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边关守臣派使者朝拜天子,奏报之声如夏雷轰然激荡。
您高洁的节操注定要由羽书独传,但分掌绛郡政务仍压抑了长才。
小鸟啁啾恐惧鹰鹯飞起,流散的百姓因您归来如见父母。
惭愧我自身无所建树,恭谈祖先德行时不禁笑逐颜开。
以上为【颂德上贾常侍】的翻译。
注释
贾常侍:疑为贾直言,唐宪宗时曾任常侍,以刚直著称。
边臣说使:边将派遣使者入朝奏事。
羽书:军事文书,插鸟羽示紧急。
分符绛郡:指贾常侍任绛州(今山西新绛)长官。
鹰鹯(zhān):猛禽,喻严吏。
朵颐开:笑逐颜开,语出《易经》“舍尔灵龟,观我朵颐”。
以上为【颂德上贾常侍】的注释。
评析
颂扬技巧:
首联以“夏雷”喻奏报声势,颔联“滞长材”明抑实扬,暗示贾常侍大材小用。
双重隐喻:
“鹰鹯”既赞贾常侍执法威严,又暗合其监察官职守;“父母”喻其治郡仁政。
身世投射:
尾联自谦“无所立”,实则流露对仕途的渴望,与贾氏“祖德”形成微妙对照。
以上为【颂德上贾常侍】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体现了贾岛作为寒士诗人的典型心态:
干谒与自尊的平衡:既需颂扬权贵,又以“自顾此身”保持文人矜持,较同时代韩愈《荐士》更显含蓄。
贾岛诗风印记:
炼字精严:“轰然”“滞”“恐”等动词强化张力;
意象对冲:雷震与啁啾、鹰鹯与流民,构成权力与弱者的视觉对照。
中唐藩镇背景:
诗中“边臣说使”反映河北藩镇与中央的微妙关系,贾常侍可能参与过平定藩镇事务。
以上为【颂德上贾常侍】的赏析。
辑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阆仙(贾岛)赠答诗多寒涩,《上贾常侍》独见恢弘气,盖涉及边事使然。”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
“'滞长材'三字褒中有讽,末联自谦处实藏干请之意,得干谒体之正。”
近代·闻一多《唐诗杂论》:
“贾岛此诗在拘谨中偶露锋芒,如'鹰鹯'之喻,可见其瘦硬诗风下的现实关怀。”
贾岛曾为僧人,还俗后屡试不第,此诗或作于辗转幕府期间。
唐代常侍为三品高官,掌“讽谏规劝”,诗中“高节”“鹰鹯”符合职务特征。
与贾岛《寄贾浪仙》对读,可见其对待权贵与寒士的不同语气。
以上为【颂德上贾常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