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她有着如樱桃般红润的小口,像白居易家的歌女樊素那样娇美。她不贪恋黄金富贵,只愿与爱人长相厮守。她正在学着画眉,却还未能画得精致,眉头已因春光易逝而微微皱起,流露出伤感之情。曾在西园中扑蝶嬉戏,结伴游玩;如今花开花落,年华流转,相思之情日渐加深,人也因而消瘦。破碎的镜子是否还能重圆?昔日离人是否还在世间?章台路上那青青的柳枝,早已被折尽,送别了多少离人。
以上为【蝶恋花 · 代人赠别】的翻译。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庵《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菴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菴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簾》。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代人赠别」:《东坡外集》题同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佳人」。
樱桃樊素口:龙榆生笺引唐·孟初中《本事诗·事感·白尚书〈杨柳枝〉》:「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不要、祇要: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不爱」、「只爱」。
学画鸦儿:龙榆生笺:「杜樊川《闺情》诗:『娟娟却月眉,新鬓学鸦飞。』刘炳《暮春写怀四绝》诗:『病目涂鸦不成字,粉笺香墨惜乌丝。』」
眉间: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眉尖」,《东坡外集》作「眉峰」。
破镜:傅子立注:「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君之才貌(《本事诗》作「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照(《本事诗》作『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访于都市。有苍头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照(《本事诗》作『镜』)以合之,仍题诗曰:『照(《本事诗》作「镜」)与人俱去,照(《本事诗》作「镜」)归人不归。无复姮娥(《本事诗》作「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本事诗》作『陈氏』)得诗,悲泣不已(《本事诗》作『涕泣不食』)。素知之(《本事诗》作『素诘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三人共宴(《本事诗》作『仍厚遗之。闻者无不感叹。仍与德言陈氏偕饮』),命公主作诗以自解(《本事诗》作『令陈氏为诗』),诗曰(《本事诗》作『曰』):『此(《本事诗》作「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都(《本事诗》作「俱」)不敢,方验作人难。』遂与德言归江南,竟以终老。」刘尚荣按:「详见唐·孟初中《本事诗·情感》,个别文句与通行本稍异。」
重圆:傅注本作「重来」,兹从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东坡外集》同元延祐本,校注:「一作『来』。」
「章台折尽青青柳」句:龙榆生笺引《全唐诗话》:「韩翃有宠姬柳氏,从辟淄青置之都下。数岁,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答曰:『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1.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2. 代人赠别:代替他人表达离别赠言,实为借题发挥,抒写普遍离情。
3. 樱桃樊素口:形容女子嘴唇小巧红润。樊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家妓,以善歌和“樱桃小口”著称。
4.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表明重情轻利,追求爱情的永恒。
5. 学画鸦儿犹未就:指女子学画眉毛尚未熟练。古有“张敞画眉”典故,“鸦儿”喻乌黑弯长的眉。
6. 眉尖已作伤春皱:因春光易逝而心生感伤,眉头微蹙。
7. 扑蝶西园随伴走:回忆往昔在西园中扑蝶嬉戏的欢乐场景。西园常指贵族园林,亦泛指游乐之地。
8. 渐解相思瘦:逐渐因相思而消瘦,暗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之意。
9. 破镜重圆人在否:借用“破镜重圆”典故,比喻夫妻或恋人分离后能否重聚,表达对重逢的疑虑。
10. 章台折尽青青柳:“章台”原为汉代长安章台街,后成为歌伎聚居地,亦泛指离别之地;“折柳”为古代送别习俗,象征挽留与思念。
以上为【蝶恋花 · 代人赠别】的注释。
评析
此词托名为代人赠别之作,实则借离愁别恨抒写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全词以女子口吻展开,情感细腻婉转,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又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哀愁。上片写女子情态与内心愿望,下片转入别后相思与重逢之问,层层递进,意境深远。词中化用典故自然贴切,语言清丽,情致缠绵,体现了苏轼在婉约词风上的高超驾驭能力,虽为豪放派代表,亦能写出如此深情款款之作。
以上为【蝶恋花 · 代人赠别】的评析。
赏析
本词以“代人赠别”为题,实则寄托深沉的离愁别绪。开篇以“樱桃樊素口”起兴,既写女子之美,又暗含才子佳人之典,立意雅致。继而“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一句,直抒胸臆,凸显真挚情感的价值高于物质富贵,体现苏轼重情的人生观。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两句尤为精妙,一写少女娇憨之态,一写其早识愁滋味,形成对比,暗示青春易逝、情愫早萌。下片由回忆转入现实,“扑蝶西园”是昔日欢愉,“花落花开”则是今时寂寞,时间流转中“相思瘦”三字道尽深情。结尾连用“破镜重圆”与“章台折柳”两个典故,将个人离别升华为普遍的人生遗憾,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整首词语言婉丽而不失清刚,情感深挚而不过于哀艳,展现了苏轼在婉约词创作中的独特风貌——既有温婉柔情,又蕴含人生哲思。
以上为【蝶恋花 · 代人赠别】的赏析。
辑评
1. 《历代诗余》引《词林纪事》云:“此词情致缠绵,用笔婉曲,虽托为代赠,实寓自身离感。”
2. 清·沈雄《古今词话》评:“东坡《蝶恋花》代人赠别,语若流水,意若春蚕,非深于情者不能道。”
3. 近人俞陛云《宋词选释》曰:“‘破镜重圆人在否’七字,问得沉痛,盖聚散难期,生死莫卜,非徒作寻常离语。”
4.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此词多用白香山故事(樊素、小蛮),知东坡追慕乐天风流处,亦寄慨身世之感。”
5. 王水照《苏轼选集》评:“此词假代言体写离情,柔婉中见骨力,典型地体现了苏词‘刚健含婀娜’的风格特征。”
以上为【蝶恋花 · 代人赠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