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左传 · 昭公 · 昭公二十三年

【经】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叔孙□若如晋。
癸丑,叔鞅卒。
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若。
晋人围郊。
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
秋七月,莒子庚舆来奔。
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
天王居于狄泉。
尹氏立王子朝。
八月乙未,地震。
冬,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
【传】二十三年春,王正月壬寅朔,二师围郊。
癸卯,郊、鄩溃。
丁未,晋师在平阴,王师在泽邑。
王使告间,庚戌,还。
邾人城翼,还,将自离姑。
公孙锄曰:「鲁将御我。
」欲自武城还,循山而南。
徐锄、丘弱、茅地曰:「道下,遇雨,将不出,是不归也。
」遂自离姑。
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而弗殊。
邾师过之,乃推而蹶之。
遂取邾师,获锄、弱、地。
邾人诉于晋,晋人来讨。
叔孙蹶如晋,晋人执之。
书曰:「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若。
」言使人也。
晋人使与邾大夫坐。
叔孙曰:「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
邾又夷也。
寡君之命介子服回在,请使当之,不敢废周制故也。
」乃不果坐。
韩宣子使邾人取其众,将以叔孙与之。
叔孙闻之,去众与兵而朝。
士弥牟谓韩宣子曰:「子弗良图,而以叔孙与其仇,叔孙必死之。
鲁亡叔孙,必亡邾。
邾君亡国,将焉归?
子虽悔之,何及?
所谓盟主,讨违命也。
若皆相执,焉用盟主?
」乃弗与,使各居一馆。
士伯听其辞而诉诸宣子,乃皆执之。
士伯御叔孙,从者四人,过邾馆以如吏。
先归邾子。
士伯曰:「以刍荛之难,从者之病,将馆子于都。
」叔孙旦而立,期焉。
乃馆诸箕。
舍子服昭伯于他邑。
范献子求货于叔孙,使请冠焉。
取其冠法,而与之两冠,曰:「尽矣。
」为叔孙故,申丰以货如晋。
叔孙曰:「见我,吾告女所行货。
」见,而不出。
吏人之与叔孙居于箕者,请其吠狗,弗与。
及将归,杀而与之食之。
叔孙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夏四月乙酉,单子取訾,刘子取墙人、直人。
六月壬午,王子朝入于尹。
癸未,尹圉诱刘佗杀之。
丙戌,单子从阪道,刘子从尹道伐尹。
单子先至而败,刘子还。
己丑,召伯奂、南宫极以成周人戍尹。
庚寅,单子、刘子、樊齐以王如刘。
甲午,王子朝入于王城,次于左巷。
秋七月戊申,鄩罗纳诸庄宫。
尹辛败刘师于唐。
丙辰,又败诸鄩。
甲子,尹辛取西闱。
丙寅,攻蒯,蒯溃。
莒子庚舆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诸人。
国人患之。
又将叛齐。
乌存帅国人以逐之。
庚舆将出,闻乌存执殳而立于道左,惧将止死。
苑羊牧之曰:「君过之!
乌存以力闻可矣,何必以弑君成名?
」遂来奔。
齐人纳郊公。
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
吴人御诸钟离。
子瑕卒,楚师熸薳。
吴公子光曰:「诸侯从于楚者众,而皆小国也。
畏楚而不获己,是以来。
吾闻之曰:『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
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啮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
楚令尹死,其师熸。
帅贱、多宠,政令不壹。
而七国同役不同心,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若分师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
三国败,诸侯之师乃摇心矣。
诸侯乖乱,楚必大奔。
请先者去备薄威,后者敦陈整旅。
」吴子从之。
戊辰晦,战于鸡父。
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三国争之。
吴为三军以击于后,中军从王,光帅右,掩余帅左。
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
吴师击之,三国败,获胡、沈之君及陈大夫。
舍胡、沈之囚,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
」师噪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
书曰:「胡子髡、沈子逞灭,获陈夏啮。
」君臣之辞也。
不言战,楚未陈也。
八月丁酉,南宫极震。
苌弘谓刘文公曰:「君其勉之!
先君之力可济也。
周之亡也,其三川震。
今西王之大臣亦震,天弃之矣!
东王必大克。
」 楚大子建之母在狊阜,召吴人而启之。
冬十月甲申,吴大子诸樊入狊阜,取楚夫人与其宝器以归。
楚司马薳越追之,不及。
将死,众曰:「请遂伐吴以徼之。
」薳越曰:「再败君师,死且有罪。
亡君夫人,不可以莫之死也。
」乃缢于薳澨。
公为叔孙故如晋,及河,有疾而复。
楚囊瓦为令尹,城郢。
沈尹戌曰:「子常必亡郢!
苟不能卫,城无益也。
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
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竟。
慎其四竟,结其四援,民狎其野,三务成功,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守己小矣。
卑之不获,能无亡乎?
昔梁伯沟其公宫而民溃。
民弃其上,不亡何待?
夫正其疆场,修其土田,险其走集,亲其民人,明其伍候,信其邻国,慎其官守,守其交礼,不僭不贪,不懦不耆,完其守备,以待不虞,又何畏矣?
《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无亦监乎若敖、蚡冒至于武、文?
土不过同,慎其四竟,犹不城郢。
今土数圻,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翻译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左丘明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