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长长的绳索难以拴住太阳,自古以来人们都为此感到悲伤与艰辛。
黄金堆得高过北斗星,也不惜用来买回短暂的春光。
人生如石火般转瞬即逝,没有留下丝毫光芒,正像世间之人匆匆来去。
眼前之事已如梦境一般虚幻,将来我又将托身于何人?
提壶饮酒莫因贫穷而推辞,取酒与四邻共饮一场欢会。
仙人的境界终究渺茫恍惚,远不如醉中所见那般真实。
以上为【拟古十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长绳难系日:典出《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系日之绳”比喻挽留时光,此处言其不可能。
2. 自古共悲辛:自古以来人们对时光流逝皆感悲伤。
3. 黄金高北斗:形容财富极多,高过北斗星,极言其高。
4. 不惜买阳春:不惜以巨资购买春天,喻珍惜光阴与生命。阳春,指温暖明媚的春日,象征青春与生机。
5. 石火无留光:击石取火,火花一闪即灭,比喻人生短暂。
6. 还如世中人:世间之人亦如石火般短暂易逝。
7. 即事已如梦:眼前之事转瞬成空,如同梦境。
8. 后来我谁身:将来我的灵魂将寄托于何人之身?表达对生死轮回、自我延续的疑问。
9. 提壶莫辞贫:手持酒壶,不要因为贫穷而拒绝饮酒。
10.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神仙之事虚无缥缈,反不如醉酒之中所感受到的真实。
以上为【拟古十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李白拟古之作,借古人笔意抒发今人情怀,主题围绕生命短暂、及时行乐展开。诗人以“长绳系日”起兴,感叹时光不可挽留,继而用“黄金买春”极言对青春与生命的珍视。诗中充满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又以豪饮醉酒作为对抗虚无的方式,表现出典型的李白式浪漫主义精神:在清醒认识人生悲剧本质的同时,仍选择以酣醉和豪情直面世界。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雄奇,情感跌宕,既有哲理深度,又不失洒脱风神。
以上为【拟古十二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题为“拟古”,实则寄寓了李白强烈的生命意识与哲学思考。开篇“长绳难系日”以宏大的意象切入,将人类面对时间洪流的无力感推向极致。接着“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两句,夸张中见深情,凸显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极度珍视。第三联“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以自然现象类比人生,短促而无痕,极具震撼力。
“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进一步深化主题,由外在时间转入内在存在之思,带有浓厚的佛教“无我”与道家“物化”色彩。而结尾处笔锋一转,从哲思回归现实,“提壶”“取酒”“会四邻”,以人间烟火对抗宇宙虚无,展现李白特有的豪放与达观。最后“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堪称点睛之笔,否定彼岸仙境,肯定此世醉境,体现了李白“醉乡路稳宜频到”的人生哲学。全诗结构严谨,由叹时、伤生、思身至饮酒作结,层层递进,情理交融,是李白拟古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拟古十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唐诗品汇》引徐献忠评:“太白拟古,虽摹前调,而气格骏发,自成一家。此篇悲时惜往,语带仙逸,醉中求真,尤为独造。”
2.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引曾季狸《艇斋诗话》云:“‘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此等语非太白不能道,他人说便俗。”
3. 《昭昧詹言》方东树评:“起势雄阔,‘石火’二语警绝,结语翻出新意,不落仙佛窠臼,自是太白本色。”
4. 《唐宋诗醇》评:“通篇感慨淋漓,以豪语写哀思,以醉境破幻相,所谓‘表面疏放,中怀沉郁’者也。”
5. 《艺苑卮言》王世贞曰:“太白拟古诸作,多托兴自摅,此首尤得风人之遗,读之令人有驷马难追之叹。”
以上为【拟古十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