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侯魏厓者,秦
昭王母宣
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芈氏。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
昭王。
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
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
太后。宣
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号曰惠文后,先武王死。宣
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
穰侯,姓
魏氏,名厓;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
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
泾阳君。而魏厓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厓力为能立
昭王。
昭王即位,以厓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
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
昭王少,宣
太后自治,任魏厓为政。
昭王七年,樗里子死,而使
泾阳君质于齐。赵人楼缓来相秦,赵不利,乃使仇液之秦,请以魏厓为秦相。仇液将行,其客宋公谓液曰:“秦不听公,楼缓必怨公。公不若谓楼缓曰‘请为公毋急秦’。秦王见赵请相魏厓之不急,且不听公。公言而事不成,以德楼子;事成,魏厓故德公矣。”
于是仇液从之。而秦果免楼缓而魏厓相秦。
欲诛吕礼,礼出奔齐。
昭王十四年,魏厓举
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
四万,虏魏将公孙喜。明年,又取楚之宛、叶。魏厓谢病免相,以客卿寿烛为相。其明年,烛免,复相厓,乃封魏厓于穰,复益封陶,号曰
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月余,吕礼来,而齐、秦各复归帝为王。魏厓复相秦,六岁而免。免二岁,复相秦。四岁,而使
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乃封
白起为武安君。
白起者,
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二年,
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梁大夫须贾说
穰侯曰:“臣闻魏之长吏谓魏王曰:‘昔梁惠王伐赵,战胜三梁,拔邯郸;赵氏不割,而邯郸复归。齐人攻卫,拔故国,杀子良;卫人不割,而故地复反。卫、赵之所以国全兵劲而地不并于诸侯者,以其能忍难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数伐割地,而国随以亡。臣
以为卫、赵可法,而宋、中山可为戒也。秦,贪戾之国也,而毋亲。蚕食
魏氏,又尽晋国,战胜暴子,割八县,地未毕入,兵复出矣。夫秦何厌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宅,此非敢攻梁也,且劫王以求多割地。王必勿听也。今王背楚、赵而讲秦,楚、赵怒而去王,与王争事秦,秦必受之。秦挟楚、赵之兵以复攻梁,则国求无亡不可得也。原王之必无讲也。王若欲讲,
少割而有质;不然,必见欺。’此臣之所闻于魏也,原君之以是虑事也。周书曰‘惟命不于常’,此言幸之不可数也。夫战胜暴子,割八县,此非兵力之精也,又非计之工也,天幸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宅,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为常也。智者不然。臣闻
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
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
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夫轻背楚、赵之兵,陵七仞之城,战三十万之众,而志必举之,臣
以为自天地始分以至于今,未尝有者也。攻而不拔,秦兵必罢,陶邑必亡,则前功必弃矣。今
魏氏方疑,可以
少割收也。原君逮楚、赵之兵未至于梁,亟以
少割收魏。魏方疑而得以
少割为利,必欲之,则君得所欲矣。楚、赵怒于魏之先己也,必争事秦,从以此散,而君后择焉。且君之得地岂必以兵哉!割晋国,秦兵不攻,而魏必效绛安邑。又为陶开两道,几尽故宋,卫必效单父。秦兵可全,而君制之,何索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原君熟虑之而无行危。”
穰侯曰:“善。”乃罢梁围。
明年,魏背秦,与齐从亲。秦使
穰侯伐魏,斩首
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
穰侯益封。
明年,
穰侯与
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且与赵观津,
益赵以兵,
伐齐。齐襄王惧,使苏代为齐阴遗
穰侯书曰:“臣闻往来者言曰‘秦将
益赵甲
四万以
伐齐’,臣窃必之敝邑之王曰‘秦王明而熟于计,
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
益赵甲
四万以
伐齐’。是何也?夫三晋之相与也,秦之深雠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今破齐以肥赵。赵,秦之深雠,不利于秦。此一也。秦之谋者,必曰‘破齐,弊晋、楚,而后制晋、楚之胜’。夫齐,罢国也,以
天下攻齐,如以千钧之弩决溃筴也,必死,安能弊晋、楚?此二也。秦少出兵,则晋、楚不信也;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齐恐,不走秦,必走晋、楚。此三也。秦割齐以啖晋、楚,晋、楚案之以兵,秦反受敌。此四也。是晋、楚以秦谋齐,以齐谋秦也,何晋、楚之智而秦、齐之愚?此五也。故得安邑以善事之,亦必无患矣。秦有安邑,韩氏必无上党矣。取
天下之肠胃,与出兵而惧其不反也,孰利?臣故曰秦王明而熟于计,
穰侯智而习于事,必不
益赵甲
四万以代齐矣。”
于是穰侯不行,引兵而归。
昭王三十六年,相国
穰侯言客卿灶,欲
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于是魏人范睢自谓张禄先生,讥
穰侯之
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
昭王。
昭王于是用范睢。范睢言宣
太后专制,
穰侯擅权于诸侯,
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于是秦
昭王悟,乃免相国,令
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馀。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秦复收陶为郡。
太史公曰:
穰侯,
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
天下,
天下皆西乡稽首者,
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
穰侯智识,应变无方。内倚
太后,外辅
昭王。四登相位,再列封疆。摧齐挠楚,破魏围梁。一夫开说,忧愤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