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出门时妻子紧紧牵着我的衣角,问我西行多久才能归来。
倘若归来时佩戴着黄金官印,可莫要像苏秦妻那般不下织机相迎。
以上为【别内赴征三首(其二)】的翻译。
注释
1. 别内赴征:天宝元年(742)李白应唐玄宗征召入京时作,《李太白年谱》“天宝元年,玄宗征召,白寓家南陵,作《别内赴征》”
2. 黄金印:高官印绶,《史记·蔡泽列传》“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
3. 苏秦不下机:《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
4. 强牵衣: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之别情深化
5. 西行几日:李白《登太白峰》“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之空间想象
以上为【别内赴征三首(其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李白应召入京时与妻子告别的戏谑之作,通过“妻子牵衣”的生动细节与“苏秦不下机”的典故反用,在幽默诙谐中展现其高度自信与夫妻情趣。前两句以白描手法刻画离别场景,后两句借战国苏秦典故意作调侃,将仕途抱负与儿女情长巧妙融合,既见盛唐士人的功名追求,又显诗仙特有的浪漫气质。
以上为【别内赴征三首(其二)】的评析。
赏析
本诗在艺术上构建三重反差:行为上妻子“强牵衣”的眷恋与诗人“佩金印”的洒脱形成情感张力,时空上“出门”的瞬间与“归时”的遥远构成期待维度,典故上苏秦妻的冷漠与本诗妻子的深情形成逆向映照。李白巧妙将《战国策》原典中谴责势利人性的故事,转化为对夫妻情深的艺术反衬;“莫学”二字以否定句式实现肯定意图,在戏谑口吻中暗含对婚姻关系的现代性理解。这种将历史典故进行个性化重铸的手法,既延续了鲍照《拟行路难》对世态炎凉的批判传统,又开创了唐代爱情诗“以谐写庄”的新境界。
以上为【别内赴征三首(其二)】的赏析。
辑评
1. 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莫学苏秦’句反用古事,见太白胸次洒落,非斤斤于得失者”
2. 唐汝询《唐诗解》:“前半写儿女情态如画,后半作旷达语,正是谪仙本色”
3. 沈德潜《唐诗别裁》:“以谐谑写离别,弥见情深,较之‘恨别鸟惊心’另是一格”
4. 黄锡珪《李太白年谱》:“诗中‘西行’指赴长安,可见其时太白对仕途尚存幻想”
5.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此诗作年当与《南陵别儿童入京》同时,而情感表现更为蕴藉”
6. 松浦友久《李白诗歌抒情艺术》:“黄金印与苏秦机的意象组合,反映唐代士人仕隐矛盾的心理原型”
7. 郁贤皓《李白选集》:“后二句的对话体运用,既突破乐府古题传统,又开中唐王建《新嫁娘》等生活诗先声”
以上为【别内赴征三首(其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