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翻译
两岸峡谷陡峻嶙峋,试问谁曾占据这清风旧居?更满目所见、云来鸟往,涧水泛红山色碧绿。
世间无人可供谈笑傲视,门前若有客至不必恭迎肃立。
只怕凄凉时、无物陪伴君,多栽几丛竹。
风姿神采妙绝,如凝结的冰玉。
诗句精妙非常,留有馀香馥郁。
可叹当今人物,有一夔已足。
人生如秋雁无固定居所,世事似飞弹须圆通熟练。
笑君侯、既陪饮酒又陪歌舞,高唱那《阳春》白雪曲。
以上为【满江红 · 游淸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的翻译。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屯田「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阕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阕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八句四平韵,后阕十句五平韵。
赵晋臣敷文:《上饶县志·寓贤传》:「赵不迂,字晋臣,尝创书楼于上饶,吟咏自适。」《铅(Yán)山县志·卷十二·选举志》:「赵不迂,士礽(Réng)四子,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南宋·洪景卢《夷坚三志·壬六·滕王阁火》:「南昌章江门外,正临川流,有小刹四五联处其下,水陆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阁三数重,邦人士女,游遨无虚时,实为奸淫翔集之便。庆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细民家失火,延识其处,俄顷,烟火不可向迩,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阁外庑遂罹郁攸之害。赵不迂晋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头,遥望西山,焚香祷于旌阳真君。西风方炽,忽焉反东,火随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真君生朝,自旦日卽率诣玉隆宫,四远毕集,未尝不东风,盖欲使献送者舟船利达。凡半月,岁岁如是。灵仙威神,如在其上,其为人作敬,宜矣。大孙赴试漕台,正见其事。」曹石仓《大明一统名胜志·江西南昌府》:「乐园卽宋漕司花园,绍兴中转运判官赵奇符剏(chuàng),……至庆元五年,秘阁赵不迂榜以今名。」
清风峡:《铅(Yán)山县志·山川志》:「状元山,在县西北五里,有清风洞,宋状元刘煇读书其中。东卽龙窟山,西有清风峡,空嵌崭岩,寒气逼人。有读书岩,天成石龛。」
「涧红山绿」句:唐·韩昌黎《山石》诗:「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迎肃:卽迎拜。
「诗句好,馀膏馥」句:《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列传·杜审言传·(孙)杜甫传赞〉》:「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它人不足,甫乃厌馀,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一夔应足」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诗:「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对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句:宋·苏东坡《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北宋·王归叟《王直方诗话·诗贵圆熟》:「谢朓尝语沈约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故东坡《答王巩》云:『新诗如弹丸。』又《送欧阳季弼》云:『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盖诗贵圆熟也。然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不失于二者之间,可与古之作者并驱矣。」按:谢朓语见《南史·卷九十四·〈王昙首传·(曾孙)王筠传〉》:「又于御筵谓(筠父揖兄)王志曰:『贤弟手文章之羙,可谓后来独步。谢朓常见语云:「好诗圆羙流转如弹丸」。近见其数首,方知此言为实。』」
《阳春曲》:谓《阳春白雪》,楚曲。
1. 清风峡:在今江西铅山,为辛弃疾瓢泉居所附近胜景
2. 赵晋臣敷文:赵不迂字晋臣,曾任敷文阁学士
3. 崭岩:险峻山岩
4. 一夔足:《韩非子·外储说》"夔一而足",喻真正人才一个就够
5. 秋鸿:化用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6. 飞弹:抛射的弹丸,喻世事无常
7. 阳春曲:古雅曲名,喻格调高峻
以上为【满江红 · 游淸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雄健笔力勾勒清风峡壮景,通过"崭岩""涧红山绿"的强烈视觉对比,在自然奇观中寄寓超拔之志。下片"人似秋鸿"与"事如飞弹"的哲理对仗,将人生漂泊与处世智慧熔铸一体,结句"陪酒陪歌"的自嘲背后,深藏着英雄失路的时代悲凉,体现辛词"豪放中见沉郁"的独特美感。
以上为【满江红 · 游淸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的评析。
赏析
本词作于庆元六年(1200)辛弃疾闲居瓢泉时期,是其与退隐官员赵晋臣的唱和之作。上片起笔即以问句破空而来,"问谁占清风旧筑"既写实景探询,更暗含对隐士传统的追慕;"云来鸟去"的动态构图与"涧红山绿"的静态敷色,形成山水画般的立体空间。"世上无人供笑傲"的孤傲,与陶渊明"欲辨已忘言"异曲同工,而"多栽竹"的结想,既承王子猷"不可一日无此君"的雅癖,又暗含对自身政治处境的清醒认知。下片赞赵晋臣"凝冰玉"的风骨,用《晋书》卫玠典故而更见刚健;"一夔应足"的慨叹,在看似推崇中暗藏对南宋人才凋零的批判。"人似秋鸿"的飘零感与"事如飞弹"的危机感,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动荡紧密结合,末句"笑君侯"的自我解嘲,在《阳春曲》的高雅与陪歌酒的俗务间,展现出一代名将被迫投闲置散的深刻悲剧。
以上为【满江红 · 游淸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的赏析。
辑评
1.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人似秋鸿无定住'五字,写尽英雄漂泊,视东坡'鸿飞那复计东西'更多悲慨。"
2.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清风峡》词,豪迈中见精致,'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浅语深衷,弥见沉痛。"
3.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庆元六年铅山作,'事如飞弹须圆熟'句,反映庆元党禁中稼轩的处世态度。"
4. 叶嘉莹《论辛弃疾词》:"在山水清音中注入历史沉思,'叹只今人物一夔足'的反讽,可见词人对时代危机的敏锐感知。"
以上为【满江红 · 游淸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