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贪图官禄却忘了归隐,我对此深感羞愧;正值丰收之年,你为何反而忧愁?
不必等到像飞鸢坠落那般惨烈的境地才醒悟,此刻才想起平生所敬仰的马少游那样的淡泊之人。
以上为【山村五绝】的翻译。
注释
1. 山村五绝:苏轼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五首,此为第一首。
2. 窃禄:谦辞,意为无功受禄,暗含对仕途生涯的自责。
3. 忘归:忘记归隐山林的理想,指沉迷官场而背离初心。
4. 我自羞:表达诗人内心的羞愧之情。
5. 丰年:农作物丰收的年景,象征外部环境安好。
6. 底事:为何,为什么。
7. 汝忧愁:你为何忧愁,此处“汝”或为诗人自指,亦可能泛指世人。
8. 飞鸢堕:典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曾言“吾从弟少游曰:‘士生一世,但求衣食足,无祸害,如此足矣。’今吾望见飞鸢堕水中,终以此死,悔不用少游言。”比喻因追求功名而招致灾祸。
9. 方念:才想到,才记起。
10. 马少游:东汉名将马援的堂弟,为人淡泊名利,主张安分守己、知足保身,为马援晚年所追悔未效之人。
以上为【山村五绝】的注释。
评析
《山村五绝》是苏轼组诗中的一首,此为其一。全诗借山村景象抒写内心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羁绊的自责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窃禄”二字直指自己身居官位却无真正建树的惭愧,“丰年底事汝忧愁”则以反问语气揭示内心的不安并非来自外在困顿,而是源于精神的不自由。后两句借用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对功名的厌倦和对淡泊人生的追慕。整体语言简练,情感深沉,体现了苏轼在仕隐矛盾中的自我省察。
以上为【山村五绝】的评析。
赏析
本诗虽短,却意蕴深远。首句“窃禄忘归我自羞”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以“窃禄”自贬,体现苏轼一贯的自省精神。他虽身居官位,却常怀愧疚,认为未能真正为民立功,反被俸禄所累。第二句“丰年底事汝忧愁”看似疑问他人,实则反照自身——外在条件优渥,内心却不得安宁,正说明其精神困顿源于仕隐之间的挣扎。后两句用马援追悔不用其弟马少游之言的典故,深化主题:人往往在遭遇挫折甚至灾祸之后,才醒悟早该选择平淡人生。苏轼借此表达对功名之路的反思,流露出强烈的归隐倾向。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典故运用自然贴切,展现了苏轼在政治挫折中不断进行的精神内省。
以上为【山村五绝】的赏析。
辑评
1. 《纪批苏诗》:“此诗语浅而意深,‘窃禄’二字,已见出处大节。”
2. 《宋诗钞》引吴之振评:“东坡于山村小景,辄发大议论,此其胸襟所寄,非徒咏物也。”
3. 《历代诗话》卷六十引冯应榴语:“‘飞鸢堕’用马援事,最切悔心,坡公晚岁多此类感慨。”
4. 《苏诗选评笺释》:“以丰年之乐反衬内心之忧,对比强烈,见其志不在温饱,而在心安。”
5. 《唐宋诗醇》评:“语似平易,而感慨系之。盖公自黄州以后,每于闲适中见悲凉,于此可见。”
以上为【山村五绝】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