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先楚人,姓芈氏。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
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
宣太后非武王母。
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
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厓;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
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
而魏厓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
昭王即位,以厓为将军,卫咸阳。
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厓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厓为秦相。
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
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
秦王见赵请相魏厓之不急,且不听公。
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厓故德公矣。”
于是仇液从之。
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厓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
昭王十四年,魏厓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
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魏厓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
其明年,烛免,复相厓,乃封魏厓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
魏献河东方四百里。
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
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
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
免二岁,复相秦。
四岁,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
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
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昔梁惠王伐赵,战胜三梁,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
齐人攻卫,拔故国,杀子良;卫人不割,而故地复反。
卫、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
宋、中山数伐割地,而国随以亡。
臣以为卫、赵可法,而宋、中山可为戒也。
秦,贪戾之国也,而毋亲。
蚕食魏氏,又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兵复出矣。
夫秦何厌之有哉!
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
王必勿听也。
今王背楚、赵而讲秦,楚、赵怒而去王,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
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梁,则国求无亡不可得也。
原王之必无讲也。
王若欲讲,少割而有质;不然,必见欺。’
此臣之所闻于魏也,原君之以是虑事也。
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
夫战胜暴子,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也,又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
今又走芒卯,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
智者不然。
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
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
夫轻背楚、赵之兵,陵七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
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
今魏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
原君逮楚、赵之兵未至于梁,亟以少割收魏。
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
楚、赵怒于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而君后择焉。
且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
割晋国,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绛安邑。
又为陶开两道,几尽故宋,卫必效单父。
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而不得,何为而不成!
原君熟虑之而无行危。”
穰侯曰:“善。”
乃罢梁围。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
秦使穰侯伐魏,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
穰侯益封。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
且与赵观津,益赵以兵,伐齐。
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
是何也?
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
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今破齐以肥赵。
赵,秦之深雠,不利于秦。
此一也。
秦之谋者,必曰‘破齐,弊晋、楚,而后制晋、楚之胜’。
夫齐,罢国也,以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筴也,必死,安能弊晋、楚?
此二也。
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
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
此三也。
秦割齐以啖晋、楚,晋、楚案之以兵,秦反受敌。
此四也。
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
此五也。
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
秦有安邑,韩氏必无上党矣。
取天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
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
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穰侯言客卿灶,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
昭王于是用范睢。
范睢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馀。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
秦复收陶为郡。
太史公曰:穰侯,昭王亲舅也。
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穰侯智识,应变无方。
内倚太后,外辅昭王。
四登相位,再列封疆。
摧齐挠楚,破魏围梁。
一夫开说,忧愤而亡。
翻译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穰侯列传的翻译。
评析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穰侯列传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穰侯列传的赏析。
拼音版
shǐ jì qī shí liè zhuàn ráng hóu liè zhuàn。
史记 · 七十列传 · 穰侯列传。
sī mǎ qiān。
司马迁。
ráng hóu wèi yá zhě,
穰侯魏厓者,
qín zhāo wáng mǔ xuān tài hòu dì yě。
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
qí xiān chǔ rén,
其先楚人,
xìng mǐ shì。
姓芈氏。
qín wǔ wáng zú,
秦武王卒,
wú zi,
无子,
lì qí dì wèi zhāo wáng。
立其弟为昭王。
zhāo wáng mǔ gù hào wèi mǐ bā zǐ,
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
jí zhāo wáng jí wèi,
及昭王即位,
mǐ bā zǐ hào wèi xuān tài hòu。
芈八子号为宣太后。
xuān tài hòu fēi wǔ wáng mǔ。
宣太后非武王母。
wǔ wáng mǔ hào yuē huì wén hòu,
武王母号曰惠文后,
xiān wǔ wáng sǐ。
先武王死。
xuān tài hòu èr dì qí yì fù zhǎng dì yuē ráng hóu,
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
xìng wèi shì,
姓魏氏,
míng yá tóng fù dì yuē mǐ róng,
名厓;同父弟曰芈戎,
wèi huá yáng jūn。
为华阳君。
ér zhāo wáng tóng mǔ dì yuē gāo líng jūn jīng yáng jūn。
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
ér wèi yá zuì xián,
而魏厓最贤,
zì huì wáng wǔ wáng shí rèn zhí yòng shì。
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
wǔ wáng zú,
武王卒,
zhū dì zhēng lì,
诸弟争立,
wéi wèi yá lì wèi néng lì zhāo wáng。
唯魏厓力为能立昭王。
zhāo wáng jí wèi,
昭王即位,
yǐ yá wèi jiāng jūn,
以厓为将军,
wèi xián yáng。
卫咸阳。
zhū jì jūn zhī luàn,
诛季君之乱,
ér zhú wǔ wáng hòu chū zhī wèi,
而逐武王后出之魏,
zhāo wáng zhū xiōng dì bù shàn zhě jiē miè zhī,
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
wēi zhèn qín guó。
威振秦国。
zhāo wáng shǎo,
昭王少,
xuān tài hòu zì zhì,
宣太后自治,
rèn wèi yá wéi zhèng。
任魏厓为政。
zhāo wáng qī nián,
昭王七年,
chū lǐ zǐ sǐ,
樗里子死,
ér shǐ jīng yáng jūn zhì yú qí。
而使泾阳君质于齐。
zhào rén lóu huǎn lái xiāng qín,
赵人楼缓来相秦,
zhào bù lì,
赵不利,
nǎi shǐ chóu yè zhī qín,
乃使仇液之秦,
qǐng yǐ wèi yá wèi qín xiāng。
请以魏厓为秦相。
chóu yè jiāng xíng,
仇液将行,
qí kè sòng gōng wèi yè yuē qín bù tīng gōng,
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
lóu huǎn bì yuàn gōng。
楼缓必怨公。
gōng bù ruò wèi lóu huǎn yuē qǐng wèi gōng wú jí qín。
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
qín wáng jiàn zhào qǐng xiāng wèi yá zhī bù jí,
秦王见赵请相魏厓之不急,
qiě bù tīng gōng。
且不听公。
gōng yán ér shì bù chéng,
公言而事不成,
yǐ dé lóu zǐ shì chéng,
以德楼子;事成,
wèi yá gù dé gōng yǐ。
魏厓故德公矣。
yú shì chóu yè cóng zhī。
”于是仇液从之。
ér qín guǒ miǎn lóu huǎn ér wèi yá xiāng qín。
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厓相秦。
yù zhū lǚ lǐ,
欲诛吕礼,
lǐ chū bēn qí。
礼出奔齐。
zhāo wáng shí sì nián,
昭王十四年,
wèi yá jǔ bái qǐ,
魏厓举白起,
shǐ dài xiàng shòu jiāng ér gōng hán wèi,
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
bài zhī yī quē,
败之伊阙,
zhǎn shǒu èr shí sì wàn,
斩首二十四万,
lǔ wèi jiāng gōng sūn xǐ。
虏魏将公孙喜。
míng nián,
明年,
yòu qǔ chǔ zhī wǎn yè。
又取楚之宛、叶。
wèi yá xiè bìng miǎn xiāng,
魏厓谢病免相,
yǐ kè qīng shòu zhú wèi xiāng。
以客卿寿烛为相。
qí míng nián,
其明年,
zhú miǎn,
烛免,
fù xiāng yá,
复相厓,
nǎi fēng wèi yá yú ráng,
乃封魏厓于穰,
fù yì fēng táo,
复益封陶,
hào yuē ráng hóu。
号曰穰侯。
ráng hóu fēng sì suì,
穰侯封四岁,
wèi qín jiāng gōng wèi。
为秦将攻魏。
wèi xiàn hé dōng fāng sì bǎi lǐ。
魏献河东方四百里。
bá wèi zhī hé nèi,
拔魏之河内,
qǔ chéng dà xiǎo liù shí yú。
取城大小六十余。
zhāo wáng shí jiǔ nián,
昭王十九年,
qín chēng xī dì,
秦称西帝,
qí chēng dōng dì。
齐称东帝。
yuè yú,
月余,
lǚ lǐ lái,
吕礼来,
ér qí qín gè fù guī dì wèi wáng。
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
wèi yá fù xiāng qín,
魏厓复相秦,
liù suì ér miǎn。
六岁而免。
miǎn èr suì,
免二岁,
fù xiāng qín。
复相秦。
sì suì,
四岁,
ér shǐ bái qǐ bá chǔ zhī yǐng,
而使白起拔楚之郢,
qín zhì nán jùn。
秦置南郡。
nǎi fēng bái qǐ wèi wǔ ān jūn。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
bái qǐ zhě,
白起者,
ráng hóu zhī suǒ rèn jǔ yě,
穰侯之所任举也,
xiāng shàn。
相善。
yú shì ráng hóu zhī fù,
于是穰侯之富,
fù yú wáng shì。
富于王室。
zhāo wáng sān shí èr nián,
昭王三十二年,
ráng hóu wèi xiàng guó,
穰侯为相国,
jiāng bīng gōng wèi,
将兵攻魏,
zǒu máng mǎo,
走芒卯,
rù běi zhái,
入北宅,
suì wéi dà liáng。
遂围大梁。
liáng dài fū xū jiǎ shuō ráng hóu yuē chén wén wèi zhī zhǎng lì wèi wèi wáng yuē xī liáng huì wáng fá zhào,
梁大夫须贾说穰侯曰:“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昔梁惠王伐赵,
zhàn shèng sān liáng,
战胜三梁,
bá hán dān zhào shì bù gē,
拔邯郸;赵氏不割,
ér hán dān fù guī。
而邯郸复归。
qí rén gōng wèi,
齐人攻卫,
bá gù guó,
拔故国,
shā zi liáng wèi rén bù gē,
杀子良;卫人不割,
ér gù dì fù fǎn。
而故地复反。
wèi zhào zhī suǒ yǐ guó quán bīng jìn ér dì bù bìng yú zhū hóu zhě,
卫、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于诸侯者,
yǐ qí néng rěn nán ér chóng chū dì yě。
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
sòng zhōng shān shù fá gē dì,
宋、中山数伐割地,
ér guó suí yǐ wáng。
而国随以亡。
chén yǐ wéi wèi zhào kě fǎ,
臣以为卫、赵可法,
ér sòng zhōng shān kě wèi jiè yě。
而宋、中山可为戒也。
qín,
秦,
tān lì zhī guó yě,
贪戾之国也,
ér wú qīn。
而毋亲。
cán shí wèi shì,
蚕食魏氏,
yòu jǐn jìn guó,
又尽晋国,
zhàn shèng bào zi,
战胜暴子,
gē bā xiàn,
割八县,
dì wèi bì rù,
地未毕入,
bīng fù chū yǐ。
兵复出矣。
fū qín hé yàn zhī yǒu zāi jīn yòu zǒu máng mǎo,
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
rù běi zhái,
入北宅,
cǐ fēi gǎn gōng liáng yě,
此非敢攻梁也,
qiě jié wáng yǐ qiú duō gē dì。
且劫王以求多割地。
wáng bì wù tīng yě。
王必勿听也。
jīn wáng bèi chǔ zhào ér jiǎng qín,
今王背楚、赵而讲秦,
chǔ zhào nù ér qù wáng,
楚、赵怒而去王,
yǔ wáng zhēng shì qín,
与王争事秦,
qín bì shòu zhī。
秦必受之。
qín xié chǔ zhào zhī bīng yǐ fù gōng liáng,
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梁,
zé guó qiú wú wáng bù kě de yě。
则国求无亡不可得也。
yuán wáng zhī bì wú jiǎng yě。
原王之必无讲也。
wáng ruò yù jiǎng,
王若欲讲,
shǎo gē ér yǒu zhì bù rán,
少割而有质;不然,
bì jiàn qī。
必见欺。
cǐ chén zhī suǒ wén yú wèi yě,
’此臣之所闻于魏也,
yuán jūn zhī yǐ shì lǜ shì yě。
原君之以是虑事也。
zhōu shū yuē wéi mìng bù yú cháng,
周书曰‘惟命不于常’,
cǐ yán xìng zhī bù kě shǔ yě。
此言幸之不可数也。
fū zhàn shèng bào zi,
夫战胜暴子,
gē bā xiàn,
割八县,
cǐ fēi bīng lì zhī jīng yě,
此非兵力之精也,
yòu fēi jì zhī gōng yě,
又非计之工也,
tiān xìng wèi duō yǐ。
天幸为多矣。
jīn yòu zǒu máng mǎo,
今又走芒卯,
rù běi zhái,
入北宅,
yǐ gōng dà liáng,
以攻大梁,
shì yǐ tiān xìng zì wèi cháng yě。
是以天幸自为常也。
zhì zhě bù rán。
智者不然。
chén wén wèi shì xī qí bǎi xiàn shèng jiǎ yǐ shàng shù dà liáng,
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
chén yǐ wéi bù xià sān shí wàn。
臣以为不下三十万。
yǐ sān shí wàn zhī zhòng shǒu liáng qī rèn zhī chéng,
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
chén yǐ wéi tāng wǔ fù shēng,
臣以为汤、武复生,
bù yì gōng yě。
不易攻也。
fū qīng bèi chǔ zhào zhī bīng,
夫轻背楚、赵之兵,
líng qī rèn zhī chéng,
陵七仞之城,
zhàn sān shí wàn zhī zhòng,
战三十万之众,
ér zhì bì jǔ zhī,
而志必举之,
chén yǐ wéi zì tiān dì shǐ fēn yǐ zhì yú jīn,
臣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
wèi cháng yǒu zhě yě。
未尝有者也。
gōng ér bù bá,
攻而不拔,
qín bīng bì bà,
秦兵必罢,
táo yì bì wáng,
陶邑必亡,
zé qián gōng bì qì yǐ。
则前功必弃矣。
jīn wèi shì fāng yí,
今魏氏方疑,
kě yǐ shǎo gē shōu yě。
可以少割收也。
yuán jūn dǎi chǔ zhào zhī bīng wèi zhì yú liáng,
原君逮楚、赵之兵未至于梁,
jí yǐ shǎo gē shōu wèi。
亟以少割收魏。
wèi fāng yí ér dé yǐ shǎo gē wèi lì,
魏方疑而得以少割为利,
bì yù zhī,
必欲之,
zé jūn dé suǒ yù yǐ。
则君得所欲矣。
chǔ zhào nù yú wèi zhī xiān jǐ yě,
楚、赵怒于魏之先己也,
bì zhēng shì qín,
必争事秦,
cóng yǐ cǐ sàn,
从以此散,
ér jūn hòu zé yān。
而君后择焉。
qiě jūn zhī de dì qǐ bì yǐ bīng zāi gē jìn guó,
且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割晋国,
qín bīng bù gōng,
秦兵不攻,
ér wèi bì xiào jiàng ān yì。
而魏必效绛安邑。
yòu wèi táo kāi liǎng dào,
又为陶开两道,
jǐ jǐn gù sòng,
几尽故宋,
wèi bì xiào dān fù。
卫必效单父。
qín bīng kě quán,
秦兵可全,
ér jūn zhì zhī,
而君制之,
hé suǒ ér bù dé,
何索而不得,
hé wéi ér bù chéng yuán jūn shú lǜ zhī ér wú xíng wēi。
何为而不成!原君熟虑之而无行危。
ráng hóu yuē shàn。
”穰侯曰:“善。
nǎi bà liáng wéi。
”乃罢梁围。
míng nián,
明年,
wèi bèi qín,
魏背秦,
yǔ qí cóng qīn。
与齐从亲。
qín shǐ ráng hóu fá wèi,
秦使穰侯伐魏,
zhǎn shǒu sì wàn,
斩首四万,
zǒu wèi jiāng bào yuān,
走魏将暴鸢,
dé wèi sān xiàn。
得魏三县。
ráng hóu yì fēng。
穰侯益封。
míng nián,
明年,
ráng hóu yǔ bái qǐ kè qīng hú yáng fù gōng zhào hán wèi,
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
pò máng mǎo yú huá yáng xià,
破芒卯于华阳下,
zhǎn shǒu shí wàn,
斩首十万,
qǔ wèi zhī juǎn cài yáng zhǎng shè,
取魏之卷、蔡阳、长社,
zhào shì guān jīn。
赵氏观津。
qiě yǔ zhào guān jīn,
且与赵观津,
yì zhào yǐ bīng,
益赵以兵,
fá qí。
伐齐。
qí xiāng wáng jù,
齐襄王惧,
shǐ sū dài wéi qí yīn yí ráng hóu shū yuē chén wén wǎng lái zhě yán yuē qín jiāng yì zhào jiǎ sì wàn yǐ fá qí,
使苏代为齐阴遗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益赵甲四万以伐齐’,
chén qiè bì zhī bì yì zhī wáng yuē qín wáng míng ér shú yú jì,
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
ráng hóu zhì ér xí yú shì,
穰侯智而习于事,
bì bù yì zhào jiǎ sì wàn yǐ fá qí。
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伐齐’。
shì hé yě fū sān jìn zhī xiāng yǔ yě,
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
qín zhī shēn chóu yě。
秦之深雠也。
bǎi xiāng bèi yě,
百相背也,
bǎi xiāng qī yě,
百相欺也,
bù wéi bù xìn,
不为不信,
bù wéi wú xíng。
不为无行。
jīn pò qí yǐ féi zhào。
今破齐以肥赵。
zhào,
赵,
qín zhī shēn chóu,
秦之深雠,
bù lì yú qín。
不利于秦。
cǐ yī yě。
此一也。
qín zhī móu zhě,
秦之谋者,
bì yuē pò qí,
必曰‘破齐,
bì jìn chǔ,
弊晋、楚,
ér hòu zhì jìn chǔ zhī shèng。
而后制晋、楚之胜’。
fū qí,
夫齐,
bà guó yě,
罢国也,
yǐ tiān xià gōng qí,
以天下攻齐,
rú yǐ qiān jūn zhī nǔ jué kuì cè yě,
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筴也,
bì sǐ,
必死,
ān néng bì jìn chǔ cǐ èr yě。
安能弊晋、楚?此二也。
qín shǎo chū bīng,
秦少出兵,
zé jìn chǔ bù xìn yě duō chū bīng,
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
zé jìn chǔ wèi zhì yú qín。
则晋、楚为制于秦。
qí kǒng,
齐恐,
bù zǒu qín,
不走秦,
bì zǒu jìn chǔ。
必走晋、楚。
cǐ sān yě。
此三也。
qín gē qí yǐ dàn jìn chǔ,
秦割齐以啖晋、楚,
jìn chǔ àn zhī yǐ bīng,
晋、楚案之以兵,
qín fǎn shòu dí。
秦反受敌。
cǐ sì yě。
此四也。
shì jìn chǔ yǐ qín móu qí,
是晋、楚以秦谋齐,
yǐ qí móu qín yě,
以齐谋秦也,
hé jìn chǔ zhī zhì ér qín qí zhī yú cǐ wǔ yě。
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
gù dé ān yì yǐ shàn shì zhī,
故得安邑以善事之,
yì bì wú huàn yǐ。
亦必无患矣。
qín yǒu ān yì,
秦有安邑,
hán shì bì wú shàng dǎng yǐ。
韩氏必无上党矣。
qǔ tiān xià zhī cháng wèi,
取天下之肠胃,
yǔ chū bīng ér jù qí bù fǎn yě,
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
shú lì chén gù yuē qín wáng míng ér shú yú jì,
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
ráng hóu zhì ér xí yú shì,
穰侯智而习于事,
bì bù yì zhào jiǎ sì wàn yǐ dài qí yǐ。
必不益赵甲四万以代齐矣。
yú shì ráng hóu bù xíng,
”于是穰侯不行,
yǐn bīng ér guī。
引兵而归。
zhāo wáng sān shí liù nián,
昭王三十六年,
xiàng guó ráng hóu yán kè qīng zào,
相国穰侯言客卿灶,
yù fá qí qǔ gāng shòu,
欲伐齐取刚、寿,
yǐ guǎng qí táo yì。
以广其陶邑。
yú shì wèi rén fàn suī zì wèi zhāng lù xiān shēng,
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
jī ráng hóu zhī fá qí,
讥穰侯之伐齐,
nǎi yuè sān jìn yǐ gōng qí yě,
乃越三晋以攻齐也,
yǐ cǐ shí jiān shuō qín zhāo wáng。
以此时奸说秦昭王。
zhāo wáng yú shì yòng fàn suī。
昭王于是用范睢。
fàn suī yán xuān tài hòu zhuān zhì,
范睢言宣太后专制,
ráng hóu shàn quán yú zhū hóu,
穰侯擅权于诸侯,
jīng yáng jūn gāo líng jūn zhī shǔ tài chǐ,
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
fù yú wáng shì。
富于王室。
yú shì qín zhāo wáng wù,
于是秦昭王悟,
nǎi miǎn xiàng guó,
乃免相国,
lìng jīng yáng zhī shǔ jiē chū guān,
令泾阳之属皆出关,
jiù fēng yì。
就封邑。
ráng hóu chū guān,
穰侯出关,
zī chē qiān shèng yǒu yú。
辎车千乘有馀。
ráng hóu zú yú táo,
穰侯卒于陶,
ér yīn zàng yān。
而因葬焉。
qín fù shōu táo wèi jùn。
秦复收陶为郡。
tài shǐ gōng yuē ráng hóu,
太史公曰:穰侯,
zhāo wáng qīn jiù yě。
昭王亲舅也。
ér qín suǒ yǐ dōng yì dì,
而秦所以东益地,
ruò zhū hóu,
弱诸侯,
cháng chēng dì yú tiān xià,
尝称帝于天下,
tiān xià jiē xī xiāng qǐ shǒu zhě,
天下皆西乡稽首者,
ráng hóu zhī gōng yě。
穰侯之功也。
jí qí guì jí fù yì,
及其贵极富溢,
yī fū kāi shuō,
一夫开说,
shēn zhé shì duó ér yǐ yōu sǐ,
身折势夺而以忧死,
kuàng yú jī lǚ zhī chén hū ráng hóu zhì shí,
况于羁旅之臣乎! 穰侯智识,
yìng biàn wú fāng。
应变无方。
nèi yǐ tài hòu,
内倚太后,
wài fǔ zhāo wáng。
外辅昭王。
sì dēng xiàng wèi,
四登相位,
zài liè fēng jiāng。
再列封疆。
cuī qí náo chǔ,
摧齐挠楚,
pò wèi wéi liáng。
破魏围梁。
yī fū kāi shuō,
一夫开说,
yōu fèn ér wáng。
忧愤而亡。
以上为史记 · 七十列传 · 穰侯列传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