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自古以来,善于静心治事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清闲自在,我自愧不如,仅能像谢真长那样稍得一丝恬淡之趣。
举杯面向东边的屋檐,仿佛可以舀取浩渺的江海之景;回身再饮,夕阳西下,仿佛以湖山为宾,劝我共醉这暮色。
平生因偶然相识而相知,在悲欢交织中度过;早晚总想从繁杂的公务中抽身离去。
笑着指向西南方向,那便是我的归途;倦飞的鸟儿虽羽翼柔弱,却也早已知晓归巢。
以上为【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的翻译。
注释
1.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等习俗。
2. 袁公济:北宋官员袁毂,字公济,与苏轼有交往。
3. 次其韵:依照他人诗作的韵脚和用韵次序来写诗唱和。
4. 静治:安静从容地处理政务,出自《汉书·循吏传》,形容善于理政者不扰民而治。
5. 我愧真长也一斑:真长,指东晋名士谢安之侄谢万,字万石,小字真长,性简傲通达,好清谈。此句意为:我自愧不如古人,只勉强得到一点点清闲之趣。
6. 东荣:房屋东侧的屋檐下,古人常在此迎朝阳或观景。此处指饮酒之处。
7. 挹江海:挹,舀取。此句极言视野开阔,仿佛可从屋檐下舀取江海之水,喻胸怀壮阔。
8. 回樽落日劝湖山:回身再次举杯,面对落日与湖山,仿佛湖山也在劝酒。拟人手法,写出与自然交融之境。
9. 平生倾盖:倾盖,指途中相遇,停车交谈,车盖倾斜。比喻偶然相逢即成知己。语出《史记·邹阳列传》:“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10. 抽身簿领间:摆脱繁琐的文书公务。簿领,指官府文书、案牍事务。
以上为【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九日(重阳节)依袁公济原诗所作的和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劳顿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全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寄托,又有对人生出处进退的深刻思考。苏轼借酒抒怀,以“倦飞弱羽”自比,流露出久困仕途、思归林泉的疲惫与觉悟。语言典雅含蓄,用典自然,结构严谨,情景交融,体现了其晚年诗风趋于冲淡平和的特点。
以上为【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的评析。
赏析
此诗首联由“静治”起笔,引出对理想为政状态的向往,并以“我愧真长”自谦,既表达敬慕古人之志,又暗含自身不得清闲的无奈。颔联写景壮阔,以“挹江海”“劝湖山”的夸张与拟人手法,将饮酒之乐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豪放胸襟与诗意情怀。颈联回到人生感慨,道出平生在人际悲欢与官务缠身之间的挣扎,渴望抽身而退。“早晚”二字透露出长久以来的内心挣扎与归意之切。尾联直抒胸臆,“笑指西南是归路”,一个“笑”字尽显超然,而“倦飞弱羽”则以陶渊明《归鸟》诗意自况,表明身心俱疲却已认清归宿。全诗由政事而及自然,由外物而入内心,层层递进,情真意远,体现了苏轼在仕隐矛盾中的精神超越。
以上为【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洒落有致,倦飞之叹,出于肺腑,非强为之辞也。”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集辑注》:“‘挹江海’‘劝湖山’二语,气象宏阔,而归结于‘倦飞弱羽’,反跌有力,见出处之思久矣。”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东坡和作,每能化原唱之意而更进一层。此诗以静治开端,以归飞作结,通体浑成,可见其心迹。”
4. 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平生倾盖’句,括尽交游冷暖;‘早晚抽身’句,写出仕宦羁縻之苦。末二句尤为沉痛中见洒脱。”
以上为【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