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成双的燕子啊成双的燕子,双飞双宿令人艳羡。从不独自栖息在玉楼珠阁,终日相伴出入金窗绣户。
柏梁台失火匆匆离去,于是飞入吴王宫殿栖身。吴宫又遭焚毁荒芜,雏燕尽丧巢穴成空。
憔悴孤身独存于世,失伴雌燕忆念逝去的雄侣。比翼齐飞再难得见,深深刺痛我的寸心。
以上为【琴曲歌辞双燕离】的翻译。
注释
1. 双燕离: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属《琴曲歌辞》
2. 柏梁失火:《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柏梁台灾”
3. 吴王宫:指吴王夫差馆娃宫,《吴越春秋》“吴王起姑苏之台”
4. 孀雌:丧偶雌鸟,《列子·天瑞》“雌雄牝牡,孳孕相生”
5. 寸心:方寸之心,何逊《夜梦故人》“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
以上为【琴曲歌辞双燕离】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李白借双燕离丧抒写人生无常的乐府悲歌。开篇以复沓句式强化“双燕”意象,通过“玉楼珠阁”“金窗绣户”的华美场景反衬后期悲剧;中段以“柏梁失火”“吴宫焚荡”的历史典故,将燕巢屡毁与王朝兴衰相隐喻;结尾“憔悴孀雌”的个体悲痛与“寸心”受伤的诗人感怀交融,在禽鸟叙事中寄寓深切的命运之叹,体现盛唐诗歌由雄浑向沉郁的转型特征。
以上为【琴曲歌辞双燕离】的评析。
赏析
这首乐府诗在艺术上构建了“乐-悲-空”的三重转折。前四句以欢快的节奏铺陈双燕幸福:“复双燕”的叠唱、“令人羡”的旁观视角,配合“玉楼珠阁”的富贵意象,营造出理想化的圆满图景。中四句突转历史灾难链:“柏梁火”与“吴宫焚”的连续打击,既实指燕巢屡毁,又暗合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的动荡,时空跨度从汉武直溯春秋。末四句收束于永恒失落:“一身憔悴”的形体萎缩与“孀忆故雄”的精神执念形成内外煎熬,“寸心伤”最终将禽鸟悲剧转化为人类共情。李白巧妙运用乐府民歌的复沓手法,其“双燕复双燕”的起兴既承《诗经·燕燕》遗韵,又下启白居易《燕子楼》的叙事传统,在禽鸟寓言中注入深沉的历史苍茫感。
以上为【琴曲歌辞双燕离】的赏析。
辑评
1. 明·胡震亨《李诗通》:
“太白《双燕离》篇,前六句极写双飞之乐,后六句极写孤栖之悲,‘柏梁’‘吴宫’句,直将燕巢比社稷,寄慨深矣。”
2.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
“此诗盖借燕为喻,感时事之变迁,伤交情之离散。‘柏梁失火’谓明皇幸蜀,‘吴宫焚荡’谓永王兵败,读至‘雏尽巢亦空’,不觉泪下。”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乐府体仍须照应本题,此诗‘双飞令人羡’‘双飞难再得’,前后呼应,章法极密,‘伤我寸心中’即《庐江吏》‘念与世间辞’意。”
4. 清·陈沆《诗比兴笺》:
“观‘柏梁’‘吴宫’语,知非泛咏禽鸟,当时友朋遭难之状,室家流离之苦,俱寓其中,恻然仁者之言。”
以上为【琴曲歌辞双燕离】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