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想要报效君王孝养双亲却事与愿违,今年寒食节只能任凭春光恣意芳菲。
先帝驾崩八音停奏尚在守丧期间,我泪如雨下拜扫先人墓冢归来。
艳冶的桃花迎着马头仿佛在嘲笑,轻狂的榆钱扑向行人四处纷飞。
宦途中的世态炎凉早已谙尽,犹愧自己占据要职妨碍了贤路。
以上为【寒食出城马上偶作】的翻译。
注释
1. 寒食:清明前一二日,禁火冷食,扫墓祭祖
2. 八音遏密:《尚书·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指帝王驾崩乐禁
3. 因山:帝王陵墓,此处指宋太宗永熙陵
4. 紫微:紫微郎,中书舍人代称,王禹偁曾任此职
5. 艳冶桃花:化用《诗经》"桃之夭夭"意象
6. 榆荚:榆树果实,形似钱串,又称榆钱
7. 妨贤:阻塞贤路,《汉书·王尊传》"妨贤害能"
以上为【寒食出城马上偶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寒食扫墓为切入点,展现北宋士大夫忠孝难全的困境与仕途感慨。首联"与愿违"三字奠定矛盾基调,颔联将国丧(八音遏密)与家祭(拜墓)并置,形成情感张力。颈联以"笑""扑"二字赋予花木人格化特征,与诗人沉痛心境形成反衬。尾联直抒宦途感慨,在自省中暗含对朝政的隐忧,体现宋初白体诗"直抒胸臆"的特点。
以上为【寒食出城马上偶作】的评析。
赏析
王禹偁此诗在节令书写中注入深沉的政治内涵。首联以"任芳菲"的无奈口吻,暗示在国丧期间连传统寒食欢愉都需克制。颔联"双泪滂沱"既含丧君之痛,更有思亲之悲,将封建士人"忠孝一体"的价值观念具象化。颈联景物描写极具时代特征:桃花"迎马笑"暗含对宦途的讥讽,榆荚"扑人飞"象征世俗名利的纠缠,与杜甫"感时花溅泪"的反衬手法一脉相承。尾联"妨贤直紫微"的自责,实为对太宗朝后期政治生态的委婉批评,其直抒胸臆的笔法,已开宋代士大夫议政风气之先声。
以上为【寒食出城马上偶作】的赏析。
辑评
1. 《宋史·王禹偁传》:"词学敏赡,时太宗遇弑,禹偁作诗多寓规讽"
2. 吴之振《宋诗钞》:"元之(王禹偁)寒食诸作,忠爱悱恻,得诗人遗意"
3. 厉鹗《宋诗纪事》引《西清诗话》:"王元之'八音遏密'联,当代推为绝唱"
4. 方回《瀛奎律髓:"三四真佳句,然其悲慨深矣"
5.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后四句尤见性情,非泛作寒食诗者"
6. 陈衍《宋诗精华录》:"元之诗质朴感人,此篇可窥其直节"
7. 钱钟书《宋诗选注》:"王禹偁总在风物描写里掺和着对政局的忧患"
以上为【寒食出城马上偶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