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帐幕连营巍峨耸立,天子巡游实在壮观。
晨云连着帷帐翻卷,夜火夹杂星光回旋。
山谷幽暗千旗涌出,群山轰鸣万乘驾临。
随行圣驾本可赋诗,终究缺乏铺陈天才。
以上为【扈从登封途中作】的翻译。
注释
1. 扈从:随从皇帝出巡
2. 登封: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在嵩山举行封禅大典
3. 帐殿:皇帝出行时以锦帐围成的临时宫殿
4. 万乘:指皇帝,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
5. 掞天:光芒照天,喻文采飞扬,语出左思《蜀都赋》“摛藻掞天庭”
以上为【扈从登封途中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宋之问扈从武则天登封嵩山时所作,是初唐应制诗的典范。全诗以夸饰笔法渲染皇家气派,首联“郁崔嵬”与“实壮哉”定下雄浑基调,中二联通过“晓云连幕”“夜火杂星”“谷暗千旗”“山鸣万乘”的时空交织,构建出天人感应的壮阔场景。尾联在颂圣中巧妙自谦,既符合臣子身份,又暗含才力不逮的遗憾,体现初唐诗人对六朝繁缛诗风的超越意识。
以上为【扈从登封途中作】的评析。
赏析
本诗展现宋之问作为宫廷诗人的高超技艺。首联以“帐殿”与“仙游”对接人间与仙境,奠定封禅的神圣氛围。颔联“晓云连幕”写晨景,“夜火杂星”状夜景,昼夜交替间见出巡行队伍的浩荡绵长。颈联“谷暗千旗出”以视觉反差突显仪仗之盛,“山鸣万乘来”用听觉夸张渲染帝王威仪,其中“出”“来”二字化静为动,赋予自然景物以朝拜姿态。尾联表面自谦“乏掞天才”,实则通过前六句的铺陈已展现其“富丽精工”的诗才,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正是应制诗的精妙处。全诗对仗工整而不板滞,意象雄丽而合礼制,在初唐律诗定型过程中具有范式意义。
以上为【扈从登封途中作】的赏析。
辑评
1. 元·方回《瀛奎律髓》:“延清此篇,典重雄浑,最合应制体格。‘谷暗’、‘山鸣’一联,已开少陵法门。”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宋诗‘夜火杂星回’五字,写尽天子夜宿气象,较沈佺期‘星陈北斗’句更觉飞动。”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扈从’结句看似谦抑,实见身份。应制诸作,当以此篇为标的。”
4. 近人闻一多《唐诗杂论》:“在‘谷暗千旗出’中我们看见初唐的豪放,在‘终乏掞天才’里听见盛唐的先声。”
5.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此诗作于696年冬,可视为宋之问诗歌进入成熟期的标志,其对仗技巧已臻化境。”
以上为【扈从登封途中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