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性情温柔和顺,名字雅致,正与“懿懿”这美好的称谓相称。
善舞能歌,技艺超群,在青春妙龄之中已属上乘之流。
细长的眉毛,灵动的眼睛,淡雅梳妆,发髻新挽。
令人心醉神迷的风姿情韵,恰如春天缀满花枝,千娇百媚,生机盎然。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君猷家姬】的翻译。
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於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髙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及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至游辑《东坡词拾遗》。
君猷:龙楡生笺:「《东坡诗集》施注:『徐君猷名大受,东海人。东坡来黄州,君猷为守,厚礼之,无迁谪意。君猷秀惠列屋,杯觞流行,多为赋词。满去而殂,坡有祭文挽词,意甚悽恻。』查注:『王明清《挥麈录》云:徐得之君猷,阳翟人,韩康公婿。知黄州日,东坡迁谪於郡,君猷周旋不遗馀力。子端益,字辅之。』」案:施注与《挥麈录》异,未详孰是,录存俟考。
品流:龙楡生笺:「《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传·(子)王僧绰传〉》:『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好学,练悉朝典。……袭封豫甯县侯,尚文帝长女东阳献公主。初为江夏王义恭司徒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流品,任举咸尽其分。』」
绾髻:龙楡生笺:「梅圣兪《桓妒妻》诗:『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
懊恼:龙楡生笺:「《宋书·卷三十一·五行志》:『晋安帝隆安中,民忽作《懊恼歌》,其曲中有「草生可揽结,女儿可揽抱」之言。』白乐天《听〈竹枝〉赠李侍御》诗:『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又名“木兰花减字”“天下乐令”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2. 君猷(yóu):徐君猷,北宋官员,苏轼友人,曾任黄州知州,曾对苏轼多有照拂。
3. 姬:古代称女子,此处指徐君猷家中的歌伎或侍妾。
4. 柔和性气:性格温和柔顺。
5. 雅称佳名呼懿懿:“懿懿”为女子之名或字,意为美好、端庄,与“柔和性气”呼应。
6. 解舞能讴:善于舞蹈,擅长歌唱。解,懂得,擅长;讴,歌唱。
7. 绝妙年中有品流:在青春年华之中已属出众之人。“品流”指等级、类别,此处言其才貌在同类中居上品。
8. 新绾髻:刚刚挽起的发髻,形容妆饰整洁清新。
9. 懊恼风情:令人销魂、难以排遣的风情感怀。“懊恼”在此非负面情绪,而是形容情思撩人、心动难抑。
10. 春着花枝百态生:比喻女子姿态万千,如春天花开般绚烂动人。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君猷家姬】的注释。
评析
这首《减字木兰花》是苏轼赠予友人君猷家姬的词作,风格婉约清丽,语言简练而意蕴丰盈。全词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位才貌双全、风韵独具的侍妾形象,既赞美其外貌之美,又突出其才艺之高,更通过“懊恼风情”“春着花枝”等意象传达出其动人心魄的魅力。词中无轻佻之语,而以典雅之辞写柔美之态,体现了苏轼在婉约题材中亦能保持高雅格调的艺术功力。虽为应酬之作,却不落俗套,寓深情于含蓄之中,堪称宋代赠妓词中的上品。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君猷家姬】的评析。
赏析
此词结构工整,上下片各侧重不同层面。上片从性情与才艺入手,“柔和性气”奠定人物温婉基调,“雅称佳名呼懿懿”巧妙将名字与品性结合,赋予人格美感。继而“解舞能讴”点明其技艺不凡,“绝妙年中”凸显其正值芳华且出类拔萃。下片转向外貌与风韵刻画,“眉长眼细”勾勒五官秀美,“淡淡梳妆”显其不事浓艳、天然去雕饰之美。“新绾髻”细节生动,展现日常仪态之雅。结尾二句尤为精彩,“懊恼风情”以心理感受写魅力之深,非直述美貌,而写观者心绪为之所动;“春着花枝百态生”以自然春景作比,将女子的生命力与美感升华为一种蓬勃的艺术意象,余韵悠长。
全词语言凝练,用词精当,无浮艳之弊,有清丽之风。苏轼虽以豪放词著称,然此作可见其驾驭婉约题材之深厚功力。他并未沉溺于感官描写,而是通过气质、才艺、仪态与氛围的层层渲染,塑造出一位内外兼修、风华内敛的女性形象,体现出文人审美中“雅”的追求。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君猷家姬】的赏析。
辑评
1. 《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评:“此词写家姬而不涉轻薄,赞其才貌而不出俗语,足见东坡笔力之高。”
2. 清代朱孝臧《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引施元之注云:“此为徐君猷家姬作,词极清丽,所谓‘懊恼风情’,非真怨也,乃极赞其动人之态。”
3. 近人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评曰:“东坡小令,时露婉约之致。此阕状人写态,曲尽其妙,结语尤生动有味。”
4. 王水照《苏轼选集》指出:“苏轼赠妓词多存敬意,少狎昵之习,此词即是一例,体现其人格境界与审美品位。”
以上为【减字木兰花 · 赠君猷家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