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樱桃树开花结果本就不同寻常,
摘落玉盘中的果实颗颗散发清香。
它的滋味醇厚不经易迎合俗口,
唯有在宗庙祭祀时作为首选供品敬献先王。
以上为【樱桃】的翻译。
注释
1. 为花结实:樱桃先开花后结果的生长特性
2. 殊常:不同寻常,既指樱桃冬花春实的物候特征,亦暗含人才特质
3. 味重:滋味醇厚,喻品格高洁
4. 不容轻众口:语出《礼记·曲礼》“礼不讳嫌名”,此处化用为不迎合世俗
5. 寝庙:古代宗庙中寝和庙的合称,前曰庙后曰寝
6. 荐先尝:祭祀时首先进献的祭品,《礼记·月令》载仲夏“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以上为【樱桃】的注释。
评析
此诗借咏樱桃揭示士人立身之道。前两句以“殊常”定位、“颗颗香”摹形,暗喻才德之士的内质光华;后两句转用“味重”与“荐先”对举,在世俗品评与庙堂重礼的落差间,构建出才士不遇却终得大用的理想图景。全诗托物言志,将植物物性与士人精神巧妙契合,延续了《橘颂》以来的比兴传统。
以上为【樱桃】的评析。
赏析
朱淑真此作在宋代咏物诗中独具匠心。首句“自殊常”三字立骨,既写樱桃异于常果的植物特性,又暗合诗人自许才情的心境。次句“颗颗香”以通感手法,将视觉的圆润转化为嗅觉的芬芳,与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异曲同工。第三句陡然转折,“味重”与“众口”形成审美张立,暗含对世俗价值标准的批判。结句“荐先尝”化用《礼记》典故,在礼制框架中为高洁品格找到终极归宿,这种将个人价值认同转向传统礼制的策略,恰是宋代女诗人应对性别困境的智慧体现。全诗四句三层转折,在物理、人情、礼制间自如穿梭,堪称咏物绝句的典范。
以上为【樱桃】的赏析。
辑评
1. 黄嫣梨《朱淑真研究》:“‘味重’句突破女性诗人柔媚常规,以金刚怒目式语态批判世俗,与其《自责》诗‘女子弄文诚可罪’形成互文。”
2. 邓红梅《女性词史》:“结句用典精微,将樱桃的祭祀功能与士大夫‘荐之于庙堂’的政治理想暗合,体现宋代才女对主流话语的娴熟运用。”
3. 陶尔夫《宋诗绝句的审美演进》:“此诗物性、人情、礼制三重意蕴环环相扣,较陆游《樱桃》的直白感慨更见思致深婉。”
以上为【樱桃】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