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白鹤如白玉伫立花畔,黄莺在树梢弹奏丝弦,可喜沙鸥也懂眷恋流连。
一只冲开似锦河川,一只啼鸣穿透翠烟,一只振翅飞上青天。
当诗句即将吟成之际,满地云烟缭乱纷然。
以上为【庆东原】的翻译。
注释
1. 庆东原:北曲曲牌名,属双调
2. 花边玉:喻白鹤皎洁如玉
3. 树杪弦:形容莺啼如琴弦鸣响
4. 锦川:如锦绣般的河川
5. 翠烟:青翠林间雾气
6. 青天:元代曲中常暗喻精神超脱
7. 云撩乱:既写实景又喻文思涌动
以上为【庆东原】的注释。
评析
此曲以鼎足对结构勾连三组自然意象,通过“鹤立”“莺啼”“鸥飞”的动态序列展现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末二句突发奇笔,将创作过程与自然景象熔铸为“云撩乱”的混沌意象,在物我交融中抵达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体现了元代散曲特有的疏放灵动之美。
以上为【庆东原】的评析。
赏析
张养浩此曲在艺术上突破传统诗法:前六句采用“三足鼎立”的铺排结构,每两句构成一组工对,三组之间又形成“静—声—动”的递进关系。尤其“冲开”“啼残”“飞上”三个动词短语,以爆破音强化动态张力,使画面产生连续蒙太奇效果。结尾“满地云撩乱”五字更显神来之笔,既是对前文所有意象的收束,又以混沌美学颠覆传统田园诗的秩序感,这种将创作焦虑转化为审美愉悦的手法,与西方浪漫主义“崇高美学”遥相呼应。全篇在严格的曲牌限制中实现最大自由,堪称元散曲“破体为文”的典范。
以上为【庆东原】的赏析。
辑评
1.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张云庄之词如玉树临风,其《庆东原》结句‘满地云撩乱’,顷刻间万里风云。”
2. 明·李开先《词谑》:“‘一个’三句,排奡而下,末以‘云撩乱’收束,真所谓‘豹尾’者。”
3. 清·刘熙载《艺概》:“云庄《庆东原》曲,前三对俊语如珠,末二句忽作散朗,此元人三昧处。”
4. 近代·任讷《散曲概论》:“《庆东原》通体写景而暗寓理趣,‘诗句欲成’二句,道出创作时物我两忘境界。”
5. 王季思《全元散曲选注》:“此曲‘鹤立’‘莺啼’‘鸥飞’三重意象,实乃士人‘在野—鸣放—超脱’三种精神状态的物化表现。”
以上为【庆东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