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今日郊西的浓云终于散开,稀疏的细雨轻轻飘落,尚未湿成泥泞。
正该趁着清闲时光一同谈笑欢聚,转眼却见年华老去、体衰多病,需人扶持行走。
花前斟满白酒,宛如倾倒出云端仙液;门外青骢马轻踏月光,额前铃声叮当作响。
不必迎风洒泪感伤身世,你本就与竹林七贤那样的高士并列同侪。
以上为【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唱和,是宋代文人酬答常见形式。
2. 刘贡父:即刘攽(bān),字贡父,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与苏轼交好,参与修撰《资治通鉴》。
3. 省上:指在中央官署任职时。此诗作于苏轼任判登闻鼓院或类似京职时期。
4. 密云破郊西:浓云从京城西郊散去,暗示久旱后天气转好。
5. 翛翛(xiāo):形容雨声轻细或风雨飘动之貌,此处指细雨淅沥。
6. 行看:即将看到,含有时不我待之意。
7. 白酒倾云液:比喻美酒如天上琼浆,极言其清冽珍贵。
8. 青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代指官员坐骑。
9. 月题:马额前悬挂的饰物,在月光下发出声响。“题”指马额头。
10. 竹林齐:指与“竹林七贤”并列,喻刘贡父有魏晋名士风度。
以上为【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刘贡父之作,写于其任职京师期间。全诗以喜雨为契机,由自然景象转入人事感慨,再以宴饮游赏作过渡,最终归于对友人品格的赞颂。情感由舒缓渐入深沉,又在结尾处豁然开朗,体现了苏轼一贯的旷达胸襟。诗中既有对人生迟暮的隐忧,又有对友情与精神境界的坚定肯定,展现出宋代士大夫在仕途压力下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以上为【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写景起兴,“密云破”与“疏雨”点明久旱得雨之喜,意境清新而不滞重。颔联笔锋一转,由外景入内心,“清闲同笑语”与“衰病费扶携”形成强烈对比,透露出诗人对年岁流逝、精力衰退的深切感触。颈联复归欢快场景,花前饮酒、青骢嘶风,画面生动,富于生活气息,亦暗含仕宦生涯的典型情境。尾联以劝慰作结,高度评价刘贡父的精神品格,将其比作竹林名士,既是对友人的推崇,也寄托了诗人自身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全诗语言雅致而流畅,情思跌宕有致,充分展现了苏轼融哲理于抒情的艺术功力。
以上为【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清丽中见感慨,末句寄意深远,非徒应酬之作。”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十六引查慎行语:“‘花前’‘户外’一联工对而流动,的是坡公本色。”
3. 清·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行看衰病’句沉痛自怜,与‘清闲同语’对照,益觉可悲。”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结语抬高一笔,使前幅抑郁之气顿开,此坡老所以善收也。”
以上为【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