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二五五年) 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
应侯日以不怿。
王临朝而叹,应侯请其故。
王曰:“今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
应侯惧,不知所出。
燕客蔡泽闻之,西入秦,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天下雄辩之士。
彼见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应侯怒,使人召之。
蔡泽见应侯,礼又倨。
应侯不快,因让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请闻其说。”
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
夫四时之序,成功者去。
君独不见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何足愿与?”
应侯谬曰:“何为不可?
!
此三子者,义之至也,忠之尽也。
君子有杀身以成名,死无所恨!”
蔡泽曰:“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次也;名僇辱而身全者,下也。
夫商君、吴起、大夫种,其为人臣尽忠致功,则可愿矣。
闳夭、周公,岂不亦忠且圣乎?
!
三子之可愿,孰与闳夭、周公哉?”
应侯曰:“善。”
蔡泽曰:“然则君之主惇厚旧故,不倍功臣,孰与孝公、楚王、越王?”
曰:“未知何如。”
蔡泽曰:“君之功能孰与三子?”
曰:“不若。”
蔡泽曰:“然则君身不退,患恐甚于三子矣。
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进退嬴缩,与时变化,圣人之道也。
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意欲至矣而无变计,窃为君危之。”
应侯遂延以为上客,因荐于王。
王召与语,大悦,拜为客卿。
应侯因谢病免。
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
楚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
荀卿者,赵人,名况,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
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荀卿曰:“不然。
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一民。
弓矢不调,则羿不能以中;六马不和,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
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
临武君曰:“不然。
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善用兵者感忽悠闇,莫知所从出。
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
荀卿曰:“不然。
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
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
仁人之兵,不可诈也。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露袒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
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
以桀诈尧,譬之以卵投石,以指桡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故仁人之兵,上下一心,三军同力。
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
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
且仁人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傅而一。
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耶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耶之利锋,当之者溃。
圜居而方止,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而退耳。
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
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
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人之情,虽桀、跖,岂有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
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
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
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敌之者削,反之者亡。
《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请问王者之兵,设何道,何行而可?”
荀卿曰:“凡君贤者其国治,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治者强,乱者弱,是强弱之本也。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上不足卬则下不可用也。
下可用则强,下不可用则弱,是强弱之常也。
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
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
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二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是其气力数年而衰,而复利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
秦人,其生民也狭隘,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厄,忸之以庆赏,之以刑罚,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
使以功赏相长,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之道。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当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兼是数国者,皆干赏蹈利之兵也,佣徒鬻卖之道也,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
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则作而兼殆之耳。
故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之也。
礼义教化,是齐之也。
故以诈遇诈,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譬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也。
故汤、武之诛桀、纣也,拱挹指麾,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诛桀、纣若诛独夫。
故《泰誓》曰:‘独夫纣,’此之谓也。
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治邻敌。
若夫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
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请问为将。”
荀卿曰:“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
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
故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行吾所明,无行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
无欲将而恶废,无怠胜而忘败,无威内而轻外,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夫是之谓五权。
将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
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三军既定,百官得序,群物皆正,则主不能喜,敌不能怒,夫是之谓至臣。
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
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幸。
敬谋无旷,敬事无旷,敬吏无旷,敬众无旷,敬敌无旷,夫是之谓五无旷。
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敬、无旷,夫是之谓天下之将,则通于神明矣。”
临武君曰:“善。
请问王者之军制。”
荀卿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顺命为上,有功次之。
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
不杀老弱,不猎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赦,奔命者不获。
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
百姓有捍其贼,则是亦贼也。
以故顺刃者生,傃刃者死,奔命者贡。
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商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敌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临武君曰:“善。”
陈嚣问荀卿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
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
荀卿曰:“非汝所知也。
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之也。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燕孝王薨,子喜立。
周民东亡。
秦人取其宝器,迁西周公于惮狐之聚。
楚人迁鲁于莒而取其地。
昭襄王五十三年(丁未,公元前二五四年) 摎伐魏,取吴城。
韩王入朝。
魏举国听令。
昭襄王五十四年(戊申,公元前二五三年) 王郊见上帝于雍。
楚迁于巨阳。
昭襄王五十五年(己酉,公元前二五二年) 卫怀君朝于魏,魏人执而杀之;更立其弟,是为元君。
元君,魏婿也。
昭襄王五十六年(庚戌,公元前二五一年) 秋,王薨,孝文王立。
尊唐八子为唐太后,以子楚为太子。
赵人奉子楚妻子归之。
韩王衰绖入吊祠。
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
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王召昌国君乐闲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
王曰:“吾以五而伐一。”
对曰:“不可。”
王怒。
群臣皆以为可,乃发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
将渠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攻之,不祥,师必无功。”
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
将渠引王之绶,王以足蹙之。
将渠泣曰:“臣非自为,为王也!”
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鄗,败卿秦、乐乘于代,追北五百馀里,遂围燕。
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
燕王以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
赵平原君卒。
秦孝文王 昭襄王元年(辛亥,公元前二五零年) 冬,十月,已亥,王即位;三日薨。
子楚立,是为庄襄王。
尊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夏姬为夏太后。
燕将攻齐聊城,拔之。
或谮之燕王,燕将保聊城,不敢归。
齐田单攻之,岁馀不下,鲁仲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为陈利害曰:“为公计者,不归燕则归齐。
今独守孤城,齐兵日益而燕救不至,将何为乎?”
燕将见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
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我自刃!”
遂自杀。
聊城乱,田单克聊城。
归,言鲁仲连于齐王,欲爵之。
仲连逃之海上,曰:“吾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魏安釐王问天下之高士于子顺,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鲁仲连乎!”
王曰:“鲁仲连强作之者,非体自然也。”
子顺曰:“人皆作之。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秦庄襄王 昭襄王元年(壬子,公元前二四九年) 吕不韦为相国。
东周君为诸侯谋伐秦,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迁东周君于阳人聚。
周既不祀。
周比亡,凡有七邑:河南、洛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以河南、洛阳十万户封相国不韦为文信侯。
蒙骜伐韩,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
楚灭鲁,迁鲁顷公于卞,为家人。
昭襄王二年(癸丑,公元前二四八年) 日有食之。
蒙骜伐赵,定太原,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楚春申君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于齐,其事急,请以为郡而封于江东。”
楚王许之。
春申君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宫室极盛。
昭襄王三年(甲寅,公元前二四七年) 王龁攻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
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
宾客莫敢谏。
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
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
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
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
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信陵君追至函谷关,抑之而还。
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秦使之守管。
信陵君攻之不下,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执节尉。”
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
使者自往请之。”
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
使者致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
夫父攻子守,人之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
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
敢再拜辞!”
使者以报信陵君。
信陵君大怒,遣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
今吾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
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
若君弗致,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
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手授太府之宪,宪之上篇曰:‘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
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
今缩高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
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此辞反必为国祸。
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乎!”
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
信陵君闻之,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信于君,请再拜辞罪!”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
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
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
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
韩王往吊,其子荣之,以告子顺。
子顺曰:“必辞之以礼。
‘邻国君吊,君为之主。’
今君不命子,则子无所受韩君也。”
其子辞之。
五月,丙午,王薨。
太子政立,生十三年矣,国事皆委于文信侯,号称仲父。
晋阳反。
秦始皇帝上 昭襄王元年(乙卯,公元前二四六年) 蒙骜击定之。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
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
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乃使卒为之。
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关中由是益富饶。
昭襄王二年(丙辰,公元前二四五年) 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
赵以廉颇为假相国,伐魏,取繁阳。
赵孝成王薨,子悼襄王立,使武襄君乐乘代廉颇。
廉颇怒,攻武襄君,武襄君走,廉颇出奔魏。
久之,魏不能信用。
赵师数困于秦,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廉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
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人阴使迎之。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
卒死于寿春。
昭襄王三年(丁巳,公元前二四四年) 大饥。
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赵王以李牧为将,伐燕,取武遂、方城。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
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匈奴皆以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之,李牧如故。
王怒,使他人代之。
岁馀,屡出战,不利,多失亡,边不得田畜。
王复请李牧,李牧杜门称病不出。
王强起之,李牧曰:“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边,如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十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之,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衤詹褴,破东胡,降林胡。
单于奔走,十馀岁不敢近赵边。
先是时,天下冠带之国七,而三国边于戎狄:秦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赵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
其后义渠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之,至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
昭王之时,宣太后诱义渠王,杀诸甘泉,遂发兵伐义渠,灭之;始于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其后燕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东胡却千馀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郡以距胡。
及战国之末而匈奴始大。
昭襄王四年(戊午,公元前二四三年) 春,蒙骜伐魏,取旸、有诡。
三月,军罢。
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
七月,蝗,疫。
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魏安釐王薨,子景湣王立。
昭襄王五年(己未,公元前二四二年) 蒙骜伐魏,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城;初置东郡。
初,剧辛在赵与庞爰善,已而仕燕。
燕王见赵数困于秦,廉颇去而庞爰为将,欲因其敝而攻之,问于剧辛,对曰:“庞爰易与耳。”
燕王使剧辛将而伐赵。
赵庞爰御之,杀剧辛,取燕师二万。
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
昭襄王六年(庚申,公元前二四一年) 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
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楚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人皆以楚为强,君用之而弱。
其于英不然。
先君时,秦善楚,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
秦逾黾厄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于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
今则不然。
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
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
楚于是去陈,徙寿春,命曰郢。
春申君就封于吴,行相事。
秦拔魏朝歌,及卫濮阳。
卫元君率其支属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
昭襄王七年(辛酉,公元前二四零年) 伐魏,取汲。
夏太后薨。
蒙骜卒。
昭襄王八年(壬戌,公元前二三九年) 魏与赵鄴。
韩桓惠王薨,子安立。
昭襄王九年(癸亥,公元前二三八年) 伐魏,取垣、浦。
夏,四月,寒,民有冻死者。
王宿雍。
己酉,王冠,带剑。
杨端和伐魏,取衍氏。
初,王即位,年少,太后时时与文信侯私通。
王益壮,文信侯恐事觉,祸及己,乃诈以舍人嫪毐为宦者,进于太后。
太后幸之,生二子,封毐为长信侯,以太原为毐国,政事皆决于毐;客求为毐舍人者甚众。
王左右有与毐争言者,告毐实非宦者,王下吏治毐。
毐惧,矫王御玺发兵,欲攻蕲年宫为乱。
王使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毐败走,获之。
秋,九月,夷毐三族;党与皆车裂灭宗;舍人罪轻者徙蜀,凡四千馀家。
迁太后于雍萯阳宫,杀其二子。
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断其四支,积之阙下!”
死者二十七人。
齐客茅焦上谒请谏。
王使谓之曰:“若不见夫积阙下者邪?”
对曰:“臣闻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二十七人,臣之来固欲满其数耳。
臣非畏死者也!”
使者走入白之。
茅焦邑子同食者,尽负其衣物而逃王。
王大怒曰:“是人也,故来犯吾,趣召镬烹之,是安得积阙下哉!”
王按剑怒而坐,口正沫出。
使者召之入,茅焦徐行至前,再拜谒起,称曰:“臣闻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
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
死生存亡,圣主所欲急闻也,陛下欲闻之乎?”
王曰:“何谓也?”
茅焦曰:“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邪?
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
令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为陛下危之!
臣言已矣!”
乃解衣伏质。
王下殿,手自接之曰:“先生起就衣,今愿受事!”
乃爵之上卿。
王自驾,虚左方,往迎太后,归于咸阳,复为母子如初。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甚众,进之,卒无子。
赵人李园持其妹欲进诸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无宠,乃求为春申君舍人。
已而谒归,故失期而还。
春申君问之,李园曰:“齐王使人求臣之妹,与其使者饮,故失期。”
春申君曰:“聘入乎?”
曰:“未也。”
春申君遂纳之。
既而有娠,李园使其妹说春申君曰:“楚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
今君相楚二十馀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彼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常保此宠乎!
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之兄弟,兄弟立,祸且及身矣。
今妾有娠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进妾于王,王必幸之。
妾赖天而有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
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祸哉!”
春申君大然之。
乃出李园妹,谨舍而言诸楚王。
王召入,幸之,遂生男,立为太子。
李园妹为王后,李园亦贵用事,而恐春申君泄其语,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国人颇有知之者。
楚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无望之福,亦有无望之祸。
今君处无望之世,事无望之主,安可以无无望之人乎!”
春申君曰:“何谓无望之福?”
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相国,其实王也。
王今病,旦暮薨,薨而君相幼主,因而当国,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此所谓无望之福也。”
“何谓无望之祸?”
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
王薨,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无望之祸也。”
“何谓无望之人?”
曰:“君置臣郎中,王薨,李园先入,臣为君杀之,此所谓无望之人也。”
春申君曰:“足下置之。
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
且何至此!”
朱英知言不用,惧而亡去。
后十七日,楚王薨,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
春申君入,死士侠刺之,投其首于棘门之外;于是使吏尽捕诛春申君之家。
太子立,是为幽王。
扬子《法言》曰:或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益乎?”
曰:“上失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
王以文信侯奉先王功大,不忍诛。
昭襄王十年(甲子,公元前二三七年) 冬,十月,文信侯免相,出就国。
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
于是大索,逐客。
客卿楚人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曰:“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使之事秦。
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杜私门。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夫色、乐、珠、玉不产于秦而王服御者众,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臣闻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之令。
李斯至骊邑而还。
王卒用李斯之谋,阴遣辩士赍金玉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然后使良将随其后,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昭襄王十一年(乙丑,公元前二三六年) 赵人伐燕,取狸阳。
兵未罢,将军王剪、桓齮、杨端和伐赵,攻鄴,取九城。
王剪攻阏与、轑阳,桓齮取鄴、安阳。
赵悼襄王薨,子幽缪王迁立。
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嫡子嘉而立之。
迁素以无行闻于国。
文信侯就国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之。
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
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其与家属徙处蜀!”
文信侯自知稍侵,恐诛。
昭襄王十二年(丙寅,公元前二三五年) 文信侯饮鸩死,窃葬。
其舍人临者,皆逐迁之。
且曰:“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
扬子《法言》曰:或问:“吕不韦其智矣乎?
以人易货。”
曰:“谁谓不韦智者欤?
以国易宗。
吕不韦之盗,穿窬之雄乎!
穿窬也者,吾见担石矣,未见雒阳也。”
自六月不雨,至于八月。
发四郡兵助魏伐楚。
昭襄王十三年(丁卯,公元前二三四年) 桓齮伐赵,败赵将扈輙于平阳,斩首十万,杀扈輙。
赵王以李牧为大将军,复战于宜安、肥下,秦师败绩,桓齮奔还。
赵封李牧为武安君。
昭襄王十四年(戊辰,公元前二三三年) 桓齮伐赵,取宜安、平阳、武城。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籓臣,使韩非来聘。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善刑名法术之学,见韩之削弱,数以书干韩王,王不能用。
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功实之上,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五十六篇,十馀万言。
王闻其贤,欲见之。
非为韩使于秦,因上书说王曰:“今秦地方数千里,师名百万,号令赏罚,天下不如。
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从之计。
大王诚听臣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戒为王谋不忠者也。”
王悦之,未任用。
李斯嫉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情也。
今王不用,又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
不如以法诛之。”
王以为然,下吏治非。
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
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王后悔,使赦之,非已死矣。
扬子《法言》曰: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何反也?”
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
曰:“何也?”
“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
或曰:“非忧说之不合,非邪?”
曰:“说不由道,忧也。
由道而不合,非忧也。”
臣光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
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昭襄王十五年(己巳,公元前二三二年) 王大兴师伐赵,一军抵鄴,一军抵太原,取狼孟、番吾;遇李牧而还。
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王善。
王即位,丹为质于秦,王不礼焉。
丹怒,亡归。
昭襄王十六年(庚午,公元前二三一年) 韩献南阳地。
九月,发卒受地于韩。
魏人献地。
代地震,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
昭襄王十七年(辛未,公元前二三零年) 内史胜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
华阳太后薨。
赵大饥。
卫元君薨,子角立。
昭襄王十八年(壬申,公元前二二九年) 王剪将上地兵下井陉,端和将河内兵共伐赵。
赵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人多与赵王嬖臣郭开金,使毁牧及尚,言其欲反。
赵王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之。
李牧不受命,赵人捕而杀之;废司马尚。
昭襄王十九年(癸酉,公元前二二八年) 王剪击赵军,大破之,杀赵葱,颜聚亡,遂克邯郸,虏赵王迁。
王如邯郸,故与母家有仇怨者皆杀之。
还,从太原、上郡归。
太后薨。
王剪屯中山以临燕。
赵公子嘉帅其宗族百人奔代,自立为代王,赵之亡,大夫稍稍归之,与燕合兵,军上谷。
楚幽王薨,国人立其弟郝。
三月,郝庶兄负刍杀之,自立。
魏景湣王薨,子假立。
燕太子丹怨王,欲报之,以问其傅鞠武。
鞠武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匈奴以图秦。
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令人心惽然,恐不能须也。”
顷之,将军樊于期得罪,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鞠武谏曰:“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
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
太子曰:“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更虑之!”
鞠武曰:“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乃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太子不听。
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卑辞厚礼而请见之。
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
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
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当秦!
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唯荆卿留意焉!”
荆轲许之。
于是舍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
及王剪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
荆轲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有以报。”
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
荆轲乃私见樊于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于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
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
樊于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遂自刎。
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
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翻译
以上为资治通鑑 · 卷六 · 秦纪一的翻译。
拼音版
zī zhì tōng jiàn juǎn liù qín jì yī。
资治通鉴 · 卷六 · 秦纪一。
sī mǎ guāng。
司马光。
qǐ róu zhào dūn zāng,
起柔兆敦牂,
jǐn zhāo yáng zuò è,
尽昭阳作噩,
fán èr shí bā nián。
凡二十八年。
zhāo xiāng wáng wǔ shí èr nián bǐng wǔ,
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
gōng yuán qián èr wǔ wǔ nián hé dōng shǒu wáng jī zuò yǔ zhū hóu tōng,
公元前二五五年) 河东守王稽坐与诸侯通,
qì shì。
弃市。
yīng hóu rì yǐ bù yì。
应侯日以不怿。
wáng lín cháo ér tàn,
王临朝而叹,
yīng hóu qǐng qí gù。
应侯请其故。
wáng yuē jīn wǔ ān jūn sǐ,
王曰:“今武安君死,
ér zhèng ān píng wáng jī děng jiē pàn,
而郑安平、王稽等皆畔,
nèi wú liáng jiàng ér wài duō dí guó,
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
wú shì yǐ yōu。
吾是以忧。
yīng hóu jù,
”应侯惧,
bù zhī suǒ chū。
不知所出。
yàn kè cài zé wén zhī,
燕客蔡泽闻之,
xī rù qín,
西入秦,
xiān shǐ rén xuān yán yú yīng hóu yuē cài zé,
先使人宣言于应侯曰:“蔡泽,
tiān xià xióng biàn zhī shì。
天下雄辩之士。
bǐ jiàn wáng,
彼见王,
bì kùn jūn ér duó jūn zhī wèi。
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yīng hóu nù,
”应侯怒,
shǐ rén zhào zhī。
使人召之。
cài zé jiàn yīng hóu,
蔡泽见应侯,
lǐ yòu jù。
礼又倨。
yīng hóu bù kuài,
应侯不快,
yīn ràng zhī yuē zi xuān yán yù dài wǒ xiāng,
因让之曰:“子宣言欲代我相,
qǐng wén qí shuō。
请闻其说。
cài zé yuē xū,
”蔡泽曰:“吁,
jūn hé jiàn zhī wǎn yě fū sì shí zhī xù,
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
chéng gōng zhě qù。
成功者去。
jūn dú bú jiàn fū qín zhī shāng jūn chǔ zhī wú qǐ yuè zhī dài fū zhǒng,
君独不见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
hé zú yuàn yǔ yīng hóu miù yuē hé wéi bù kě cǐ sān zi zhě,
何足愿与?”应侯谬曰:“何为不可?!此三子者,
yì zhī zhì yě,
义之至也,
zhōng zhī jǐn yě。
忠之尽也。
jūn zǐ yǒu shā shēn yǐ chéng míng,
君子有杀身以成名,
sǐ wú suǒ hèn cài zé yuē fū rén lì gōng qǐ bù qī yú chéng quán xié shēn míng jù quán zhě,
死无所恨!”蔡泽曰:“夫人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名俱全者,
shàng yě míng kě fǎ ér shēn sǐ zhě,
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
cì yě míng lù rǔ ér shēn quán zhě,
次也;名僇辱而身全者,
xià yě。
下也。
fū shāng jūn wú qǐ dài fū zhǒng,
夫商君、吴起、大夫种,
qí wéi rén chén jìn zhōng zhì gōng,
其为人臣尽忠致功,
zé kě yuàn yǐ。
则可愿矣。
hóng yāo zhōu gōng,
闳夭、周公,
qǐ bù yì zhōng qiě shèng hū sān zi zhī kě yuàn,
岂不亦忠且圣乎?!三子之可愿,
shú yǔ hóng yāo zhōu gōng zāi yīng hóu yuē shàn。
孰与闳夭、周公哉?”应侯曰:“善。
cài zé yuē rán zé jūn zhī zhǔ dūn hòu jiù gù,
”蔡泽曰:“然则君之主惇厚旧故,
bù bèi gōng chén,
不倍功臣,
shú yǔ xiào gōng chǔ wáng yuè wáng yuē wèi zhī hé rú。
孰与孝公、楚王、越王?”曰:“未知何如。
cài zé yuē jūn zhī gōng néng shú yǔ sān zǐ yuē bù ruò。
”蔡泽曰:“君之功能孰与三子?”曰:“不若。
cài zé yuē rán zé jūn shēn bù tuì,
”蔡泽曰:“然则君身不退,
huàn kǒng shèn yú sān zi yǐ。
患恐甚于三子矣。
yǔ yuē rì zhōng zé yí,
语曰:‘日中则移,
yuè mǎn zé kuī。
月满则亏。
jìn tuì yíng suō,
’进退嬴缩,
yǔ shí biàn huà,
与时变化,
shèng rén zhī dào yě。
圣人之道也。
jīn jūn zhī yuàn yǐ chóu ér dé yǐ bào,
今君之怨已雠而德已报,
yì yù zhì yǐ ér wú biàn jì,
意欲至矣而无变计,
qiè wèi jūn wēi zhī。
窃为君危之。
yīng hóu suì yán yǐ wéi shàng kè,
”应侯遂延以为上客,
yīn jiàn yú wáng。
因荐于王。
wáng zhào yǔ yǔ,
王召与语,
dà yuè,
大悦,
bài wèi kè qīng。
拜为客卿。
yīng hóu yīn xiè bìng miǎn。
应侯因谢病免。
wáng xīn yuè cài zé jì huà,
王新悦蔡泽计画,
suì yǐ wéi xiàng guó,
遂以为相国,
zé wèi xiāng shù yuè,
泽为相数月,
miǎn。
免。
chǔ chūn shēn jūn yǐ xún qīng wèi lán líng lìng。
楚春申君以荀卿为兰陵令。
xún qīng zhě,
荀卿者,
zhào rén,
赵人,
míng kuàng,
名况,
cháng yǔ lín wǔ jūn lùn bīng yú zhào xiào chéng wáng zhī qián。
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之前。
wáng yuē qǐng wèn bīng yào。
王曰:“请问兵要。
lín wǔ jūn duì yuē shàng dé tiān shí,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
xià de dì lì,
下得地利,
guān dí zhī biàn dòng,
观敌之变动,
hòu zhī fā,
后之发,
xiān zhī zhì,
先之至,
cǐ yòng bīng zhī yào shù yě。
此用兵之要术也。
xún qīng yuē bù rán。
”荀卿曰:“不然。
chén suǒ wén gǔ zhī dào,
臣所闻古之道,
fán yòng bīng gōng zhàn zhī běn,
凡用兵攻战之本,
zài hu yī mín。
在乎一民。
gōng shǐ bù tiáo,
弓矢不调,
zé yì bù néng yǐ zhōng liù mǎ bù hé,
则羿不能以中;六马不和,
zé zào fù bù néng yǐ zhì yuǎn shì mín bù qīn fù,
则造父不能以致远;士民不亲附,
zé tāng wǔ bù néng yǐ bì shèng yě。
则汤、武不能以必胜也。
gù shàn fù mín zhě,
故善附民者,
shì nǎi shàn yòng bīng zhě yě。
是乃善用兵者也。
gù bīng yào zài hu fù mín ér yǐ。
故兵要在乎附民而已。
lín wǔ jūn yuē bù rán。
”临武君曰:“不然。
bīng zhī suǒ guì zhě shì lì yě,
兵之所贵者势利也,
suǒ xíng zhě biàn zhà yě。
所行者变诈也。
shàn yòng bīng zhě gǎn hū yōu àn,
善用兵者感忽悠闇,
mò zhī suǒ cóng chū。
莫知所从出。
sūn wú yòng zhī,
孙吴用之,
wú dí yú tiān xià,
无敌于天下,
qǐ bì dài fù mín zāi xún qīng yuē bù rán。
岂必待附民哉!”荀卿曰:“不然。
chén zhī suǒ dào,
臣之所道,
rén rén zhī bīng,
仁人之兵,
wáng zhě zhī zhì yě。
王者之志也。
jūn zhī suǒ guì,
君之所贵,
quán móu shì lì yě。
权谋势利也。
rén rén zhī bīng,
仁人之兵,
bù kě zhà yě。
不可诈也。
bǐ kě zhà zhě,
彼可诈者,
dài màn zhě yě,
怠慢者也,
lù tǎn zhě yě,
露袒者也,
jūn chén shàng xià zhī jiān huá rán yǒu lí dé zhě yě。
君臣上下之间滑然有离德者也。
gù yǐ jié zhà jié,
故以桀诈桀,
yóu qiǎo zhuō yǒu xìng yān。
犹巧拙有幸焉。
yǐ jié zhà yáo,
以桀诈尧,
pì zhī yǐ luǎn tóu shí,
譬之以卵投石,
yǐ zhǐ ráo fèi,
以指桡沸,
ruò fù shuǐ huǒ,
若赴水火,
rù yān jiāo méi ěr。
入焉焦没耳。
gù rén rén zhī bīng,
故仁人之兵,
shàng xià yī xīn,
上下一心,
sān jūn tóng lì。
三军同力。
chén zhī yú jūn yě,
臣之于君也,
xià zhī yú shàng yě,
下之于上也,
ruò zi zhī shì fù,
若子之事父,
dì zhī shì xiōng,
弟之事兄,
ruò shǒu bì zhī gǎn tóu mù ér fù xiōng fù yě。
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
zhà ér xí zhī,
诈而袭之,
yǔ xiān jīng ér hòu jī zhī,
与先惊而后击之,
yī yě。
一也。
qiě rén rén yòng shí lǐ zhī guó zé jiāng yǒu bǎi lǐ zhī tīng,
且仁人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
yòng bǎi lǐ zhī guó zé jiāng yǒu qiān lǐ zhī tīng,
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
yòng qiān lǐ zhī guó zé jiāng yǒu sì hǎi zhī tīng,
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
bì jiāng cōng míng jǐng jiè,
必将聪明警戒,
hé fù ér yī。
和傅而一。
gù rén rén zhī bīng,
故仁人之兵,
jù zé chéng zú,
聚则成卒,
sàn zé chéng liè,
散则成列,
yán zé ruò mò yé zhī zhǎng rèn,
延则若莫耶之长刃,
yīng zhī zhě duàn duì zé ruò mò yé zhī lì fēng,
婴之者断;兑则若莫耶之利锋,
dāng zhī zhě kuì。
当之者溃。
huán jū ér fāng zhǐ,
圜居而方止,
zé ruò pán shí rán,
则若盘石然,
chù zhī zhě jiǎo cuī ér tuì ěr。
触之者角摧而退耳。
qiě fú bào guó zhī jūn,
且夫暴国之君,
jiāng shuí yǔ zhì zāi bǐ qí suǒ yǔ zhì zhě,
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
bì qí mín yě。
必其民也。
qí mín zhī qīn wǒ huān ruò fù mǔ,
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
qí hǎo wǒ fēn ruò jiāo lán bǐ fǎn gù qí shàng zé ruò zhuó qíng,
其好我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
ruò chóu chóu rén zhī qíng,
若仇雠;人之情,
suī jié zhí,
虽桀、跖,
qǐ yǒu kěn wèi qí suǒ è,
岂有肯为其所恶,
zéi qí suǒ hǎo zhě zāi shì yóu shǐ rén zhī zǐ sūn zì zéi qí fù mǔ yě。
贼其所好者哉!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
bǐ bì jiāng lái gào zhī,
彼必将来告之,
fū yòu hé kě zhà yě gù rén rén yòng guó rì míng,
夫又何可诈也!故仁人用国日明,
zhū hóu xiān shùn zhě ān,
诸侯先顺者安,
hòu shùn zhě wēi,
后顺者危,
dí zhī zhě xuē,
敌之者削,
fǎn zhī zhě wáng。
反之者亡。
shī yuē wǔ wáng zài fā,
《诗》曰:‘武王载发,
yǒu qián bǐng yuè,
有虔秉钺,
rú huǒ liè liè,
如火烈烈,
zé mò wǒ gǎn è,
则莫我敢遏,
cǐ zhī wèi yě。
’此之谓也。
xiào chéng wáng lín wǔ jūn yuē shàn。
”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qǐng wèn wáng zhě zhī bīng,
请问王者之兵,
shè hé dào,
设何道,
hé xíng ér kě xún qīng yuē fán jūn xián zhě qí guó zhì,
何行而可?”荀卿曰:“凡君贤者其国治,
jūn bù néng zhě qí guó luàn lóng lǐ guì yì zhě qí guó zhì,
君不能者其国乱;隆礼贵义者其国治,
jiǎn lǐ jiàn yì zhě qí guó luàn。
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zhì zhě qiáng,
治者强,
luàn zhě ruò,
乱者弱,
shì qiáng ruò zhī běn yě。
是强弱之本也。
shàng zú áng zé xià kě yòng yě,
上足卬则下可用也,
shàng bù zú áng zé xià bù kě yòng yě。
上不足卬则下不可用也。
xià kě yòng zé qiáng,
下可用则强,
xià bù kě yòng zé ruò,
下不可用则弱,
shì qiáng ruò zhī cháng yě。
是强弱之常也。
hǎo shì zhě qiáng,
好士者强,
bù hǎo shì zhě ruò ài mín zhě qiáng,
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
bù ài mín zhě ruò zhèng lìng xìn zhě qiáng,
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
zhèng lìng bù xìn zhě ruò zhòng yòng bīng zhě qiáng,
政令不信者弱;重用兵者强,
qīng yòng bīng zhě ruò quán chū yī zhě qiáng,
轻用兵者弱;权出一者强,
quán chū èr zhě ruò shì qiáng ruò zhī cháng yě。
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qí rén lóng jì jī,
齐人隆技击,
qí jì yě,
其技也,
dé yī shǒu zhě zé cì shú zī jīn,
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
wú běn shǎng yǐ。
无本赏矣。
shì shì xiǎo dí cuì,
是事小敌毳,
zé tōu kě yòng yě shì dà dí jiān,
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
zé huàn yān lí ěr。
则涣焉离耳。
ruò fēi niǎo rán,
若飞鸟然,
qīng cè fǎn fù wú rì,
倾侧反覆无日,
shì wáng guó zhī bīng yě,
是亡国之兵也,
bīng mò ruò shì yǐ,
兵莫弱是矣,
shì qí qù lìn shì yōng ér zhàn zhī jǐ yǐ。
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wèi shì zhī wǔ zú,
魏氏之武卒,
yǐ dù qǔ zhī yī sān shǔ zhī jiǎ,
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
cāo shí èr shí zhī nǔ,
操十二石之弩,
fù shǐ wǔ shí gè,
负矢五十个,
zhì gē qí shàng,
置戈其上,
guān zhòu dài jiàn,
冠胄带剑,
yíng èr rì zhī liáng,
赢二日之粮,
rì zhōng ér qū bǎi lǐ zhōng shì zé fù qí hù,
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
lì qí tián zhái。
利其田宅。
shì qí qì lì shù nián ér shuāi,
是其气力数年而衰,
ér fù lì wèi kě duó yě,
而复利未可夺也,
gǎi zào zé bù yì zhōu yě,
改造则不易周也,
shì gù dì suī dà,
是故地虽大,
qí shuì bì guǎ,
其税必寡,
shì wēi guó zhī bīng yě。
是危国之兵也。
qín rén,
秦人,
qí shēng mín yě xiá ài,
其生民也狭隘,
qí shǐ mín yě kù liè,
其使民也酷烈,
jié zhī yǐ shì,
劫之以势,
yǐn zhī yǐ è,
隐之以厄,
niǔ zhī yǐ qìng shǎng,
忸之以庆赏,
zhī yǐ xíng fá,
之以刑罚,
shǐ mín suǒ yǐ yào lì yú shàng zhě,
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
fēi dòu wú yóu yě。
非斗无由也。
shǐ yǐ gōng shǎng xiāng cháng,
使以功赏相长,
wǔ jiǎ shǒu ér lì wǔ jiā,
五甲首而隶五家,
shì zuì wéi zhòng qiáng cháng jiǔ zhī dào。
是最为众强长久之道。
gù sì shì yǒu shèng,
故四世有胜,
fēi xìng yě,
非幸也,
shù yě。
数也。
gù qí zhī jì jī bù kě yǐ yù wèi zhī wǔ zú,
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
wèi zhī wǔ zú bù kě yǐ yù qín zhī ruì shì,
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qín zhī ruì shì bù kě yǐ dāng huán wén zhī jié zhì,
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
huán wén zhī jié zhì bù kě yǐ dāng tāng wǔ zhī rén yì,
桓、文之节制不可以当汤、武之仁义,
yǒu yù zhī zhě,
有遇之者,
ruò yǐ jiāo áo tóu shí yān。
若以焦熬投石焉。
jiān shì shù guó zhě,
兼是数国者,
jiē gàn shǎng dǎo lì zhī bīng yě,
皆干赏蹈利之兵也,
yōng tú yù mài zhī dào yě,
佣徒鬻卖之道也,
wèi yǒu guì shàng ān zhì qí jié zhī lǐ yě。
未有贵上安制綦节之理也。
zhū hóu yǒu néng wēi miào zhī yǐ jié,
诸侯有能微妙之以节,
zé zuò ér jiān dài zhī ěr。
则作而兼殆之耳。
gù zhāo yán mù xuǎn,
故招延募选,
lóng shì zhà,
隆势诈,
shàng gōng lì,
尚功利,
shì jiàn zhī yě。
是渐之也。
lǐ yì jiào huà,
礼义教化,
shì qí zhī yě。
是齐之也。
gù yǐ zhà yù zhà,
故以诈遇诈,
yóu yǒu qiǎo zhuō yān yǐ zhà yù qí,
犹有巧拙焉;以诈遇齐,
pì zhī yóu yǐ zhuī dāo duò tài shān yě。
譬之犹以锥刀堕太山也。
gù tāng wǔ zhī zhū jié zhòu yě,
故汤、武之诛桀、纣也,
gǒng yì zhǐ huī,
拱挹指麾,
ér qiáng bào zhī guó mò bù qū shǐ,
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
zhū jié zhòu ruò zhū dú fū。
诛桀、纣若诛独夫。
gù tài shì yuē dú fū zhòu,
故《泰誓》曰:‘独夫纣,
cǐ zhī wèi yě。
’此之谓也。
gù bīng dà qí zé zhì tiān xià,
故兵大齐则制天下,
xiǎo qí zé zhì lín dí。
小齐则治邻敌。
ruò fú zhāo yán mù xuǎn,
若夫招延募选,
lóng shì zhà,
隆势诈,
shàng gōng lì zhī bīng,
尚功利之兵,
zé shèng bù shèng wú cháng,
则胜不胜无常,
dài xī dài zhāng,
代翕代张,
dài cún dài wáng,
代存代亡,
xiāng wèi cí xióng ěr。
相为雌雄耳。
fū shì zhī wèi dào bīng,
夫是之谓盗兵,
jūn zǐ bù yóu yě。
君子不由也。
xiào chéng wáng lín wǔ jūn yuē shàn。
” 孝成王、临武君曰:“善。
qǐng wèn wèi jiāng。
请问为将。
xún qīng yuē zhī mò dà hū qì yí,
”荀卿曰:“知莫大乎弃疑,
xíng mò dà hū wú guò,
行莫大乎无过,
shì mò dà hū wú huǐ。
事莫大乎无悔。
shì zhì wú huǐ ér zhǐ yǐ,
事至无悔而止矣,
bù kě bì yě。
不可必也。
gù zhì hào zhèng lìng,
故制号政令,
yù yán yǐ wēi qìng shǎng xíng fá,
欲严以威;庆赏刑罚,
yù bì yǐ xìn chù shě shōu cáng,
欲必以信;处舍收藏,
yù zhōu yǐ gù xǐ jǔ jìn tuì,
欲周以固;徙举进退,
yù ān yǐ zhòng,
欲安以重,
yù jí yǐ sù kuī dí guān biàn,
欲疾以速;窥敌观变,
yù qián yǐ shēn,
欲潜以深,
yù wǔ yǐ cān yù dí jué zhàn,
欲伍以参;遇敌决战,
bì xíng wú suǒ míng,
必行吾所明,
wú xíng wú suǒ yí fū shì zhī wèi liù shù。
无行吾所疑;夫是之谓六术。
wú yù jiāng ér è fèi,
无欲将而恶废,
wú dài shèng ér wàng bài,
无怠胜而忘败,
wú wēi nèi ér qīng wài,
无威内而轻外,
wú jiàn qí lì ér bù gù qí hài,
无见其利而不顾其害,
fán lǜ shì yù shú ér yòng cái yù tài,
凡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
fū shì zhī wèi wǔ quán。
夫是之谓五权。
jiāng suǒ yǐ bù shòu mìng yú zhǔ yǒu sān,
将所以不受命于主有三,
kě shā ér bù kě shǐ chù bù wán,
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
kě shā ér bù kě shǐ jī bù shèng,
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
kě shā ér bù kě shǐ qī bǎi xìng,
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
fū shì zhī wèi sān zhì。
夫是之谓三至。
fán shòu mìng yú zhǔ ér xíng sān jūn,
凡受命于主而行三军,
sān jūn jì dìng,
三军既定,
bǎi guān dé xù,
百官得序,
qún wù jiē zhèng,
群物皆正,
zé zhǔ bù néng xǐ,
则主不能喜,
dí bù néng nù,
敌不能怒,
fū shì zhī wèi zhì chén。
夫是之谓至臣。
lǜ bì xiān shì ér shēn zhī yǐ jìng,
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
shèn zhōng rú shǐ,
慎终如始,
shǐ zhōng rú yī,
始终如一,
fū shì zhī wèi dà jí。
夫是之谓大吉。
fán bǎi shì zhī chéng yě bì zài jìng zhī,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
qí bài yě bì zài màn zhī。
其败也必在慢之。
gù jìng shèng dài zé jí,
故敬胜怠则吉,
dài shèng jìng zé miè jì shèng yù zé cóng,
怠胜敬则灭;计胜欲则从,
yù shèng jì zé xiōng。
欲胜计则凶。
zhàn rú shǒu,
战如守,
xíng rú zhàn,
行如战,
yǒu gōng rú xìng。
有功如幸。
jìng móu wú kuàng,
敬谋无旷,
jìng shì wú kuàng,
敬事无旷,
jìng lì wú kuàng,
敬吏无旷,
jìng zhòng wú kuàng,
敬众无旷,
jìng dí wú kuàng,
敬敌无旷,
fū shì zhī wèi wǔ wú kuàng。
夫是之谓五无旷。
shèn xíng cǐ liù shù wǔ quán sān zhì,
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
ér chù zhī yǐ gōng jìng wú kuàng,
而处之以恭敬、无旷,
fū shì zhī wèi tiān xià zhī jiāng,
夫是之谓天下之将,
zé tōng yú shén míng yǐ。
则通于神明矣。
lín wǔ jūn yuē shàn。
” 临武君曰:“善。
qǐng wèn wáng zhě zhī jūn zhì。
请问王者之军制。
xún qīng yuē jiāng sǐ gǔ,
”荀卿曰:“将死鼓,
yù sǐ pèi,
御死辔,
bǎi lì sǐ zhí,
百吏死职,
shì dài fū sǐ háng liè。
士大夫死行列。
wén gǔ shēng ér jìn,
闻鼓声而进,
wén jīn shēng ér tuì。
闻金声而退。
shùn mìng wèi shàng,
顺命为上,
yǒu gōng cì zhī。
有功次之。
lìng bù jìn ér jìn,
令不进而进,
yóu lìng bù tuì ér tuì yě,
犹令不退而退也,
qí zuì wéi jūn。
其罪惟均。
bù shā lǎo ruò,
不杀老弱,
bù liè hé jià,
不猎禾稼,
fú zhě bù qín,
服者不禽,
gé zhě bù shè,
格者不赦,
bèn mìng zhě bù huò。
奔命者不获。
fán zhū,
凡诛,
fēi zhū qí bǎi xìng yě,
非诛其百姓也,
zhū qí luàn bǎi xìng zhě yě。
诛其乱百姓者也。
bǎi xìng yǒu hàn qí zéi,
百姓有捍其贼,
zé shì yì zéi yě。
则是亦贼也。
yǐ gù shùn rèn zhě shēng,
以故顺刃者生,
sù rèn zhě sǐ,
傃刃者死,
bèn mìng zhě gòng。
奔命者贡。
wēi zǐ kāi fēng yú sòng,
微子开封于宋,
cáo chù lóng duàn yú jūn,
曹触龙断于军,
shāng zhī fú mín,
商之服民,
suǒ yǐ yǎng shēng zhī zhě wú yì zhōu rén,
所以养生之者无异周人,
gù jìn zhě gē ōu ér lè zhī,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
yuǎn zhě jié jué ér qū zhī,
远者竭蹶而趋之,
wú yōu xián pì lòu zhī guó,
无幽闲辟陋之国,
mò bù qū shǐ ér ān lè zhī,
莫不趋使而安乐之,
sì hǎi zhī nèi ruò yī jiā,
四海之内若一家,
tōng dá zhī shǔ mò bù cóng fú,
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fū shì zhī wèi rén shī。
夫是之谓人师。
shī yuē zì xī zì dōng,
《诗》曰:‘自西自东,
zì nán zì běi,
自南自北,
wú sī bù fú。
无思不服。
cǐ zhī wèi yě。
’此之谓也。
wáng zhě yǒu zhū ér wú zhàn,
王者有诛而无战,
chéng shǒu bù gōng,
城守不攻,
bīng gé bù jī,
兵格不击,
dí shàng xià xiāng xǐ zé qìng zhī,
敌上下相喜则庆之,
bù tú chéng,
不屠城,
bù qián jūn,
不潜军,
bù liú zhòng,
不留众,
shī bù yuè shí,
师不越时,
gù luàn zhě lè qí zhèng,
故乱者乐其政,
bù ān qí shàng,
不安其上,
yù qí zhì yě。
欲其至也。
lín wǔ jūn yuē shàn。
”临武君曰:“善。
chén xiāo wèn xún qīng yuē xiān shēng yì bīng,
” 陈嚣问荀卿曰:“先生议兵,
cháng yǐ rén yì wèi běn。
常以仁义为本。
rén zhě ài rén,
仁者爱人,
yì zhě xún lǐ,
义者循理,
rán zé yòu hé yǐ bīng wèi fán suǒ wéi yǒu bīng zhě,
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
wèi zhēng duó yě。
为争夺也。
xún qīng yuē fēi rǔ suǒ zhī yě。
”荀卿曰:“非汝所知也。
bǐ rén zhě ài rén,
彼仁者爱人,
ài rén,
爱人,
gù è rén zhī hài zhī yě yì zhě xún lǐ,
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
xún lǐ,
循理,
gù è rén zhī luàn zhī yě。
故恶人之乱之也。
bǐ bīng zhě,
彼兵者,
suǒ yǐ jìn bào chú hài yě,
所以禁暴除害也,
fēi zhēng duó yě。
非争夺也。
yàn xiào wáng hōng,
” 燕孝王薨,
zi xǐ lì。
子喜立。
zhōu mín dōng wáng。
周民东亡。
qín rén qǔ qí bǎo qì,
秦人取其宝器,
qiān xī zhōu gōng yú dàn hú zhī jù。
迁西周公于惮狐之聚。
chǔ rén qiān lǔ yú jǔ ér qǔ qí dì。
楚人迁鲁于莒而取其地。
zhāo xiāng wáng wǔ shí sān nián dīng wèi,
昭襄王五十三年(丁未,
gōng yuán qián èr wǔ sì nián jiū fá wèi,
公元前二五四年) 摎伐魏,
qǔ wú chéng。
取吴城。
hán wáng rù cháo。
韩王入朝。
wèi jǔ guó tīng lìng。
魏举国听令。
zhāo xiāng wáng wǔ shí sì nián wù shēn,
昭襄王五十四年(戊申,
gōng yuán qián èr wǔ sān nián wáng jiāo jiàn shàng dì yú yōng。
公元前二五三年) 王郊见上帝于雍。
chǔ qiān yú jù yáng。
楚迁于巨阳。
zhāo xiāng wáng wǔ shí wǔ nián jǐ yǒu,
昭襄王五十五年(己酉,
gōng yuán qián èr wǔ èr nián wèi huái jūn cháo yú wèi,
公元前二五二年) 卫怀君朝于魏,
wèi rén zhí ér shā zhī gèng lì qí dì,
魏人执而杀之;更立其弟,
shì wèi yuán jūn。
是为元君。
yuán jūn,
元君,
wèi xù yě。
魏婿也。
zhāo xiāng wáng wǔ shí liù nián gēng xū,
昭襄王五十六年(庚戌,
gōng yuán qián èr wǔ yī nián qiū,
公元前二五一年) 秋,
wáng hōng,
王薨,
xiào wén wáng lì。
孝文王立。
zūn táng bā zǐ wèi táng tài hòu,
尊唐八子为唐太后,
yǐ zi chǔ wèi tài zǐ。
以子楚为太子。
zhào rén fèng zi chǔ qī zǐ guī zhī。
赵人奉子楚妻子归之。
hán wáng shuāi dié rù diào cí。
韩王衰绖入吊祠。
yàn wáng xǐ shǐ lì fù yuē huān yú zhào,
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
yǐ wǔ bǎi jīn wèi zhào wáng jiǔ。
以五百金为赵王酒。
fǎn ér yán yú yàn wáng yuē zhào zhuàng zhě jiē sǐ cháng píng,
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
qí gū wèi zhuàng,
其孤未壮,
kě fá yě。
可伐也。
wáng zhào chāng guó jūn lè xián wèn zhī,
”王召昌国君乐闲问之,
duì yuē zhào sì zhàn zhī guó,
对曰:“赵四战之国,
qí mín xí bīng,
其民习兵,
bù kě。
不可。
wáng yuē wú yǐ wǔ ér fá yī。
”王曰:“吾以五而伐一。
duì yuē bù kě。
”对曰:“不可。
wáng nù。
”王怒。
qún chén jiē yǐ wéi kě,
群臣皆以为可,
nǎi fā èr qiān shèng,
乃发二千乘,
lì fù jiāng ér gōng hào,
栗腹将而攻鄗,
qīng qín gōng dài。
卿秦攻代。
jiāng qú yuē yú rén tōng guān yuē jiāo,
将渠曰:“与人通关约交,
yǐ wǔ bǎi jīn yǐn rén zhī wáng,
以五百金饮人之王,
shǐ zhě bào ér gōng zhī,
使者报而攻之,
bù xiáng,
不祥,
shī bì wú gōng。
师必无功。
wáng bù tīng,
”王不听,
zì jiāng piān jūn suí zhī。
自将偏军随之。
jiāng qú yǐn wáng zhī shòu,
将渠引王之绶,
wáng yǐ zú cù zhī。
王以足蹙之。
jiāng qú qì yuē chén fēi zì wèi,
将渠泣曰:“臣非自为,
wèi wáng yě yàn shī zhì sòng zǐ,
为王也!”燕师至宋子,
zhào lián pō wéi jiāng,
赵廉颇为将,
nì jī zhī,
逆击之,
bài lì fù yú hào,
败栗腹于鄗,
bài qīng qín lè chéng yú dài,
败卿秦、乐乘于代,
zhuī běi wǔ bǎi yú lǐ,
追北五百馀里,
suì wéi yàn。
遂围燕。
yàn rén qǐng hé,
燕人请和,
zhào rén yuē bì lìng jiāng qú chǔ hé。
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
yàn wáng yǐ jiāng qú wèi xiāng ér chǔ hé,
”燕王以将渠为相而处和,
zhào shī nǎi jiě qù。
赵师乃解去。
zhào píng yuán jūn zú。
赵平原君卒。
qín xiào wén wáng zhāo xiāng wáng yuán nián xīn hài,
秦孝文王 昭襄王元年(辛亥,
gōng yuán qián èr wǔ líng nián dōng,
公元前二五零年) 冬,
shí yuè,
十月,
yǐ hài,
已亥,
wáng jí wèi sān rì hōng。
王即位;三日薨。
zi chǔ lì,
子楚立,
shì wèi zhuāng xiāng wáng。
是为庄襄王。
zūn huá yáng fū rén wéi huá yáng tài hòu,
尊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
xià jī wèi xià tài hòu。
夏姬为夏太后。
yàn jiāng gōng qí liáo chéng,
燕将攻齐聊城,
bá zhī。
拔之。
huò zèn zhī yàn wáng,
或谮之燕王,
yàn jiāng bǎo liáo chéng,
燕将保聊城,
bù gǎn guī。
不敢归。
qí tián dān gōng zhī,
齐田单攻之,
suì yú bù xià,
岁馀不下,
lǔ zhòng lián nǎi wèi shū,
鲁仲连乃为书,
yuē zhī shǐ yǐ shè chéng zhōng,
约之矢以射城中,
yí yàn jiāng,
遗燕将,
wèi chén lì hài yuē wèi gōng jì zhě,
为陈利害曰:“为公计者,
bù guī yàn zé guī qí。
不归燕则归齐。
jīn dú shǒu gū chéng,
今独守孤城,
qí bīng rì yì ér yàn jiù bù zhì,
齐兵日益而燕救不至,
jiāng hé wéi hū yàn jiāng jiàn shū,
将何为乎?”燕将见书,
qì sān rì,
泣三日,
yóu yù bù néng zì jué,
犹豫不能自决,
yù guī yàn,
欲归燕,
yǐ yǒu xì yù jiàng qí,
已有隙;欲降齐,
suǒ shā lǔ yú qí shén zhòng,
所杀虏于齐甚众,
kǒng yǐ jiàng ér hòu jiàn rǔ。
恐已降而后见辱。
kuì rán tàn yuē yú rén rèn wǒ,
喟然叹曰:“与人刃我,
níng wǒ zì rèn suì zì shā。
宁我自刃!”遂自杀。
liáo chéng luàn,
聊城乱,
tián dān kè liáo chéng。
田单克聊城。
guī,
归,
yán lǔ zhòng lián yú qí wáng,
言鲁仲连于齐王,
yù jué zhī。
欲爵之。
zhòng lián táo zhī hǎi shàng,
仲连逃之海上,
yuē wú fù guì ér qū yú rén,
曰:“吾富贵而诎于人,
níng pín jiàn ér qīng shì sì zhì yān wèi ān lí wáng wèn tiān xià zhī gāo shì yú zi shùn,
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魏安釐王问天下之高士于子顺,
zi shùn yuē shì wú qí rén yě yì kě yǐ wéi cì,
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
qí lǔ zhòng lián hū wáng yuē lǔ zhòng lián qiáng zuò zhī zhě,
其鲁仲连乎!”王曰:“鲁仲连强作之者,
fēi tǐ zì rán yě。
非体自然也。
zi shùn yuē rén jiē zuò zhī。
”子顺曰:“人皆作之。
zuò zhī bù zhǐ,
作之不止,
nǎi chéng jūn zǐ zuò zhī bù biàn,
乃成君子;作之不变,
xí yǔ tǐ chéng xí yǔ tǐ chéng,
习与体成;习与体成,
zé zì rán yě。
则自然也。
qín zhuāng xiāng wáng zhāo xiāng wáng yuán nián rén zǐ,
” 秦庄襄王 昭襄王元年(壬子,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jiǔ nián lǚ bù wéi wèi xiàng guó。
公元前二四九年) 吕不韦为相国。
dōng zhōu jūn wèi zhū hóu móu fá qín,
东周君为诸侯谋伐秦,
wáng shǐ xiàng guó shuài shī tǎo miè zhī,
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
qiān dōng zhōu jūn yú yáng rén jù。
迁东周君于阳人聚。
zhōu jì bù sì。
周既不祀。
zhōu bǐ wáng,
周比亡,
fán yǒu qī yì hé nán luò yáng gǔ chéng píng yīn yǎn shī gǒng gōu shì。
凡有七邑:河南、洛阳、穀城、平阴、偃师、巩、缑氏。
yǐ hé nán luò yáng shí wàn hù fēng xiàng guó bù wéi wéi wén xìn hóu。
以河南、洛阳十万户封相国不韦为文信侯。
méng ào fá hán,
蒙骜伐韩,
qǔ chéng gāo xíng yáng,
取成皋、荥阳,
chū zhì sān chuān jùn。
初置三川郡。
chǔ miè lǔ,
楚灭鲁,
qiān lǔ qǐng gōng yú biàn,
迁鲁顷公于卞,
wèi jiā rén。
为家人。
zhāo xiāng wáng èr nián guǐ chǒu,
昭襄王二年(癸丑,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bā nián rì yǒu shí zhī。
公元前二四八年) 日有食之。
méng ào fá zhào,
蒙骜伐赵,
dìng tài yuán,
定太原,
qǔ yú cì láng mèng děng sān shí qī chéng。
取榆次、狼孟等三十七城。
chǔ chūn shēn jūn yán yú chǔ wáng yuē huái běi dì biān yú qí,
楚春申君言于楚王曰:“淮北地边于齐,
qí shì jí,
其事急,
qǐng yǐ wéi jùn ér fēng yú jiāng dōng。
请以为郡而封于江东。
chǔ wáng xǔ zhī。
”楚王许之。
chūn shēn jūn yīn chéng wú gù xū yǐ wéi dū yì,
春申君因城吴故墟以为都邑,
gōng shì jí shèng。
宫室极盛。
zhāo xiāng wáng sān nián jiǎ yín,
昭襄王三年(甲寅,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qī nián wáng hé gōng shàng dǎng zhū chéng,
公元前二四七年) 王龁攻上党诸城,
xī bá zhī,
悉拔之,
chū zhì tài yuán jùn。
初置太原郡。
méng ào shuài shī fá wèi,
蒙骜帅师伐魏,
qǔ gāo dōu jí。
取高都、汲。
wèi shī shù bài,
魏师数败,
wèi wáng huàn zhī,
魏王患之,
nǎi shǐ rén qǐng xìn líng jūn yú zhào。
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xìn líng jūn wèi dé zuì,
信陵君畏得罪,
bù kěn hái,
不肯还,
jiè mén xià yuē yǒu gǎn wéi wèi shǐ tōng zhě sǐ bīn kè mò gǎn jiàn。
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
máo gōng xuē gōng jiàn xìn líng jūn yuē gōng zǐ suǒ yǐ zhòng yú zhū hóu zhě,
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
tú yǐ yǒu wèi yě。
徒以有魏也。
jīn wèi jí ér gōng zǐ bù xù,
今魏急而公子不恤,
yī dàn qín rén kè dà liáng,
一旦秦人克大梁,
yí xiān wáng zhī zōng miào,
夷先王之宗庙,
gōng zǐ dāng hé miàn mù lì tiān xià hū yǔ wèi zú,
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
xìn líng jūn sè biàn,
信陵君色变,
qù jià hái wèi。
趣驾还魏。
wèi wáng chí xìn líng jūn ér qì,
魏王持信陵君而泣,
yǐ wéi shàng jiàng jūn。
以为上将军。
xìn líng jūn shǐ rén qiú yuán yú zhū hóu。
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
zhū hóu wén xìn líng jūn fù wèi wèi jiāng,
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
jiē qiǎn bīng jiù wèi。
皆遣兵救魏。
xìn líng jūn lǜ wǔ guó zhī shī bài méng ào yú hé wài,
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
méng ào dùn zǒu。
蒙骜遁走。
xìn líng jūn zhuī zhì hán gǔ guān,
信陵君追至函谷关,
yì zhī ér hái。
抑之而还。
ān líng rén suō gāo zhī zǐ shì yú qín,
安陵人缩高之子仕于秦,
qín shǐ zhī shǒu guǎn。
秦使之守管。
xìn líng jūn gōng zhī bù xià,
信陵君攻之不下,
shǐ rén wèi ān líng jūn yuē jūn qí qiǎn suō gāo,
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
wú jiāng shì zhī yǐ wǔ dài fū,
吾将仕之以五大夫,
shǐ wèi zhí jié wèi。
使为执节尉。
ān líng jūn yuē ān líng,
”安陵君曰:“安陵,
xiǎo guó yě,
小国也,
bù néng bì shǐ qí mín。
不能必使其民。
shǐ zhě zì wǎng qǐng zhī。
使者自往请之。
shǐ lì dǎo shǐ zhě zhì suō gāo zhī suǒ。
”使吏导使者至缩高之所。
shǐ zhě zhì xìn líng jūn zhī mìng,
使者致信陵君之命,
suō gāo yuē jūn zhī xìng gāo yě,
缩高曰:“君之幸高也,
jiāng shǐ gāo gōng guǎn yě。
将使高攻管也。
fū fù gōng zi shǒu,
夫父攻子守,
rén zhī xiào yě jiàn chén ér xià,
人之笑也;见臣而下,
shì bèi zhǔ yě。
是倍主也。
fù jiào zǐ bèi,
父教子倍,
yì fēi jūn zhī suǒ xǐ。
亦非君之所喜。
gǎn zài bài cí shǐ zhě yǐ bào xìn líng jūn。
敢再拜辞!”使者以报信陵君。
xìn líng jūn dà nù,
信陵君大怒,
qiǎn shǐ zhī ān líng jūn suǒ yuē ān líng zhī dì,
遣使之安陵君所曰:“安陵之地,
yì yóu wèi yě。
亦犹魏也。
jīn wú gōng guǎn ér bù xià,
今吾攻管而不下,
zé qín bīng jí wǒ,
则秦兵及我,
shè jì bì wēi yǐ。
社稷必危矣。
yuàn jūn shēng shù suō gāo ér zhì zhī ruò jūn fú zhì,
愿君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
wú jì jiāng fā shí wàn zhī shī yǐ zào ān líng zhī chéng xià ān líng jūn yuē wú xiān jūn chéng hóu shòu zhào xiāng wáng yǐ shǒu cǐ chéng yě,
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下!”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城也,
shǒu shòu tài fǔ zhī xiàn,
手授太府之宪,
xiàn zhī shàng piān yuē zi shì fù,
宪之上篇曰:‘子弑父,
chén shì jūn,
臣弑君,
yǒu cháng bù shè。
有常不赦。
guó suī dà shè,
国虽大赦,
jiàng chéng wáng zi bù dé yǔ yān。
降城亡子不得与焉。
jīn suō gāo cí dà wèi yǐ quán fù zǐ zhī yì,
’今缩高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
ér jūn yuē bì shēng zhì zhī,
而君曰‘必生致之’,
shì shǐ wǒ fù xiāng wáng zhī zhào ér fèi tài fǔ zhī xiàn yě,
是使我负襄王之诏而废太府之宪也,
suī sǐ,
虽死,
zhōng bù gǎn xíng suō gāo wén zhī yuē xìn líng jūn wéi rén,
终不敢行!”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
hàn měng ér zì yòng,
悍猛而自用,
cǐ cí fǎn bì wèi guó huò。
此辞反必为国祸。
wú yǐ quán jǐ,
吾已全己,
wú wéi rén chén zhī yì yǐ,
无违人臣之义矣,
qǐ kě shǐ wú jūn yǒu wèi huàn hū nǎi zhī shǐ zhě zhī shě,
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乎!”乃之使者之舍,
wěn jǐng ér sǐ。
刎颈而死。
xìn líng jūn wén zhī,
信陵君闻之,
gǎo sù pì shě,
缟素辟舍,
shǐ shǐ zhě xiè ān líng jūn yuē wú jì,
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
xiǎo rén yě,
小人也,
kùn yú sāi lǜ,
困于思虑,
shī xìn yú jūn,
失信于君,
qǐng zài bài cí zuì wáng shǐ rén xíng wàn jīn yú wèi yǐ jiān xìn líng jūn,
请再拜辞罪!”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
qiú dé jìn bǐ kè,
求得晋鄙客,
lìng shuō wèi wáng yuē gōng zǐ wáng zài wài shí nián yǐ,
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
jīn fù wèi jiāng,
今复为将,
zhū hóu jiē shǔ,
诸侯皆属,
tiān xià tú wén xìn líng jūn ér bù wén wèi wáng yǐ。
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
wáng yòu shù shǐ rén hè xìn líng jūn dé wèi wèi wáng wèi yě wèi wáng rì wén qí huǐ,
”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
bù néng bù xìn,
不能不信,
nǎi shǐ rén dài xìn líng jūn jiāng bīng。
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
xìn líng jūn zì zhī zài yǐ huǐ fèi,
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
nǎi xiè bìng bù cháo,
乃谢病不朝,
rì yè yǐ jiǔ sè zì yú,
日夜以酒色自娱,
fán sì suì ér zú。
凡四岁而卒。
hán wáng wǎng diào,
韩王往吊,
qí zi róng zhī,
其子荣之,
yǐ gào zi shùn。
以告子顺。
zi shùn yuē bì cí zhī yǐ lǐ。
子顺曰:“必辞之以礼。
lín guó jūn diào,
‘邻国君吊,
jūn wèi zhī zhǔ。
君为之主。
jīn jūn bù mìng zi,
’今君不命子,
zé zi wú suǒ shòu hán jūn yě。
则子无所受韩君也。
qí zi cí zhī。
”其子辞之。
wǔ yuè,
五月,
bǐng wǔ,
丙午,
wáng hōng。
王薨。
tài zǐ zhèng lì,
太子政立,
shēng shí sān nián yǐ,
生十三年矣,
guó shì jiē wěi yú wén xìn hóu,
国事皆委于文信侯,
hào chēng zhòng fù。
号称仲父。
jìn yáng fǎn。
晋阳反。
qín shǐ huáng dì shàng zhāo xiāng wáng yuán nián yǐ mǎo,
秦始皇帝上 昭襄王元年(乙卯,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liù nián méng ào jī dìng zhī。
公元前二四六年) 蒙骜击定之。
hán yù pí qín rén,
韩欲疲秦人,
shǐ wú dōng fá,
使无东伐,
nǎi shǐ shuǐ gōng zhèng guó wèi jiān yú qín,
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
záo jīng shuǐ zì zhòng shān wèi qú,
凿泾水自仲山为渠,
bìng běi shān,
并北山,
dōng zhù luò。
东注洛。
zhōng zuò ér jué,
中作而觉,
qín rén yù shā zhī。
秦人欲杀之。
zhèng guó yuē chén wèi hán yán shù nián zhī mìng,
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
rán qú chéng,
然渠成,
yì qín wàn shì zhī lì yě。
亦秦万世之利也。
nǎi shǐ zú wèi zhī。
”乃使卒为之。
zhù tián è zhī shuǐ gài xì lǔ zhī dì sì wàn yú qǐng,
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馀顷,
shōu jiē mǔ yī zhōng,
收皆亩一钟,
guān zhōng yóu shì yì fù ráo。
关中由是益富饶。
zhāo xiāng wáng èr nián bǐng chén,
昭襄王二年(丙辰,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wǔ nián páo gōng jiāng zú gōng juǎn,
公元前二四五年) 麃公将卒攻卷,
zhǎn shǒu sān wàn。
斩首三万。
zhào yǐ lián pō wéi jiǎ xiàng guó,
赵以廉颇为假相国,
fá wèi,
伐魏,
qǔ fán yáng。
取繁阳。
zhào xiào chéng wáng hōng,
赵孝成王薨,
zi dào xiāng wáng lì,
子悼襄王立,
shǐ wǔ xiāng jūn lè chéng dài lián pō。
使武襄君乐乘代廉颇。
lián pō nù,
廉颇怒,
gōng wǔ xiāng jūn,
攻武襄君,
wǔ xiāng jūn zǒu,
武襄君走,
lián pō chū bēn wèi。
廉颇出奔魏。
jiǔ zhī,
久之,
wèi bù néng xìn yòng。
魏不能信用。
zhào shī shù kùn yú qín,
赵师数困于秦,
zhào wáng sī fù dé lián pō,
赵王思复得廉颇,
lián pō yì sī fù yòng yú zhào。
廉颇亦思复用于赵。
zhào wáng shǐ shǐ zhě shì lián pō shàng kě yòng fǒu。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lián pō zhī chóu guō kāi duō yǔ shǐ zhě jīn,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
lìng huǐ zhī。
令毁之。
lián pō jiàn shǐ zhě,
廉颇见使者,
yī fàn dòu mǐ,
一饭斗米,
ròu shí jīn,
肉十斤,
bèi jiǎ shàng mǎ,
被甲上马,
yǐ shì kě yòng。
以示可用。
shǐ zhě hái bào yuē lián jiāng jūn suī lǎo,
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虽老,
shàng shàn fàn rán yǔ chén zuò,
尚善饭;然与臣坐,
qǐng zhī sān yí shǐ yǐ。
顷之三遗矢矣。
zhào wáng yǐ wéi lǎo,
”赵王以为老,
suì bù zhào。
遂不召。
chǔ rén yīn shǐ yíng zhī。
楚人阴使迎之。
lián pō yī wèi chǔ jiāng,
廉颇一为楚将,
wú gōng,
无功,
yuē wǒ sī yòng zhào rén。
曰:“我思用赵人。
zú sǐ yú shòu chūn。
”卒死于寿春。
zhāo xiāng wáng sān nián dīng sì,
昭襄王三年(丁巳,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sì nián dà jī。
公元前二四四年) 大饥。
méng ào fá hán,
蒙骜伐韩,
qǔ shí èr chéng。
取十二城。
zhào wáng yǐ lǐ mù wèi jiāng,
赵王以李牧为将,
fá yàn,
伐燕,
qǔ wǔ suì fāng chéng。
取武遂、方城。
lǐ mù zhě,
李牧者,
zhào zhī běi biān liáng jiàng yě,
赵之北边良将也,
cháng jū dài yàn mén bèi xiōng nú,
尝居代、雁门备匈奴,
yǐ pián yí zhì lì,
以便宜置吏,
shì zū jiē shū rù mò fǔ,
市租皆输入莫府,
wèi shì zú fèi,
为士卒费,
rì jī shù niú xiǎng shì xí qí shè,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
jǐn fēng huǒ,
谨烽火,
duō jiàn dié,
多间谍,
wèi yuē yuē xiōng nú jí rù dào,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
jí rù shōu bǎo。
急入收保。
yǒu gǎn bǔ lǔ zhě zhǎn xiōng nú měi rù,
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
fēng huǒ jǐn,
烽火谨,
zhé rù shōu bǎo bù zhàn。
辄入收保不战。
rú shì shù suì,
如是数岁,
yì bù wáng shī。
亦不亡失。
xiōng nú jiē yǐ wéi qiè,
匈奴皆以为怯,
suī zhào biān bīng yì yǐ wéi wú jiāng qiè。
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zhào wáng ràng zhī,
赵王让之,
lǐ mù rú gù。
李牧如故。
wáng nù,
王怒,
shǐ tā rén dài zhī。
使他人代之。
suì yú,
岁馀,
lǚ chū zhàn,
屡出战,
bù lì,
不利,
duō shī wáng,
多失亡,
biān bù dé tián chù。
边不得田畜。
wáng fù qǐng lǐ mù,
王复请李牧,
lǐ mù dù mén chēng bìng bù chū。
李牧杜门称病不出。
wáng qiáng qǐ zhī,
王强起之,
lǐ mù yuē bì yòng chén,
李牧曰:“必用臣,
chén rú qián,
臣如前,
nǎi gǎn fèng lìng。
乃敢奉令。
wáng xǔ zhī。
”王许之。
lǐ mù zhì biān,
李牧至边,
rú yuē。
如约。
xiōng nú shù suì wú suǒ de,
匈奴数岁无所得,
zhōng yǐ wéi qiè。
终以为怯。
biān shì rì dé shǎng cì ér bù yòng,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jiē yuàn yī zhàn。
皆愿一战。
yú shì nǎi jù xuǎn chē dé qiān sān bǎi chéng,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xuǎn qí dé wàn sān qiān pǐ,
选骑得万三千匹,
bǎi jīn zhī shì wǔ wàn rén,
百金之士五万人,
gòu zhě shí wàn rén,
彀者十万人,
xī lēi xí zhàn dà zòng xù mù rén mín mǎn yě。
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xiōng nú xiǎo rù,
匈奴小入,
yáng běi bù shèng,
佯北不胜,
yǐ shù shí rén wěi zhī。
以数十人委之。
chán yú wén zhī,
单于闻之,
dà shuài zhòng lái rù。
大率众来入。
lǐ mù duō wèi qí chén,
李牧多为奇陈,
zhāng zuǒ yòu yì jī zhī,
张左、右翼击之,
dà pò zhī,
大破之,
shā xiōng nú shí yú wàn qí,
杀匈奴十馀万骑,
miè yī zhān lán,
灭衤詹褴,
pò dōng hú,
破东胡,
jiàng lín hú。
降林胡。
chán yú bēn zǒu,
单于奔走,
shí yú suì bù gǎn jìn zhào biān。
十馀岁不敢近赵边。
xiān shì shí,
先是时,
tiān xià guàn dài zhī guó qī,
天下冠带之国七,
ér sān guó biān yú róng dí qín zì lǒng yǐ xī yǒu mián zhū gǔn róng dí zhī róng,
而三国边于戎狄:秦自陇以西有绵诸、绲戎、翟、之戎,
qí liáng jīng qī zhī běi yǒu yì qú dà lì wū shì qú yǎn zhī róng ér zhào běi yǒu lín hú lóu fán zhī róng yàn běi yǒu dōng hú shān róng gè fēn sǎn jū xī gǔ,
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赵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
zì yǒu jūn zhǎng,
自有君长,
wǎng wǎng ér jù zhě bǎi yǒu yú róng,
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
rán mò néng xiāng yī。
然莫能相一。
qí hòu yì qú zhù chéng guō yǐ zì shǒu,
其后义渠筑城郭以自守,
ér qín shāo cán shí zhī,
而秦稍蚕食之,
zhì huì wáng suì bá yì qú èr shí wǔ chéng。
至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
zhāo wáng zhī shí,
昭王之时,
xuān tài hòu yòu yì qú wáng,
宣太后诱义渠王,
shā zhū gān quán,
杀诸甘泉,
suì fā bīng fá yì qú,
遂发兵伐义渠,
miè zhī shǐ yú lǒng xī běi dì shàng jùn zhù cháng chéng yǐ jù hú。
灭之;始于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zhào wǔ líng wáng běi pò lín hú lóu fán,
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
zhù cháng chéng,
筑长城,
zì dài bìng yīn shān xià,
自代并阴山下,
zhì gāo quē wèi sāi,
至高阙为塞,
ér zhì yún zhōng yàn mén dài jùn。
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qí hòu yān jiāng qín kāi wèi zhì yú hú,
其后燕将秦开为质于胡,
hú shén xìn zhī guī ér xí pò dōng hú,
胡甚信之;归而袭破东胡,
dōng hú què qiān yú lǐ yàn yì zhù cháng chéng,
东胡却千馀里;燕亦筑长城,
zì zào yáng zhì xiāng píng,
自造阳至襄平,
zhì shàng gǔ yú yáng yòu běi píng liáo dōng jùn yǐ jù hú。
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郡以距胡。
jí zhàn guó zhī mò ér xiōng nú shǐ dà。
及战国之末而匈奴始大。
zhāo xiāng wáng sì nián wù wǔ,
昭襄王四年(戊午,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sān nián chūn,
公元前二四三年) 春,
méng ào fá wèi,
蒙骜伐魏,
qǔ yáng yǒu guǐ。
取旸、有诡。
sān yuè,
三月,
jūn bà。
军罢。
qín zhì zǐ guī zì zhào zhào tài zǐ chū guī guó。
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
qī yuè,
七月,
huáng,
蝗,
yì。
疫。
lìng bǎi xìng nà sù qiān dàn,
令百姓纳粟千石,
bài jué yī jí。
拜爵一级。
wèi ān lí wáng hōng,
魏安釐王薨,
zi jǐng mǐn wáng lì。
子景湣王立。
zhāo xiāng wáng wǔ nián jǐ wèi,
昭襄王五年(己未,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èr nián méng ào fá wèi,
公元前二四二年) 蒙骜伐魏,
qǔ suān zǎo yàn xū cháng píng yōng qiū shān yáng děng èr shí chéng chū zhì dōng jùn。
取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等二十城;初置东郡。
chū,
初,
jù xīn zài zhào yǔ páng yuán shàn,
剧辛在赵与庞爰善,
yǐ ér shì yàn。
已而仕燕。
yàn wáng jiàn zhào shù kùn yú qín,
燕王见赵数困于秦,
lián pō qù ér páng yuán wèi jiāng,
廉颇去而庞爰为将,
yù yīn qí bì ér gōng zhī,
欲因其敝而攻之,
wèn yú jù xīn,
问于剧辛,
duì yuē páng yuán yì yǔ ěr。
对曰:“庞爰易与耳。
yàn wáng shǐ jù xīn jiāng ér fá zhào。
”燕王使剧辛将而伐赵。
zhào páng yuán yù zhī,
赵庞爰御之,
shā jù xīn,
杀剧辛,
qǔ yàn shī èr wàn。
取燕师二万。
zhū hóu huàn qín gōng fá wú yǐ shí。
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
zhāo xiāng wáng liù nián gēng shēn,
昭襄王六年(庚申,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yī nián chǔ zhào wèi hán wèi hé cóng yǐ fá qín,
公元前二四一年) 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
chǔ wáng wèi cóng zhǎng,
楚王为从长,
chūn shēn jūn yòng shì,
春申君用事,
qǔ shòu líng。
取寿陵。
zhì hán gǔ,
至函谷,
qín shī chū,
秦师出,
wǔ guó zhī shī jiē bài zǒu。
五国之师皆败走。
chǔ wáng yǐ jiù chūn shēn jūn,
楚王以咎春申君,
chūn shēn jūn yǐ cǐ yì shū。
春申君以此益疏。
guān jīn rén zhū yīng wèi chūn shēn jūn yuē rén jiē yǐ chǔ wèi qiáng,
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人皆以楚为强,
jūn yòng zhī ér ruò。
君用之而弱。
qí yú yīng bù rán。
其于英不然。
xiān jūn shí,
先君时,
qín shàn chǔ,
秦善楚,
èr shí nián ér bù gōng chǔ,
二十年而不攻楚,
hé yě qín yú miǎn è zhī sāi ér gōng chǔ,
何也?秦逾黾厄之塞而攻楚,
bù biàn jiǎ dào yú liǎng zhōu,
不便;假道于两周,
bèi hán wèi ér gōng chǔ,
背韩、魏而攻楚,
bù kě。
不可。
jīn zé bù rán。
今则不然。
wèi dàn mù wáng,
魏旦暮亡,
bù néng ài xǔ yān líng,
不能爱许、鄢陵,
wèi gē yǐ yǔ qín,
魏割以与秦,
qín bīng qù chén bǎi liù shí lǐ。
秦兵去陈百六十里。
chén zhī suǒ guān zhě,
臣之所观者,
jiàn qín chǔ zhī rì dòu yě。
见秦、楚之日斗也。
chǔ yú shì qù chén,
”楚于是去陈,
xǐ shòu chūn,
徙寿春,
mìng yuē yǐng。
命曰郢。
chūn shēn jūn jiù fēng yú wú,
春申君就封于吴,
xíng xiāng shì。
行相事。
qín bá wèi zhāo gē,
秦拔魏朝歌,
jí wèi pú yáng。
及卫濮阳。
wèi yuán jūn lǜ qí zhī shǔ xǐ jū yě wáng,
卫元君率其支属徙居野王,
zǔ qí shān yǐ bǎo wèi zhī hé nèi。
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
zhāo xiāng wáng qī nián xīn yǒu,
昭襄王七年(辛酉,
gōng yuán qián èr sì líng nián fá wèi,
公元前二四零年) 伐魏,
qǔ jí。
取汲。
xià tài hòu hōng。
夏太后薨。
méng ào zú。
蒙骜卒。
zhāo xiāng wáng bā nián rén xū,
昭襄王八年(壬戌,
gōng yuán qián èr sān jiǔ nián wèi yǔ zhào yè。
公元前二三九年) 魏与赵鄴。
hán huán huì wáng hōng,
韩桓惠王薨,
zǐ ān lì。
子安立。
zhāo xiāng wáng jiǔ nián guǐ hài,
昭襄王九年(癸亥,
gōng yuán qián èr sān bā nián fá wèi,
公元前二三八年) 伐魏,
qǔ yuán pǔ。
取垣、浦。
xià,
夏,
sì yuè,
四月,
hán,
寒,
mín yǒu dòng sǐ zhě。
民有冻死者。
wáng sù yōng。
王宿雍。
jǐ yǒu,
己酉,
wáng guān,
王冠,
dài jiàn。
带剑。
yáng duān hé fá wèi,
杨端和伐魏,
qǔ yǎn shì。
取衍氏。
chū,
初,
wáng jí wèi,
王即位,
nián shào,
年少,
tài hòu shí shí yǔ wén xìn hóu sī tōng。
太后时时与文信侯私通。
wáng yì zhuàng,
王益壮,
wén xìn hóu kǒng shì jué,
文信侯恐事觉,
huò jí jǐ,
祸及己,
nǎi zhà yǐ shè rén lào ǎi wèi huàn zhě,
乃诈以舍人嫪毐为宦者,
jìn yú tài hòu。
进于太后。
tài hòu xìng zhī,
太后幸之,
shēng èr zi,
生二子,
fēng ǎi wèi cháng xìn hóu,
封毐为长信侯,
yǐ tài yuán wèi ǎi guó,
以太原为毐国,
zhèng shì jiē jué yú ǎi kè qiú wèi ǎi shè rén zhě shén zhòng。
政事皆决于毐;客求为毐舍人者甚众。
wáng zuǒ yòu yǒu yǔ ǎi zhēng yán zhě,
王左右有与毐争言者,
gào ǎi shí fēi huàn zhě,
告毐实非宦者,
wáng xià lì zhì ǎi。
王下吏治毐。
ǎi jù,
毐惧,
jiǎo wáng yù xǐ fā bīng,
矫王御玺发兵,
yù gōng qí nián gōng wèi luàn。
欲攻蕲年宫为乱。
wáng shǐ xiàng guó chāng píng jūn chāng wén jūn fā zú gōng ǎi,
王使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zhàn xián yáng,
战咸阳,
zhǎn shǒu shù bǎi ǎi bài zǒu,
斩首数百;毐败走,
huò zhī。
获之。
qiū,
秋,
jiǔ yuè,
九月,
yí ǎi sān zú dǎng yǔ jiē chē liè miè zōng shè rén zuì qīng zhě xǐ shǔ,
夷毐三族;党与皆车裂灭宗;舍人罪轻者徙蜀,
fán sì qiān yú jiā。
凡四千馀家。
qiān tài hòu yú yōng fù yáng gōng,
迁太后于雍萯阳宫,
shā qí èr zi。
杀其二子。
xià lìng yuē gǎn yǐ tài hòu shì jiàn zhě,
下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
lù ér shā zhī,
戮而杀之,
duàn qí sì zhī,
断其四支,
jī zhī què xià sǐ zhě èr shí qī rén。
积之阙下!”死者二十七人。
qí kè máo jiāo shàng yè qǐng jiàn。
齐客茅焦上谒请谏。
wáng shǐ wèi zhī yuē ruò bú jiàn fū jī què xià zhě xié duì yuē chén wén tiān yǒu èr shí bā xiù,
王使谓之曰:“若不见夫积阙下者邪?”对曰:“臣闻天有二十八宿,
jīn sǐ zhě èr shí qī rén,
今死者二十七人,
chén zhī lái gù yù mǎn qí shù ěr。
臣之来固欲满其数耳。
chén fēi wèi sǐ zhě yě shǐ zhě zǒu rù bái zhī。
臣非畏死者也!”使者走入白之。
máo jiāo yì zi tóng shí zhě,
茅焦邑子同食者,
jǐn fù qí yī wù ér táo wáng。
尽负其衣物而逃王。
wáng dà nù yuē shì rén yě,
王大怒曰:“是人也,
gù lái fàn wú,
故来
以上为资治通鑑 · 卷六 · 秦纪一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