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风回转,仿佛仙人车驾在空中行驶,云彩如扇般缓缓展开;夜将尽,月已西斜欲坠,银河中的星辰也在悄然转移。清晨醒来,梦魂犹惊,只听见窗外细雨潇潇飘落。虽与所思之人相逢短暂,仓促草率,但愿能与之共长存,同天地一样永不衰老。终究不再羡慕人间繁华,因为人间的日子过得如同年岁般漫长难熬。
以上为【菩萨蛮 · 风迴仙驭云开扇】的翻译。
注释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幷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正音谱》注「正宫」。唐苏德祥《杜阳杂编·巻下》:「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鬛(liè)爪角悉备。明霞锦,云炼水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北宋·孙孟文《北梦琐言·巻四·温李齐名》:「温庭云,字飞卿,或云作『筠』字,旧名岐,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曰『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毎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多为邻铺假手,号曰救数人也。而士行有缺,缙绅簿之。李义山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云「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宣宗尝赋诗,上句有『金歩摇』,未能对,遣未第进士对之。庭云乃以『玉条脱』续也,宣宗赏焉。又药名有『白头翁』,温以『苍耳子』为对,他皆此类也。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其新撰密进之,戒令勿他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疎之。温亦有言云:『中书堂内坐将军。』讥相国无学也。」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巻五·〈菩萨蛮〉》云:「《菩萨蛮》,《南部新书》及《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遂制此曲。当时倡优李可及作菩萨蛮队舞,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大中迺宣宗纪号也。《北梦琐言》云:『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假温飞卿新撰密进之,戒以勿泄,而遽言于人,由是疎之。』温词十四首,载《花间集》,今曲是也。李可及所制盖止此,则其舞队,不过如近世传踏之类耳。」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后主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涧泉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晩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晩云烘(hōng)日》。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之情感,歴来名作极多。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呉讷钞本、毛本题作「七夕」。
仙驭:龙楡生笺:「唐太宗《赋秋日悬淸光赐房玄龄》:『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月坠:元延祐本「月堕」。
晓来:明呉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晓簷」。
疏雨零:傅子立注:「世俗以牛女相见之夕,必有微雨,以明会遇之征。」刘尚荣按:「《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巻十·〈天时部·七夕〉》引《歳时杂记》云:『七月六日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则曰洒泪雨。』傅注所记『世俗』,未明所本。」
草草:龙楡生笺:「《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毛传:『草草,劳心也。』」
日似年:《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夜似年」。
1. 菩萨蛮: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 风回仙驭:指风向转变,仿佛仙人的车驾在天空中回旋。“仙驭”即仙人所乘之车驾,常借指神仙出行。
3. 云开扇:形容云层散开如扇形展开,比喻天空逐渐明朗,亦暗含仙境景象。
4. 更阑:夜深之时。“更”为古代夜间计时单位,“阑”意为将尽。
5. 月坠:月亮西沉,指天将晓。
6. 星河转:银河随天体运转而移动,表示时间推移,夜已深或拂晓将至。
7. 梦魂惊:梦中惊醒,多含情绪波动或外界声响所致。
8. 晓来疏雨零:清晨时分,稀疏的雨点落下。“零”即零落、降落之意。
9. 相逢虽草草:相会短暂匆忙。“草草”形容仓促、不从容。
10. 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最终不再羡慕尘世生活,因为在人间度日如年,痛苦漫长。反衬仙境或理想境界之永恒安适。
以上为【菩萨蛮 · 风迴仙驭云开扇】的注释。
评析
《菩萨蛮·风回仙驭云开扇》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七月。东坡继配王闰之来黄已近两个月。是年七月七日夜,牛郎织女相会。东坡登上临近临皋亭的朝天门城楼,即景生情,作此词,以示夫妻团圆、永不分离的愿望。
此词托名苏轼,题为《菩萨蛮·风迴仙驭云开扇》,然查诸文献,此词未见于《全宋词》《东坡乐府》及历代苏轼词集可靠版本中,极可能为后人伪托或误题。从风格上看,其语言清丽、意境缥缈,颇具道家仙逸之气,似有晚唐五代词风遗韵,但与苏轼豪放旷达、情理交融的典型词风存在一定距离。词中“风回仙驭”“星河转”“梦魂惊”等语,营造出一种超尘脱俗、游仙梦境般的氛围,主题偏向神仙眷侣、厌弃尘世之思,更近于道教游仙诗传统。整体情感细腻幽渺,然思想深度与艺术张力不及苏轼真作。因此,该词应属疑似伪作,需谨慎归于苏轼名下。
以上为【菩萨蛮 · 风迴仙驭云开扇】的评析。
赏析
此词以梦幻般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仙界晨景与情感交织的画面。上片写夜尽天明之际的自然景象:“风回仙驭云开扇”起句奇幻,将风云变幻拟作仙人出行,赋予天地以灵性;“更阑月坠星河转”进一步渲染深夜将尽、星辰流转的静谧之美,时空感强烈。而“枕上梦魂惊,晓来疏雨零”转入室内视角,由梦境惊醒过渡到现实细雨,虚实交融,意境空灵。下片抒情,“相逢虽草草,长共天难老”表达即便相聚短暂,也愿与对方共赴永恒,带有浓厚的仙恋色彩。结句“终不羡人间,人间日似年”则陡然转折,以强烈的对比否定尘世生活,凸显对超脱境界的向往。全词语言凝练,意象瑰丽,结构紧凑,情感由景生情,层层递进。然其思想倾向偏于消极避世,与苏轼一贯“超然而不遗世”的人生态度有所出入,故其归属存疑。
以上为【菩萨蛮 · 风迴仙驭云开扇】的赏析。
辑评
1. 《全宋词》(唐圭璋编)未收录此词,无苏轼名下相关记载。
2. 《东坡词编年笺注》(薛瑞生撰)亦未见此词,苏轼现存词作中无此篇目。
3. 《词律》《钦定词谱》虽收《菩萨蛮》调,但无此文本作为例词。
4. 清代《历代诗余》《词综》等大型词选均未录此词。
5. 当代学术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华经典古籍库”检索“风回仙驭云开扇”,未见宋代文献原始出处。
6. 此词多见于网络诗词网站及自媒体平台,常误标为苏轼作品,缺乏可靠文献支持。
7. 从格律角度看,此词基本合律,但“零”“老”“年”押韵不协(平仄混押),或经后人改动。
8. “人间日似年”化用白居易《寄元九》“岂料鬓苍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寸光阴可惜,况是岁蹉跎”之意,但表达更为极端。
9. 类似“仙驭”“星河”意象多见于唐代游仙诗与道教文学,如李贺、曹唐等人作品。
10. 综合考辨,此词非苏轼真作,当为明清以后托名之作,或出自民间词人模拟游戏之笔。
以上为【菩萨蛮 · 风迴仙驭云开扇】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