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è zuò。
夜坐。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dú zuò qiū tíng yuè sè xīn,
独坐秋庭月色新,
qián kūn hé chǔ gèng xián rén gāo gē dù yǔ qīng fēng qù,
乾坤何处更闲人? 高歌度与清风去,
yōu yì zì suí liú shuǐ chūn。
幽意自随流水春。
qiān shèng běn wú xīn wài jué,
千圣本无心外诀,
liù jīng xū fú jìng zhōng chén。
《六经》须拂镜中尘。
què lián rǎo rǎo zhōu gōng mèng,
却怜扰扰周公梦,
wèi jí xīng xīng lòu xiàng pín。
未及惺惺陋巷贫。
以上为【夜坐】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予有山林期,荏冉风尘际。高秋送将归,神往迹还滞。回车当盛年,养疴非遁世。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来书云:“周子曰‘主静’,程子曰‘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曰‘定者心之本体’。是静定也,绝非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必常知、常存、常主于理之谓也。夫常知、常存、常主于理,明是动也,已发也,何以谓之静?何以谓之本体?岂是静定也,又有以贯乎心之动静者邪?”理无动者也。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来书云:“夫子昨以良知为照心。窃谓良知,心之本体也,照心,人所用功,乃戒慎恐惧之心也,犹思也。而遂以戒慎恐惧为良知,何欤?”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风吹大江秋,行子适万里。万里岂不遥,眷言怀舅氏。朝登岳麓云,暮宿湘江水。
见说水南多异迹,岩头时有鼓钟声。空遗石壁千年在,未信金砂九转成。远地星辰瞻北极,春山明月坐深更。
省灾行近郊,探幽指层麓。回飙振玄冈,颓阳薄西陆。茎田收积雨,禾稼泛平菉。
千古人豪去,空山尚有祠。竹深荒旧径,藓合失残碑。云雨罗文藻,溪泉系梦思。
陈与义 · 宋代 · 诗
贫士工用短,壮夫溺于诗。破壁为幽窗,我笔还得持。高鸟度遗影,风扉语移时。
吕本中 · 宋代 · 诗
北风凛凛吹月高,万木夜作穷猿号。卧听车马赴尘土,爱此一室明秋毫。小炉著火晚收焰,短檠照坐寒无膏。
何景明 · 明代 · 诗
蔼蔼东皋村,中有幽人宅。茅堂入空林,草径无来客。林中桂树英,容采耀月夕。
王十朋 · 宋代 · 诗
往岁遥从彭蠡湖,常山地阅武侯图。忽乘雪里子猷棹,欣对花间太白壶。雁宕寄书知有便,天台采药定相呼。
谭献 · 清代 · 词
玉树微寒,琐窗宿雨。分明梦到闲庭宇。一重帘幕对西风,离愁不断浮云去。
李咸用 · 唐代 · 诗
天涯行欲遍,此夜故人情。乡国别来久,干戈还未平。灯残偏有焰,雪甚却无声。
曹勋 · 宋代 · 诗
台蕈甘擅名,油葱芼枯腊。及居台山下,生致出岩隙。丁头形磷磷,鸡股香幂幂。
戴表元 · 元代 · 诗
君不见东海狞龙子,学飞便逐风云起。又不见西域豪马驹,堕地一日能驰驱。叶家翁季亦如此,一经接武成师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