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得
八骏以造王母,归而伐徐偃王,灭之,乃立
天闲、内外之厩。
八骏居
天闲,
食粟日石;其次乘居
内厩,
食粟日八斗;又次居
外厩,
食粟日六斗;其不企是选者为
散马,
散马日食粟五斗;又下者为民马,弗齿于官牧。以造父为司马,故
天下之马无遗良,而上下其食者莫不甘心焉。穆王崩,造父卒,
八骏死,马之良驽莫能差,然后以产区焉。故冀之北土纯色者为上乘,居
天闲,以驾王之乘舆;其龎为中乘,居
内厩,以备乘舆之阙,
戎事用之;冀及济河以北,居
外厩,诸侯及王之公卿大夫及使于四方者用之;江淮以南为
散马,以递传服百役,大事弗任也。其士蛮亦视马高下,如造父之旧。及夷王之季年,盗起,
内厩之马当服
戎事,则皆饱而骄,闻钲鼓而辟易,望旆而走。乃参以
外厩。二厩
之士不相能,
内厩曰:「我乘舆之骖服也。」
外厩曰:「尔食多而用寡,其奚以先我?」争而闻于王,王及大臣皆右
内厩。既而与盗遇,
外厩先,盗北。。
内厩又先上以为功,
于是外厩之士马俱懈。盗乘而攻之,
内厩先奔,
外厩视而弗救,亦奔,马之高足骧首者尽没。王大惧,乃命出
天闲之马。
天闲之马,实素习吉行,乃言于王而召
散马。
散马之士曰:「
戎事尚力,食充则力强;今食之倍者且不克荷,吾侪力少而恒劳,惧弗肩也。」王内省而惭,慰而遣之,且命与
天闲同其食,而廪粟不继,虚名而已。
于是四马之足交于野,望粟而取,农不得植,其老羸皆殍,而其壮皆逸入于盗,马如之。王无马不能师,
天下萧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