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清晨宫阙飞檐拂拭彩霓,仙鹤祥瑞忽然降临帝庭。
飘然本是无海仙山侣,两两成对呈现千岁仙姿。
好似碧鸾栖息宝阁,岂同凡鸟赤雁集于天池。
徘徊鸣叫在红色宫阙,故意让往来百姓共睹祥瑞。
以上为【题瑞鹤图】的翻译。
注释
觚棱:宫阙屋角飞檐,班固《西都赋》“设壁门之凤阙,上觚棱而栖金爵”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史记·封禅书》“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
赤雁:汉宣帝时祥瑞,《汉书·郊祀志》“行幸东海,获赤雁,荐庙”
嘹唳:鹤鸣声,鲍照《舞鹤赋》“唳清响于丹墀”
憧憧:人影往来貌,《周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以上为【题瑞鹤图】的注释。
评析
清晨宫阙飞檐拂拭彩霓,仙鹤祥瑞忽然降临帝庭。
飘然本是无海仙山侣,两两成对呈现千岁仙姿。
好似碧鸾栖息宝阁,岂同凡鸟赤雁集于天池。
徘徊鸣叫在红色宫阙,故意让往来百姓共睹祥瑞。
以上为【题瑞鹤图】的评析。
赏析
这首题画诗的精妙处在于三重互文:图像与文本互文,诗中“两两还呈”对应画中十八只瑞鹤的对称构图;历史与神话互文,“赤雁”汉典与“三山”仙话共同支撑祥瑞叙事;政治与艺术互文,“丹阙”的权力象征与“碧鸾”的审美意象交融。赵佶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身份,在诗画结合中完成对统治合法性的神圣化包装,其“瘦金体”书法与工笔绘画构成的整体艺术装置,成为宋代宫廷美学与政治宣传完美结合的典范。
以上为【题瑞鹤图】的赏析。
辑评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一:“徽宗《题瑞鹤图》诗,富贵绮丽中自具仙气,然‘庶俗知’三字,终露宣传机杼。”
徐邦达《宋徽宗赵佶亲笔画与代笔画的考辨》:“《瑞鹤图》诗题与瘦金书真迹三昧相符,诗中所言‘碧鸾栖宝阁’实乃艮岳景象之艺术再现。”
薄松年《中国绘画史》:“此诗与画面形成超现实意境,群鹤绕殿之象经诗题点化,成为‘丰亨豫大’政治理念的视觉宣言。”
以上为【题瑞鹤图】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