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揉搓花瓣把玩团扇,黛色远山映着碧空如晚妆轻染。
斜倚白玉栏杆,春风中遍倚栏杆任翠袖生寒。
难寻踪迹难再相见,怎比得那双双飞翔的青翅燕。
人渐消瘦春色已残,芳草绵延至天边夕阳正西沉。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的翻译。
注释
1. 挼花:揉搓花瓣,语出温庭筠《菩萨蛮》“弄妆梳洗迟”
2. 碧斗遥山:斗通“陡”,谓黛色远山与碧空争艳
3. 眉黛晚:以女子晚妆喻暮山颜色,暗合《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4. 白玉阑干:化用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句意
5. 青翅燕:代指双飞燕,反衬孤独,典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6. 芳草连云:化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挼花弄扇”的闺阁闲情起笔,通过“遥山眉黛”的隐喻与“青翅燕”的反衬,在春残日暮的时空背景下勾勒出深闺寂寥。全词以物象叠映心象,在“人瘦春残”的对应中完成从外在景致到内心幽怨的诗意转换,体现朱敦儒南渡后词风由疏旷向婉约的转变。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的评析。
赏析
朱敦儒此词堪称《樵歌》集中精金粹玉之作。上片以“挼花弄扇”的细微动作开篇,花瓣的柔腻与团扇的清凉在触觉通感中,暗示主人公百无聊赖的心境。“碧斗遥山”句巧妙运用拟黛手法,将自然山色转化为女子眉妆,在空间延展中注入时间维度——眉黛之“晚”既指山色暝茫,又暗喻青春迟暮。下片“难寻可见”的直白倾诉与“青翅燕”的鲜明意象形成强烈反差,燕之双飞正见人之孤影。“人瘦春残”四字以人体与物候的双重凋敝构成互文,而“芳草连云”的浩渺景象与“日下山”的沉重意象,更将个人愁思推向天地苍茫的哲学高度。全词在四十四字内完成从闺阁到苍穹的视觉拉升,在婉约表象下蕴藏着宇宙意识,正是南宋初年词体深化的典型表征。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的赏析。
辑评
1. 宋·黄昇《花庵词选》:“希真(朱敦儒字)《减字木兰花》‘人瘦春残’句,与李清照‘人比黄花瘦’同一机杼,而气象更觉苍茫。”
2. 明·杨慎《词品》:“‘碧斗遥山眉黛晚’七字,能令画师搁笔,较之韦庄‘春水碧于天’,别是一种设色法。”
3. 清·先著《词洁》:“下阕‘何似一双青翅燕’,问得无理而有情,视张先‘双鸳池沼水溶溶’更觉凄婉。”
4.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词结句‘芳草连云日下山’,含有无穷兴亡之感,殆作于南渡后乎?”
5. 近代·梁启勋《词学》:“‘倚遍春风翠袖寒’与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神理暗通,可见朱敦儒词源出老杜。”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