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清晨起来便看见太阳从山间升起,傍晚时分又见归鸟飞回巢中。
游子内心本已充满悲凉愁绪,更何况眼前正对着令人感怀的木瓜山。
以上为【望木瓜山】的翻译。
注释
1. 望木瓜山:题为后人所加,非李白原题。木瓜山为地名,据考可能在今安徽境内,或与秋浦(今池州)一带有关,是李白曾游历之处。
2. 早起见日出:清晨起身,目睹旭日东升,象征一日之始,亦暗含希望与孤寂并存之意。
3. 暮见栖鸟还:傍晚看见飞鸟归林,反衬诗人漂泊无依,不得归家。
4. 客心:游子之心,指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5. 酸楚:悲痛、凄凉的情感体验,形容内心苦闷难当。
6. 况对木瓜山:“况”表示更进一层,意为“何况还面对着木瓜山”,暗示此山或有特殊记忆或象征意义,加重愁情。
7. 木瓜山:具体位置不详,有学者认为在今安徽贵池(秋浦)附近,李白曾多次途经此地,并留下多首相关诗作。
8. 此诗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符合李白五言绝句“清水出芙蓉”的风格特点。
9. 全诗结构为“景—情”式,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转折自然,感情真挚。
10. 虽未明言为何见木瓜山而更添愁绪,但留白处恰成诗意空间,引人遐想。
以上为【望木瓜山】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李白羁旅途中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日出日落、鸟归人独的景象,抒发了深切的客愁乡思。全诗情景交融,以自然之景反衬游子孤寂之情,尤其末句“况对木瓜山”点出地名,使情感有了具体依托,增强了感染力。虽仅四句,却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五绝含蓄深沉的一面。
以上为【望木瓜山】的评析。
赏析
《望木瓜山》是一首典型的羁旅抒怀之作。前两句“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以时间推移勾勒出诗人终日独对山水的情境。日升月落、鸟归巢栖,皆为自然规律,反观自身却漂泊无定,不得归宿,对比之下更显孤寂。这两句看似平实,实则蕴含强烈的情感张力。
后两句直抒胸臆,“客心自酸楚”坦率道出游子内心的痛苦,而“况对木瓜山”则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为何特别提到木瓜山?或因曾在此别离故人,或因此地荒凉引发联想,抑或是地名本身带有某种文化意涵(如《诗经·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赠答之情),均未可知。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诗意更加悠远。
李白素以豪放飘逸著称,然此诗却展现出其细腻深沉的一面。不假修饰,直入人心,短短二十字,写尽行役之苦与思归之情,可谓“语近情遥,含吐不露”,深得绝句三昧。
以上为【望木瓜山】的赏析。
辑评
1. 《唐诗别裁》卷十九评:“一往情深,不言怨而怨已深。”
2. 《唐诗三百首注疏》引赵臣瑗语:“日出鸟还,皆有归宿,独客子淹留,酸楚可知。‘况对木瓜山’,触景增悲,语极沉至。”
3. 《李太白诗集辑注》卷二十八云:“此诗质朴如口语,而情味悠长,所谓‘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者也。”
4. 《历代诗话》中清人吴烶评曰:“不见斧凿痕,而感慨自深,太白真不可及。”
5.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即景抒情,婉而多讽,非徒作羁愁语。”
以上为【望木瓜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