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
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
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
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
罗巷村,亡友李
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馀年,
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
延实无不识也。独于
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
中丞既谢世,
延实卜居
县城之
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
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
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
延实为具饭。念昔与
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
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
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
中丞出郭,造
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
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
人者皆亡,而
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
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
挽父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
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
延实在勉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