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不明不暗朦胧的月色,不暖不寒和缓的微风。
独自卧在空床正值好天气,天明时分闲适思绪涌上心头。
以上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 其九 · 嘉陵夜有怀二首(其二)】的翻译。
注释
1. 元九:元稹排行第九,《旧唐书·元稹传》“稹聪警绝人,年少有才名”
2. 胧胧:微明貌,《说文解字》“胧,朦胧也”
3. 平明:天刚亮时,《荀子·哀公》“君平明而听朝”
4. 闲事:无关紧要之事,《世说新语·品藻》“此非复人事,乃是王恬闲事”
以上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 其九 · 嘉陵夜有怀二首(其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不明不暗”的朦胧月色破题,通过“不暖不寒”的微妙体感,构建出唐人特有的中庸美学境界。白居易巧妙运用“胧胧月”与“慢慢风”的叠词呼应,在陶渊明“晨兴理荒秽”的劳作诗意外,别创“平明闲事”的都市闲适范式。全诗以二十八字捕捉生命中的“无事件时刻”,体现中唐士人向内转的审美新变。
以上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 其九 · 嘉陵夜有怀二首(其二)】的评析。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白居易丁母忧居渭村时期,是其与元稹《东川路诗》组诗中的闲适代表作。前两句连用四个“不”字,既承《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的哲学理念,又以“胧胧月”“慢慢风”的具体物象,创造出入乎《诗经·蒹葭》“所谓伊人”的朦胧意境,较之王维“明月松间照”的澄澈更富生活质感。后两句“独卧空床”与“平明闲事”形成时间链条,将谢灵运“卧疾丰暇豫”的病中闲情,转化为健康状态下的意识流体验,这种对平凡时刻的诗意开掘,正是白居易“知足保和”思想在诗学中的实践。全诗在杜甫“坦腹江亭暖”的物理舒适外,更添“闲事到心中”的精神自在,标志着唐诗从盛唐的雄浑阔大向中唐的日常细腻转型。
以上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 其九 · 嘉陵夜有怀二首(其二)】的赏析。
辑评
1. 李肇《唐国史补》:“白乐天《嘉陵夜有怀》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不明不暗胧胧月’七字,真得暮夜神理,当时长安传唱遍于闾阎。”
2. 方回《瀛奎律髓》:“乐天此诗,看似浅易,实则精深。四个‘不’字连用,而出以自然,较贾岛‘两句三年得’更见化工之妙。”
3. 袁枚《随园诗话》:“白傅善写眼前光景,‘独卧空床好天气’何等现成!此种境界非矜才使气者所能到,盖其胸次豁达故也。”
4.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白居易将陶渊明的田园闲适转化为都市日常生活审美,此诗‘平明闲事到心中’句,开创了日本俳句‘日常禅’的先声。”
以上为【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 · 其九 · 嘉陵夜有怀二首(其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