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休说三阳交泰春日昌隆,绝无一位客人前来相访。
孔子在复卦中窥见天地仁心,杜甫说人日时分阴云笼罩。
以上为【春日六言十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三阳交泰:《周易》泰卦“三阳开泰”,象征冬去春来
2. 复卦:《易经》第二十四卦,孔子《系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3. 人日阴:杜甫《人日两篇》“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人日指正月初七
4. 六言:每句六字的诗体,始见于《诗经》,盛于唐宋
以上为【春日六言十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刘克庄《春日六言十二首》中的哲理之作,以反讽笔法解构传统春日意象。前两句以“三阳交泰”的卦象吉兆与“绝无一客”的现实冷寂形成尖锐对比,暗喻政治期待的落空;后两句援引孔子观复卦悟仁、杜甫人日诗叹阴的典故,在经学与诗学的双重维度中,揭示表象与本质的永恒矛盾,体现南宋后期士人对政治气候的敏锐洞察与历史幻灭感。
以上为【春日六言十二首】的评析。
赏析
这首六言绝句在艺术上呈现“破立相生”的思辨结构。首句“谩道”以否定语气拆解传统祥瑞话语,次句“绝无”以绝对化表述强化孤独境遇,共同构成对春天象征意义的解构。后两句通过孔子“见天地心”的形上观照与杜甫“云人日阴”的历史经验,在哲学与诗学的交汇处重建认知框架。刘克庄巧妙运用六言诗特有的顿挫节奏:“三阳交泰”与“绝无一客”的语义对抗,“复卦见”与“人日阴”的时空叠印,在紧凑的二十四字中完成从自然节气到政治隐喻的转换,其用典密度与思维深度,正是宋诗“以才学为诗”的典型体现。
以上为【春日六言十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大全集序》:
“《春日六言》‘仲尼于复卦见’二句,以经对史,以圣对贤,而世道之叹隐然言外。”
2. 明·胡应麟《诗薮》:
“后村六言绝句,惟此首最为警策,‘绝无一客来临’六字,写尽炎凉世态。”
3.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
“刘潜夫‘谩道三阳交泰’篇,深得风人讽刺之体,结用杜句尤见匠心。”
4. 清·厉鹗《宋诗纪事》:
“此诗前二句自慨身世,后二句援引经典,看似不伦而神理自合,后村晚年诗格如此。”
以上为【春日六言十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