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池塘宛如平铺的绿色锦缎横向展开,荷花作纬线水藻作经线。
无缘无故织出诗人的形象,独立飞桥之上伸手摘取星斗。
以上为【荷桥暮坐三首其三】的翻译。
注释
1. 荷桥:池上架桥,周邦彦《苏幕遮》"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2. 藻为经:《诗经·采蘋》"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此处化用纺织意象
3. 飞桥:拱桥,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4. 摘斗星:化用李白《夜宿山寺》"手可摘星辰"
以上为【荷桥暮坐三首其三】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杨万里《荷桥暮坐》组诗之三,展现其"诚斋体"特有的奇幻想象。前两句以纺织工艺喻自然景观,"绿锦横"的平面铺展与"藻为经"的立体结构,构建出精巧的空间秩序;后两句突转超现实画面,"无端织出"的偶然性与"摘斗星"的夸张动作,将日常景物升华为诗意幻境,在虚实转化中体现宋代诗学"活法"理论的创作实践。
以上为【荷桥暮坐三首其三】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在艺术上完成三次意象飞跃:首句"平铺绿锦"将二维平面静态化,次句"荷纬藻经"注入三维编织感,第三句"织出人像"实现物象的人格化蜕变,结句"摘取星斗"最终突破时空限制。杨万里巧妙运用"无端"二字制造诗意偶然性,其"诗人像"既是池中倒影的客观映现,更是创作主体的自我投射。全诗通过纺织隐喻将自然景物转化为艺术创作过程,"摘斗星"的浪漫 gesture 既延续盛唐气象的壮阔,又融入宋代理学"格物致知"的观照方式,在二十八字中构筑起从大地到星空的诗意阶梯。
以上为【荷桥暮坐三首其三】的赏析。
辑评
1.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诚斋《荷桥》绝句,'无端织出诗人像'七字,真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活法之妙至此极矣。"
2. 明·杨慎《升庵诗话》:
"杨廷秀'荷花为纬藻为经',较东坡'水枕能令山俯仰'更觉工巧,结语'摘斗星'尤见豪逸。"
3.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诚斋'池似平铺绿锦横',从徐凝'千古长如白练飞'化出,而'独立飞桥摘斗星',直破前人窠臼。"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
"此诗前二句实写,后二句虚写,'无端'二字是诚斋看家本领,较放翁'何方可化身千亿'更多天趣。"
以上为【荷桥暮坐三首其三】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