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年老时重回朝廷任职,已不再像当年那样意气风发,更不会再去吟唱离别的《阳关曲》。老友你已高升入朝,登上金銮殿;而我这被贬之人,则是从困顿之地饭颗山归来。你以雄健的文笔推重我,称我有西汉大手笔之才,一句话就将我置于刘向、刘歆那样的学者之间。于是我应当立即摆酒邀请同僚好友,一同来看那象征恩宠的飞龙御马从皇宫中赐出。
以上为【次韵钱穆父】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和诗,是宋代文人唱和常见方式。
2. 钱穆父:即钱勰,字穆父,北宋官员,与苏轼交好,曾任中书舍人等职。
3. 老入明光踏旧班:明光,指明光宫,代指朝廷;旧班,旧日的官列。意谓年老重返朝廷任职。
4. 染须那复唱阳关:染须,谓年老染黑胡须以显年轻;阳关,指《阳关三叠》,送别之曲。此句言年事已高,不再轻言离别。
5. 故人飞上金銮殿:故人,指钱穆父;金銮殿,皇帝听政之所,象征高位。
6. 迁客来从饭颗山:迁客,被贬谪之人,苏轼自指;饭颗山,借用李白《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之语,此处借指困顿之地或贬所。
7. 大笔推君西汉手:称赞钱穆父文笔雄健,有西汉扬雄、司马相如之风。
8. 一言置我二刘间:二刘,指西汉学者刘向、刘歆父子,皆博学鸿儒;此谓钱穆父一句赞誉,将自己抬高至古代大学者之列。
9. 便须置酒呼同舍:同舍,同僚;意谓应设宴庆贺。
10. 看赐飞龙出帝闲:飞龙,御马名,象征皇帝恩宠;帝闲,皇家马厩。此句期待获得皇帝赏识与重用。
以上为【次韵钱穆父】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钱穆父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老友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仕途沉浮的感慨。诗中运用典故自然贴切,情感真挚而不失豪迈,展现了苏轼一贯的旷达胸怀与文学自信。全诗语言典雅,结构严谨,既写友情,又抒宦情,在酬答诗中堪称上乘之作。
以上为【次韵钱穆父】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典型的酬赠次韵之作,然苏轼以深厚学养与超逸才情,使寻常应酬化为深情厚谊与自我期许的表达。首联以“老入明光”开篇,既有重返朝廷的欣慰,亦隐含岁月蹉跎之叹。“染须”一句,幽默中见苍凉,折射出诗人历经贬谪后的复杂心境。颔联以“金銮殿”与“饭颗山”对举,空间悬隔,身份迥异,凸显钱穆父之显达与自身之沦落,然语气平和,不露怨怼,足见胸襟。颈联转颂赞,非泛泛谀词,而以“西汉手”“二刘间”等重典,既显钱穆父推许之重,亦见苏轼自信之高。尾联顺势而下,以“置酒”“看赐”作结,充满期待与豪情,将全诗情绪推向高潮。整首诗对仗工稳,用典精切,情感层层递进,于谦逊中见傲骨,于感激中寓志向,典型体现苏轼晚年诗歌沉郁与洒脱并存的风格。
以上为【次韵钱穆父】的赏析。
辑评
1. 《纪评苏诗》卷二十七:“此诗语意浑成,对仗极工,而气脉流畅,不似刻意求工者。‘饭颗山’用太白诗语,妙在若即若离。”
2. 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引查慎行评:“‘一言置我二刘间’,自负亦正见其谦,非俗手所能道。”
3.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三十:“此诗作于元祐初还朝时,情真语挚,非徒应酬。‘飞龙出帝闲’,望眷注之殷,婉而愈切。”
4. 纪昀评:“前四句对法变化,五六乃转入褒赞,收处神完气足,大手笔也。”(见《瀛奎律髓汇评》)
以上为【次韵钱穆父】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