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双鬟低垂的少女在酒垆边买酒,卖花人的帘子下鲜花盛开,一片春意盎然。那个白衣女子正亲自驯马,马儿飞驰而过,踏起的尘土仿佛被扬起的浮萍。
香烟袅袅,萦绕着柳枝,好像人萦绕着愁绪,不如将这旖旎的晚晴图画下,半枕着荷花枕在浪花上睡去,即使黄莺再叫也不要去理它。
以上为【秋韆索 · 渌水亭春望】的翻译。
注释
秋千索:词牌名,此调不见词谱,是为性德自度曲。上、下片各四句,共五十四字。上、下片除第三句外,余皆押仄声韵。
渌(lù)水亭:建在明珠府的西花园里,是性德与友人吟诗作赋的雅集之所,今为宋庆龄纪念馆,紧邻后海。
垆(lú):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双鬟亚:双鬟,古代年轻女子之两环形发髻,此处代指脾女。亚,通“压”,低垂之貌,此谓婢女之双鬟低垂貌。
香尘:本指芳香之尘。此处代指湖水中浮游之水禽划破水面。
“看白袷(jiá)”句:白袷即白袷蓝衫,旧时士人之服装,此处借指未取得功名之人。调马:驯马。李端《赠郭驸马》:“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宛宛:迟回缠绵的样子。萦挂:牵挂
晚晴: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芙蕖(fúqú):荷花:此处指绣有荷花的枕头
“教费尽”句:谓黄莺儿不住地啼鸣。费尽:用尽。
以上为【秋韆索 · 渌水亭春望】的注释。
评析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片写春到人间,渌水亭望中所见之景。下片笔锋一转则心绪阑珊,悠闲自在中透露出几许淡淡的春愁。全篇围绕其“春”和“望”二字涉笔,基调清新淡雅,闲静疏朗。
以上为【秋韆索 · 渌水亭春望】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秋韆索 · 渌水亭春望】的赏析。
辑评
现代学者盛冬玲《纳兰性德词选》:“此作点染春色,笔笔如画,风格清新俊逸。惯作伤感语的容若原来也能弹出轻快的春之旋律,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以上为【秋韆索 · 渌水亭春望】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