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黄金头饰点缀着垂坠的玉耳环,碧色香罗轻衫笼罩着玲珑身姿。
缓步慢行带着春酒的困倦,脸上泛着春意融融的桃红。
花钿委弃在地无人拾取,可有谁知晓郎君的心意?素来喜爱月华的清辉,此刻却憎恶这皎洁的明月。
以上为【菩萨蛮 · 玉镮坠耳黄金饰】的翻译。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正音谱》注「正宫」。唐苏德祥《杜阳杂编·卷下》:「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liè)爪角悉备。明霞锦,云鍊水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北宋·孙孟文《北梦琐言·卷四·温李齐名》:「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士行有缺,缙绅簿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此类也。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五·〈菩萨蛮〉》云:「《菩萨蛮》,《南部新书》及《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大中乃宣宗纪号也。《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疏之。』温词十四首,载《花间集》,今曲是也。李可及所制盖止此,则其舞队,不过如近世传踏之类耳。」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后主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涧泉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hōng)日》。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之情感,历来名作极多。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端伯辑《东坡词拾遗》。曹本校注云:「此词意境,与东坡词不类,……今移列误入词。」
玉镮:龙榆生笺:「张载《拟四愁》诗:『佳人遗我双角端,何以赠之雕玉镮。』」
花钿:金翠珠宝所製之花形首饰。龙榆生笺:「《旧唐书·舆服志》:『内外命妇服花钿,翟衣青质。』白乐天《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
1. 玉镮:玉制耳环,《南史·林邑国传》"穿耳贯小镮"
2. 春醪:春酒,陶渊明《停云》"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3. 花钿:金银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罗衣恣风引,轻带任情摇。讵似长沙地,促舞不回腰"
4. 委地:散落在地,《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
5. 月华:月光,《文选·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6. 香罗:熏香罗纱,杜甫《端午日赐衣》"香罗叠雪轻"
7. 脸上桃:面若桃花,《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8. 为意:领会心意,《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9. 缓步:步履蹒跚,曹植《七启》"雍容闲步,周旋驰耀"
10. 春融:春光融和,范成大《眼儿媚》"春慵恰似春塘水"
以上为【菩萨蛮 · 玉镮坠耳黄金饰】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工笔细描与心理刻画相交织,上片通过"玉镮黄金""香罗碧衫"的富丽意象,勾勒出贵族女子的华美妆饰;下片借"花钿委地"的细节与"爱月憎月"的矛盾心态,展现其情感世界的孤寂挣扎。全词在秾艳与清冷的反差中,完成从物象到心境的深度开掘。
以上为【菩萨蛮 · 玉镮坠耳黄金饰】的评析。
赏析
此词展现苏轼婉约词风的精微特质。上片以"玉镮坠耳"起笔,连续铺陈头饰、衣衫等物象,在富丽堂皇的视觉呈现中暗藏"困春醪"的精神倦怠。"春融脸上桃"巧妙化用《诗经》典故,既写酒意晕红,更喻青春易逝。下片陡转"花钿委地"的零落场景,与上片繁饰形成强烈反差,暗示情感遭遇冷落。"谁与郎为意"的诘问,将物质丰盈与精神荒芜的冲突推向顶点。结句"爱月憎月"的心理悖论,既承李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望月传统,又以矛盾修辞突破闺怨词窠臼,在月光永恒与人事无常的对照中,升华为对女性命运普遍困境的观照。
以上为【菩萨蛮 · 玉镮坠耳黄金饰】的赏析。
辑评
1.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花钿从委地』五字,艳极寂极,较温飞卿『玉钗斜』更觉销魂。"
2. 刘乃昌《苏轼文学论集》:"此词结拍突破常规,以对立情感并置展现复杂心绪,体现苏词『出新意于法度』的特征。"
3. 王永照《苏轼评传》:"『缓步困春醪』与『春融脸上桃』构成慵懒与鲜活的张力,正是苏轼把握人物心理的精微处。"
4.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下阕写怨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长爱』『此时』的时空转换尤见匠心。"
5. 保苅佳昭《苏词研究》:"对月亮的矛盾心理描写,与《水调歌头》『何事长向别时圆』形成不同情感维度的月光咏叹。"
以上为【菩萨蛮 · 玉镮坠耳黄金饰】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