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鸡不能让它看守门户,狗不可使它报晓司晨。
驾车渡过弱水之梁,日暮时分空自悲辛。
我想乘风拜谒天门,虹霓弥漫云雾四合。
九重天门虎豹森严骇人,长跪陈辞守门者却不应答。
将顽石雕琢成美玉,连鬼神也惊诧这是欺妄。
截断房梁做斗拱,巧匠鲁班捶胸痛哭泪满腮。
寒风凝结出玄冰,道路险恶不可行走。
神巫巫咸已上天,大泽冻结灵蓍枯死。
我想奏完这首曲子,曲中多是悲苦之音。
鸿雁飞向北方天际,借此寄托悠远的情思。
以上为【苦哉行】的翻译。
注释
弱水:神话中鸿毛不浮的险恶之水,喻仕途艰险。
阊阖:天门,代指朝廷。
九关虎豹:语出《楚辞》,指守卫天门的凶兽,喻朝中奸佞。
玙璠:美玉,喻贤才。
般垂:古代巧匠鲁班与舜臣垂,代指识才者。
巫咸:上古神巫,喻指能沟通君臣的贤臣。
神蓍:占卜用的灵草,喻决策依据沦丧。
以上为【苦哉行】的注释。
评析
主题:以“苦哉”为核心,揭露元末政治昏聩、贤路闭塞的黑暗现实,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理想幻灭的痛楚。
手法:
比兴象征:以“鸡守门”“狗司晨”喻小人当道,“虎豹守关”喻权奸阻隔,“错石作玙璠”讽统治者摧残人才。
神话意象:“阊阖”“巫咸”“神蓍”等构建了一个神圣堕落的象征世界,强化悲剧色彩。
结构:由现实困顿到天国求索,再归回人间绝境,形成“现实—幻灭—悲鸣”的情感脉络。
以上为【苦哉行】的评析。
赏析
矛盾张力:
“乘风谒阊阖”的豪情与“阍不答”的冷酷形成强烈对比,凸显理想与现实的撕裂。
“冲风结玄冰”的自然意象与“泽冻神蓍死”的象征意义交织,暗示政治生态的僵死。
情感层次:
开篇以动物喻人,辛辣批判用人失序;中段借神话求索,表现不屈与幻灭;结尾以鸿雁寄情,流露无奈的超脱。
历史映射:
刘基作为元末进士,亲历政治腐败,诗中“错石为玉”“截梁为栌”实为对统治者颠倒贤愚的控诉。
以上为【苦哉行】的赏析。
辑评
钱谦益《列朝诗集》:
“《苦哉行》激楚悲凉,继响《天问》。其指切当时,锋芒不减《离骚》。”
朱彝尊《明诗综》:
“伯温诗多哀厉之音,此篇尤甚。‘九关虎豹’‘泽冻神蓍’,可谓深于怨者矣。”
沈德潜《明诗别裁》:
“青田(刘基)以伊吕之才,遭逢乱世,故发而为诗,雷霆霹雳,悱恻苍凉,足破聋瞽。”
陈田《明诗纪事》:
“《苦哉行》比物连类,寄托遥深,实开明初诗风之先声。”
以上为【苦哉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