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江海相隔,彼此遗忘已十五年,我羡慕您如松柏般茂盛、容颜苍翠而有神采。
历经四朝元老,在严酷时局之后依然坚贞不改;治理两郡,政风清和,如流水绕石般自然流畅。
昔日治政的善名仍在蜀地父老中传颂,如今先声所至,已震动越州山水。
今日我们同在高位,皆如蓬莱仙官,切莫辜负高楼上那皎洁雪月、清闲良夜。
以上为【送穆越州】的翻译。
注释
1. 穆越州:指穆某,时任或即将出任越州(今浙江绍兴)知州,生平不详。
2. 江海相忘: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此处反用其意,表示虽久未相见,但情谊未泯。
3. 十五年:苏轼与穆某分别约十五年,具体时间无考。
4. 松柏蔚苍颜:比喻穆氏年岁虽高而精神健旺,气色如松柏常青。
5. 四朝耆旧:指穆氏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资深老臣。
6. 冰霜后:喻指经历政治风波或世事严酷考验之后仍能保持节操。
7. 两郡:指穆氏曾治理蜀地某郡与越州,或泛指其历任多地太守。
8. 风流水石间:形容其施政温和顺畅,如水过石间,自然无碍。
9. 蜀父老:指穆氏曾在蜀地为官,深得民心,百姓至今称颂。
10. 蓬莱守:蓬莱为传说中仙山,汉代常以“蓬莱”代指秘书省或清要之职,此处借指穆氏与作者皆居高位,如同仙官。高楼雪月闲:指良辰美景,不应虚度。
以上为【送穆越州】的注释。
评析
这首《送穆越州》是苏轼赠别友人穆某赴任越州知州之作。全诗以深情厚谊为基调,既表达对友人长期分离的感慨,又高度赞扬其德行与政绩,并寄予殷切期望。诗中融合了个人情感、政治评价与人生哲思,语言庄重典雅,意境开阔深远。通过“松柏”“冰霜”“流水石间”等意象,塑造出一位历尽沧桑却操守不渝的贤臣形象。尾联劝勉共惜良辰美景,体现了苏轼一贯崇尚自然、珍视友情与当下生活的人生态度。整首诗结构严谨,用典精当,属宋代赠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送穆越州】的评析。
赏析
此诗开篇即以“江海相忘”点出久别之情,看似淡然,实含深厚思念。“羡公松柏蔚苍颜”一句,既赞其外貌康健,更寓其品格坚贞,如松柏经冬不凋。颔联“四朝耆旧冰霜后,两郡风流水石间”对仗工整,内涵丰富:前句写其资历之深、阅历之广,后句转写其治绩之清和,刚柔并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颈联由历史回响转入现实影响,“旧政犹传”见其遗爱在民,“先声已振”显其威望远播,层层递进,气势渐起。尾联笔锋一转,从政事回归生活情趣,“樽前俱是蓬莱守”既自谦亦共勉,末句“莫放高楼雪月闲”则流露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与珍惜时光的情怀。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格调高雅,气韵沉雄,充分展现了苏轼赠别诗的思想深度与艺术功力。
以上为【送穆越州】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气象宏阔,称美而不谀,送别而不伤,得诗人之正。”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四朝耆旧’二语,概括老成,有史笔风范;‘风流水石’设喻极妙,政通人和之意自见。”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结语潇洒,与‘与客携壶上翠微’同一襟抱,东坡最善作此等收束。”
4. 钱钟书《宋诗选注》:“苏轼赠答之作,往往于称扬中寓自况,《送穆越州》亦此类也。‘蓬莱守’云云,似谦实傲,胸次可见。”
以上为【送穆越州】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