标准似乎也在同步提升。它既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现象的忠实记录(透视与视角变化),更蕴含着“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或“学然后知不足”的深刻寓意。诗人以轻松幽默的口吻道出,令人会心一笑,又回味无穷。
以上为【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的赏析。
辑评
今人钱锺书《宋诗选注》论杨万里:
“他(杨万里)的对象是从来没有人这样下手写过的日常生活,他写出来的东西也从来没有人这样写过……譬如《过上湖岭》‘我脚高时他更高’,把山岭和行人的关系写得又随便又亲切。”
今人周汝昌《杨万里选集》:
“此诗写山行心理,体会入微。四句一气而下,而层次转折俱在其中。末七字写尽古今追求真理、探索境界者的共同心情,是活法,也是妙悟。”
现代学者莫砺锋《宋代诗歌史论》:
“杨万里的这类小诗,善于从平常生活经历中提炼出哲理。……《过上湖岭》中人与山‘争豪’的意象,以及‘我脚高时他更高’的感叹,生动地表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永无止境的竞逐关系,这正是‘诚斋体’充满生机的‘活法’的体现。”
以上为【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