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天赋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养育万物;能赞助天地养育万物,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
以上为【中庸 · 第二十二章 】的翻译。
zhōng yōng dì èr shí èr zhāng。
中庸 · 第二十二章 。
zi sī。
子思。
wéi tiān xià zhì chéng,
唯天下至诚,
wèi néng jǐn qí xìng néng jǐn qí xìng,
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
zé néng jìn rén zhī xìng néng jìn rén zhī xìng,
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
zé néng jǐn wù zhī xìng néng jǐn wù zhī xìng,
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
zé kě yǐ zàn tiān dì zhī huà yù kě yǐ zàn tiān dì zhī huà yù,
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zé kě yǐ yǔ tiān dì cān yǐ。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以上为【中庸 · 第二十二章 】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子思 · 周代 · 文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
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士衡初入洛,蒯缑土花薄。一见张司空,拭作芙蓉锷。
匣中悲鸣安所施,回头且忍铅刀欺。
王恭 · 明代 · 诗
忆昔扁舟过南楚,飘泊潇湘洞庭浦。积水寒天梦泽深,疏钟淡月巴陵曙。君山独上思悽然,竹树苍凉绕暮蝉。
曹勋 · 宋代 · 诗
黔黎谁识迓衡功,赤白囊闲寝燧烽。史不绝书称上瑞,地无遗利足三农。已闻奠玉祠真室,未见泥金款岱宗。
陆深 · 明代 · 诗
背山亭馆跨山桥,杨柳风多当舞腰。
一榻夜凉人不寐,隔窗疏雨滴芭蕉。
郭祥正 · 宋代 · 诗
我醉不在酒,心常醉于天。出处无固必,四时任陶然。世网谁拘拘,冥鸿自翩翩。
袁桷 · 元代 · 诗
千堞蜂腰凸,群山马首朝。沙场调俊鹘,草窟射丰貂。闹舞花频簇,狂歌酒恣浇。
温纯 · 明代 · 诗
从君探世业,道德五千存。紫气烟云合,丹崖日月屯。有无观妙徼,恍惚尽乾坤。
姚勉 · 宋代 · 诗
巧夫纵诞争说相,口角澜翻如剪样。眼中元不识英奇,随世炎凉分下上。贡谀乞得贵人诗,红签彩轴珍携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