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香积寺下春江幽深似凝滞不流,山腰官阁高耸令我平添愁绪。
含风的翠壁间孤云细缕飘浮,背阳的丹枫与万千林木繁密。
小院回廊在春日里寂静无声,野鸭戏水白鹭飞翔暮色中悠然。
诸天佛寺仿佛掩在藤萝之外,暮色昏黑也应要抵达峰顶。
以上为【涪城县香积寺官阁】的翻译。
注释
1. 涪城县:今四川三台县西北
2. 香积寺:蜀中佛寺,具体位置待考
3. 官阁:官方建造的楼阁
4. 春江:指涪江
5. 迥:高远
6. 含风:受风吹拂
7. 翠壁:青翠的山崖
8. 背日:背对阳光
9. 浴凫:戏水的野鸭
10. 飞鹭:飞翔的白鹭
11. 诸天:佛家语,指佛寺
12. 藤萝:蔓生植物
以上为【涪城县香积寺官阁】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杜甫流寓蜀中时所作,通过描绘香积寺官阁的幽深景致,抒发了诗人漂泊中的孤寂与执著。全诗以空间移动为线索,从江流、山阁到翠壁、丹枫,再至小院、飞鹭,最终指向藤萝掩映的诸天佛寺,在景物层层推展中暗含心绪流转。尾联“昏黑应须到上头”以攀登决心作结,既写实景游历,又隐喻人生求索,体现杜诗沉郁顿挫中见坚毅的特质。
以上为【涪城县香积寺官阁】的评析。
赏析
此诗空间构图极具层次:首联以“深不流”的江水和“迥添愁”的官阁奠定全诗沉郁基调,颔联通过“含风翠壁”与“背日丹枫”的光影对照,展现自然界的生机与萧瑟并存。颈联转写近景,“春寂寂”与“晚悠悠”的叠词运用,强化了时空凝滞感。尾联以攀登意向打破沉寂,“昏黑”与“上头”形成强烈张力,既暗合佛教超越尘世的理念,又寄寓着诗人不畏艰险的精神追求。全诗景物描写暗含情感律动,在工整对仗中见流转变化,是杜甫后期山水诗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涪城县香积寺官阁】的赏析。
辑评
1. 明人王嗣奭《杜臆》:“‘迥添愁’三字,为全诗眼目,后皆缘此生发。”
2. 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前六句皆‘迥添愁’之景,末二句乃不甘淹泊之想。”
3. 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含风’二句,状景精工,‘浴凫’二句,见物自在。”
4. 近人邵祖平《杜甫诗译》:“结语有必须到底之意,与‘会当凌绝顶’同一襟怀。”
5.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此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尾联更见杜甫执著精神。”
以上为【涪城县香积寺官阁】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