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
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
非世所谓福也。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无所不顺者,谓之备。
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
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
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
如此之谓备。
唯贤者能备,能备然后能祭。
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
明荐之而已矣。
不求其为。
此孝子之心也。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孝者畜也。
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既内自尽,又外求助,昏礼是也。
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
」此求助之本也。
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备则具备。
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木之实,阴阳之物备矣。
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示尽物也。
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
是故,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
诸侯耕于东郊,亦以共齐盛;夫人蚕于北郊,以共冕服。
天子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
及时将祭,君子乃齐。
齐之为言齐也。
齐不齐以致齐者也。
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非有恭敬也,则不齐。
不齐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
及其将齐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
故记曰:「齐者不乐」,言不敢散其志也。
心不苟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必依于礼。
是故君子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
故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
定之之谓齐。
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
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齐七日,致齐三日。
君致齐于外,夫人致齐于内,然后会于大庙。
君纯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
君执圭瓒裸尸,大宗执璋瓒亚裸。
及迎牲,君执纼,卿大夫从士执刍。
宗妇执盎从夫人荐涚水。
君执鸾刀羞哜,夫人荐豆,此之谓夫妇亲之。
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揔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
是故天子之祭也,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也,与竟内乐之。
冕而揔干,率其群臣,以乐皇尸,此与竟内乐之之义也。
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裸,声莫重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夜》,此周道也。
凡三道者,所以假于外而以增君子之志也,故与志进退;志轻则亦轻,志重则亦重。
轻其志而求外之重也,虽圣人弗能得也。
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自尽也,所以明重也。
道之以礼,以奉三重,而荐诸皇尸,此圣人之道也。
夫祭有馂;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
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终者如始。
」馂其是已。
是故古之君子曰:「尸亦馂鬼神之余也,惠术也,可以观政矣。
」是故尸谡,君与卿四人馂。
君起,大夫六人馂;臣馂君之余也。
大夫起,士八人馂;贱馂贵之余也。
士起,各执其具以出,陈于堂下,百官进,彻之,下馂上之余也。
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也。
是故以四簋黍见其修于庙中也。
庙中者竟内之象也。
祭者泽之大者也。
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
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
是故上有大泽,则民夫人待于下流,知惠之必将至也,由馂见之矣。
故曰:「可以观政矣。
」 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
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
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
是故,明君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
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
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
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
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
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
此之谓十伦。
〔祭有十伦〕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诏祝于室,而出于祊,此交神明之道也。
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
尸在庙门外,则疑于臣,在庙中则全于君;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入庙门则全于臣、全于子。
是故,不出者,明君臣之义也。
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
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
此父子之伦也。
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以瑶爵献大夫;尸饮九,以散爵献士及群有司,皆以齿。
明尊卑之等也。
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
此之谓亲疏之杀也。
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大庙,示不敢专也。
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
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
再拜稽首。
受书以归,而舍奠于其庙。
此爵赏之施也。
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袆立于东房。
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
尸酢夫人执柄,夫人受尸执足。
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
明夫妇之别也。
凡为俎者,以骨为主。
骨有贵贱;殷人贵髀,周人贵肩,凡前贵于后。
俎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
是故,贵者取贵骨,贱者取贱骨。
贵者不重,贱者不虚,示均也。
惠均则政行,政行则事成,事成则功立。
功之所以立者,不可不知也。
俎者,所以明惠之必均也。
善为政者如此,故曰:见政事之均焉。
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
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皆以齿,此之谓长幼有序。
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
唯有德之君为能行此,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
畀之为言与也,能以其余畀其下者也。
辉者,甲吏之贱者也;胞者,肉吏之贱者也;翟者,乐吏之贱者也;阍者,守门之贱者也。
古者不使刑人守门,此四守者,吏之至贱者也。
尸又至尊;以至尊既祭之末,而不忘至贱,而以其余畀之。
是故明君在上,则竟内之民无冻馁者矣,此之谓上下之际。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
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也。
故曰:莫重于禘、尝。
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田邑,发秋政,顺阴义也。
故记曰:「尝之日,发公室,示赏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
」故曰:禘、尝之义大矣。
治国之本也,不可不知也。
明其义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不能其事,为臣不全。
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
是故其德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其义章。
其义章者,其祭也敬。
祭敬则竟内之子孙莫敢不敬矣。
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亲莅之;有故,则使人可也。
虽使人也,君不失其义者,君明其义故也。
其德薄者,其志轻,疑于其义,而求祭;使之必敬也,弗可得已。
祭而不敬,何以为民父母矣?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
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
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孝子孝孙之心也。
唯贤者能之。
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
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
身比焉,顺也。
明示后世,教也。
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
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
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
贤而勿伐,可谓恭矣。
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丁亥,公假于大庙。
公曰:「叔舅!
乃祖庄叔,左右成公。
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于宗周,奔走无射。
启右献公。
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
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躬恤卫国,其勤公家,夙夜不解,民咸曰:『休哉!
』」公曰:「叔舅!
予女铭:若纂乃考服。
」悝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
」此卫孔悝之鼎铭也。
古之君子论譔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
以比其身,以重其国家如此。
子孙之守宗庙社稷者,其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
此三者,君子之所耻也。
昔者,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
周公既没,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
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
夫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
康周公,故以赐鲁也。
子孙纂之,至于今不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翻译
以上为礼记 · 祭统的翻译。
拼音版
lǐ jì jì tǒng。
礼记 · 祭统。
dài shèng。
戴圣。
fán zhì rén zhī dào,
凡治人之道,
mò jí yú lǐ。
莫急于礼。
lǐ yǒu wǔ jīng,
礼有五经,
mò zhòng yú jì。
莫重于祭。
fū jì zhě,
夫祭者,
fēi wù zì wài zhì zhě yě,
非物自外至者也,
zì zhōng chū shēng yú xīn yě xīn chù ér fèng zhī yǐ lǐ。
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
shì gù,
是故,
wéi xián zhě néng jǐn jì zhī yì。
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xián zhě zhī jì yě,
贤者之祭也,
bì shòu qí fú。
必受其福。
fēi shì suǒ wèi fú yě。
非世所谓福也。
fú zhě,
福者,
bèi yě bèi zhě,
备也;备者,
bǎi shùn zhī míng yě。
百顺之名也。
wú suǒ bù shùn zhě,
无所不顺者,
wèi zhī bèi。
谓之备。
yán nèi jǐn yú jǐ,
言:内尽于己,
ér wài shùn yú dào yě。
而外顺于道也。
zhōng chén yǐ shì qí jūn,
忠臣以事其君,
xiào zǐ yǐ shì qí qīn,
孝子以事其亲,
qí běn yī yě。
其本一也。
shàng zé shùn yú guǐ shén,
上则顺于鬼神,
wài zé shùn yú jūn zhǎng,
外则顺于君长,
nèi zé yǐ xiào yú qīn。
内则以孝于亲。
rú cǐ zhī wèi bèi。
如此之谓备。
wéi xián zhě néng bèi,
唯贤者能备,
néng bèi rán hòu néng jì。
能备然后能祭。
shì gù,
是故,
xián zhě zhī jì yě zhì qí chéng xìn yǔ qí zhōng jìng,
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fèng zhī yǐ wù,
奉之以物,
dào zhī yǐ lǐ,
道之以礼,
ān zhī yǐ lè,
安之以乐,
cān zhī yǐ shí。
参之以时。
míng jiàn zhī ér yǐ yǐ。
明荐之而已矣。
bù qiú qí wèi。
不求其为。
cǐ xiào zǐ zhī xīn yě。
此孝子之心也。
jì zhě,
祭者,
suǒ yǐ zhuī yǎng jì xiào yě。
所以追养继孝也。
xiào zhě chù yě。
孝者畜也。
shùn yú dào bù nì yú lún,
顺于道不逆于伦,
shì zhī wèi chù。
是之谓畜。
shì gù,
是故,
xiào zǐ zhī shì qīn yě,
孝子之事亲也,
yǒu sān dào yān shēng zé yǎng,
有三道焉:生则养,
méi zé sàng,
没则丧,
sàng bì zé jì。
丧毕则祭。
yǎng zé guān qí shùn yě,
养则观其顺也,
sàng zé guān qí āi yě,
丧则观其哀也,
jì zé guān qí jìng ér shí yě。
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jǐn cǐ sān dào zhě,
尽此三道者,
xiào zǐ zhī xíng yě。
孝子之行也。
jì nèi zì jìn,
既内自尽,
yòu wài qiú zhù,
又外求助,
hūn lǐ shì yě。
昏礼是也。
gù guó jūn qǔ fū rén zhī cí yuē qǐng jūn zhī yù nǚ yǔ guǎ rén gòng yǒu bì yì,
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
shì zōng miào shè jì。
事宗庙社稷。
cǐ qiú zhù zhī běn yě。
」此求助之本也。
fū jì yě zhě,
夫祭也者,
bì fū fù qīn zhī,
必夫妇亲之,
suǒ yǐ bèi wài nèi zhī guān yě guān bèi zé jù bèi。
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备则具备。
shuǐ cǎo zhī jū,
水草之菹,
lù chǎn zhī hǎi,
陆产之醢,
xiǎo wù bèi yǐ sān shēng zhī zǔ,
小物备矣;三牲之俎,
bā guǐ zhī shí,
八簋之实,
měi wù bèi yǐ kūn chóng zhī yì,
美物备矣;昆虫之异,
cǎo mù zhī shí,
草木之实,
yīn yáng zhī wù bèi yǐ。
阴阳之物备矣。
fán tiān zhī suǒ shēng,
凡天之所生,
dì zhī suǒ zhǎng,
地之所长,
gǒu kě jiàn zhě,
苟可荐者,
mò bù xián zài,
莫不咸在,
shì jǐn wù yě。
示尽物也。
wài zé jǐn wù,
外则尽物,
nèi zé jǐn zhì,
内则尽志,
cǐ jì zhī xīn yě。
此祭之心也。
shì gù,
是故,
tiān zǐ qīn gēng yú nán jiāo,
天子亲耕于南郊,
yǐ gòng qí shèng wáng hòu cán yú běi jiāo,
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
yǐ gòng chún fú。
以共纯服。
zhū hóu gēng yú dōng jiāo,
诸侯耕于东郊,
yì yǐ gòng qí shèng fū rén cán yú běi jiāo,
亦以共齐盛;夫人蚕于北郊,
yǐ gòng miǎn fú。
以共冕服。
tiān zǐ zhū hóu fēi mò gēng yě,
天子诸侯非莫耕也,
wáng hòu fū rén fēi mò cán yě,
王后夫人非莫蚕也,
shēn zhì qí chéng xìn,
身致其诚信,
chéng xìn zhī wèi jǐn,
诚信之谓尽,
jǐn zhī wèi jìng,
尽之谓敬,
jìng jìn rán hòu kě yǐ shì shén míng,
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
cǐ jì zhī dào yě。
此祭之道也。
jí shí jiāng jì,
及时将祭,
jūn zǐ nǎi qí。
君子乃齐。
qí zhī wèi yán qí yě。
齐之为言齐也。
qí bù qí yǐ zhì qí zhě yě。
齐不齐以致齐者也。
shì yǐ jūn zǐ fēi yǒu dà shì yě,
是以君子非有大事也,
fēi yǒu gōng jìng yě,
非有恭敬也,
zé bù qí。
则不齐。
bù qí zé yú wù wú fáng yě,
不齐则于物无防也,
shì yù wú zhǐ yě。
嗜欲无止也。
jí qí jiāng qí yě,
及其将齐也,
fáng qí xié wù,
防其邪物,
qì qí shì yù,
讫其嗜欲,
ěr bù tīng lè。
耳不听乐。
gù jì yuē qí zhě bù lè,
故记曰:「齐者不乐」,
yán bù gǎn sàn qí zhì yě。
言不敢散其志也。
xīn bù gǒu lǜ,
心不苟虑,
bì yī yú dào shǒu zú bù gǒu dòng,
必依于道;手足不苟动,
bì yī yú lǐ。
必依于礼。
shì gù jūn zǐ zhī qí yě,
是故君子之齐也,
zhuān zhì qí jīng míng zhī dé yě。
专致其精明之德也。
gù sàn qí qī rì yǐ dìng zhī,
故散齐七日以定之,
zhì qí sān rì yǐ qí zhī。
致齐三日以齐之。
dìng zhī zhī wèi qí。
定之之谓齐。
qí zhě jīng míng zhī zhì yě,
齐者精明之至也,
rán hòu kě yǐ jiāo yú shén míng yě。
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
shì gù,
是故,
xiān qī xún yǒu yī rì,
先期旬有一日,
gōng zǎi sù fū rén,
宫宰宿夫人,
fū rén yì sàn qí qī rì,
夫人亦散齐七日,
zhì qí sān rì。
致齐三日。
jūn zhì qí yú wài,
君致齐于外,
fū rén zhì qí yú nèi,
夫人致齐于内,
rán hòu huì yú dà miào。
然后会于大庙。
jūn chún miǎn lì yú zuò,
君纯冕立于阼,
fū rén fù huī lì yú dōng fáng。
夫人副袆立于东房。
jūn zhí guī zàn luǒ shī,
君执圭瓒裸尸,
dà zōng zhí zhāng zàn yà luǒ。
大宗执璋瓒亚裸。
jí yíng shēng,
及迎牲,
jūn zhí zhèn,
君执纼,
qīng dài fū cóng shì zhí chú。
卿大夫从士执刍。
zōng fù zhí àng cóng fū rén jiàn shuì shuǐ。
宗妇执盎从夫人荐涚水。
jūn zhí luán dāo xiū jì,
君执鸾刀羞哜,
fū rén jiàn dòu,
夫人荐豆,
cǐ zhī wèi fū fù qīn zhī。
此之谓夫妇亲之。
jí rù wǔ,
及入舞,
jūn zhí gàn qī jiù wǔ wèi,
君执干戚就舞位,
jūn wèi dōng shàng,
君为东上,
miǎn ér zǒng gàn,
冕而揔干,
lǜ qí qún chén,
率其群臣,
yǐ lè huáng shī。
以乐皇尸。
shì gù tiān zǐ zhī jì yě,
是故天子之祭也,
yǔ tiān xià lè zhī zhū hóu zhī jì yě,
与天下乐之;诸侯之祭也,
yǔ jìng nèi lè zhī。
与竟内乐之。
miǎn ér zǒng gàn,
冕而揔干,
lǜ qí qún chén,
率其群臣,
yǐ lè huáng shī,
以乐皇尸,
cǐ yǔ jìng nèi lè zhī zhī yì yě。
此与竟内乐之之义也。
fū jì yǒu sān chóng yān xiàn zhī shǔ,
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
mò zhòng yú luǒ,
莫重于裸,
shēng mò zhòng yú shēng gē,
声莫重于升歌,
wǔ mò zhòng yú wǔ sù yè,
舞莫重于《武宿夜》,
cǐ zhōu dào yě。
此周道也。
fán sān dào zhě,
凡三道者,
suǒ yǐ jiǎ yú wài ér yǐ zēng jūn zǐ zhī zhì yě,
所以假于外而以增君子之志也,
gù yǔ zhì jìn tuì zhì qīng zé yì qīng,
故与志进退;志轻则亦轻,
zhì zhòng zé yì zhòng。
志重则亦重。
qīng qí zhì ér qiú wài zhī zhòng yě,
轻其志而求外之重也,
suī shèng rén fú néng de yě。
虽圣人弗能得也。
shì gù jūn zǐ zhī jì yě,
是故君子之祭也,
bì shēn zì jìn yě,
必身自尽也,
suǒ yǐ míng zhòng yě。
所以明重也。
dào zhī yǐ lǐ,
道之以礼,
yǐ fèng sān chóng,
以奉三重,
ér jiàn zhū huáng shī,
而荐诸皇尸,
cǐ shèng rén zhī dào yě。
此圣人之道也。
fū jì yǒu jùn jùn zhě jì zhī mò yě,
夫祭有馂;馂者祭之末也,
bù kě bù zhī yě。
不可不知也。
shì gù gǔ zhī rén yǒu yán yuē shàn zhōng zhě rú shǐ。
是故古之人有言曰:「善终者如始。
jùn qí shì yǐ。
」馂其是已。
shì gù gǔ zhī jūn zǐ yuē shī yì jùn guǐ shén zhī yú yě,
是故古之君子曰:「尸亦馂鬼神之余也,
huì shù yě,
惠术也,
kě yǐ guān zhèng yǐ。
可以观政矣。
shì gù shī sù,
」是故尸谡,
jūn yǔ qīng sì rén jùn。
君与卿四人馂。
jūn qǐ,
君起,
dài fū liù rén jùn chén jùn jūn zhī yú yě。
大夫六人馂;臣馂君之余也。
dài fū qǐ,
大夫起,
shì bā rén jùn jiàn jùn guì zhī yú yě。
士八人馂;贱馂贵之余也。
shì qǐ,
士起,
gè zhí qí jù yǐ chū,
各执其具以出,
chén yú táng xià,
陈于堂下,
bǎi guān jìn,
百官进,
chè zhī,
彻之,
xià jùn shàng zhī yú yě。
下馂上之余也。
fán jùn zhī dào,
凡馂之道,
měi biàn yǐ zhòng,
每变以众,
suǒ yǐ bié guì jiàn zhī děng,
所以别贵贱之等,
ér xìng shī huì zhī xiàng yě。
而兴施惠之象也。
shì gù yǐ sì guǐ shǔ jiàn qí xiū yú miào zhōng yě。
是故以四簋黍见其修于庙中也。
miào zhōng zhě jìng nèi zhī xiàng yě。
庙中者竟内之象也。
jì zhě zé zhī dà zhě yě。
祭者泽之大者也。
shì gù shàng yǒu dà zé zé huì bì jí xià,
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
gù shàng xiān xià hòu ěr。
顾上先下后耳。
fēi shàng jī zhòng ér xià yǒu dòng něi zhī mín yě。
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
shì gù shàng yǒu dà zé,
是故上有大泽,
zé mín fū rén dài yú xià liú,
则民夫人待于下流,
zhī huì zhī bì jiāng zhì yě,
知惠之必将至也,
yóu jùn jiàn zhī yǐ。
由馂见之矣。
gù yuē kě yǐ guān zhèng yǐ。
故曰:「可以观政矣。
fū jì zhī wèi wù dà yǐ,
」 夫祭之为物大矣,
qí xìng wù bèi yǐ。
其兴物备矣。
shùn yǐ bèi zhě yě,
顺以备者也,
qí jiào zhī běn yǔ shì gù,
其教之本与?是故,
jūn zǐ zhī jiào yě,
君子之教也,
wài zé jiào zhī yǐ zūn qí jūn zhǎng,
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
nèi zé jiào zhī yǐ xiào yú qí qīn。
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
shì gù,
是故,
míng jūn zài shàng,
明君在上,
zé zhū chén fú cóng chóng shì zōng miào shè jì,
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社稷,
zé zǐ sūn shùn xiào。
则子孙顺孝。
jǐn qí dào,
尽其道,
duān qí yì,
端其义,
ér jiào shēng yān。
而教生焉。
shì gù jūn zǐ zhī shì jūn yě,
是故君子之事君也,
bì shēn xíng zhī,
必身行之,
suǒ bù ān yú shàng,
所不安于上,
zé bù yǐ shǐ xià suǒ è yú xià,
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
zé bù yǐ shì shàng fēi zhū rén,
则不以事上;非诸人,
xíng zhū jǐ,
行诸己,
fēi jiào zhī dào yě。
非教之道也。
shì gù jūn zǐ zhī jiào yě,
是故君子之教也,
bì yóu qí běn,
必由其本,
shùn zhī zhì yě,
顺之至也,
jì qí shì yǔ gù yuē jì zhě,
祭其是与?故曰:祭者,
jiào zhī běn yě yǐ。
教之本也已。
fū jì yǒu shí lún yān jiàn shì guǐ shén zhī dào yān,
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
jiàn jūn chén zhī yì yān,
见君臣之义焉,
jiàn fù zǐ zhī lún yān,
见父子之伦焉,
jiàn guì jiàn zhī děng yān,
见贵贱之等焉,
jiàn qīn shū zhī shā yān,
见亲疏之杀焉,
jiàn jué shǎng zhī shī yān,
见爵赏之施焉,
jiàn fū fù zhī bié yān,
见夫妇之别焉,
jiàn zhèng shì zhī jūn yān,
见政事之均焉,
jiàn cháng yòu zhī xù yān,
见长幼之序焉,
jiàn shàng xià zhī jì yān。
见上下之际焉。
cǐ zhī wèi shí lún。
此之谓十伦。
jì yǒu shí lún pù yán shè tóng jǐ,
〔祭有十伦〕铺筵设同几,
wèi yī shén yě zhào zhù yú shì,
为依神也;诏祝于室,
ér chū yú bēng,
而出于祊,
cǐ jiāo shén míng zhī dào yě。
此交神明之道也。
jūn yíng shēng ér bù yíng shī,
君迎牲而不迎尸,
bié xián yě。
别嫌也。
shī zài miào mén wài,
尸在庙门外,
zé yí yú chén,
则疑于臣,
zài miào zhōng zé quán yú jūn jūn zài miào mén wài zé yí yú jūn,
在庙中则全于君;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
rù miào mén zé quán yú chén quán yú zi。
入庙门则全于臣、全于子。
shì gù,
是故,
bù chū zhě,
不出者,
míng jūn chén zhī yì yě。
明君臣之义也。
fū jì zhī dào,
夫祭之道,
sūn wèi wáng fù shī。
孙为王父尸。
suǒ shǐ wèi shī zhě,
所使为尸者,
yú jì zhě zi xíng yě fù běi miàn ér shì zhī,
于祭者子行也;父北面而事之,
suǒ yǐ míng zǐ shì fù zhī dào yě。
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
cǐ fù zǐ zhī lún yě。
此父子之伦也。
shī yǐn wǔ,
尸饮五,
jūn xǐ yù jué xiàn qīng shī yǐn qī,
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
yǐ yáo jué xiàn dài fū shī yǐn jiǔ,
以瑶爵献大夫;尸饮九,
yǐ sàn jué xiàn shì jí qún yǒu sī,
以散爵献士及群有司,
jiē yǐ chǐ。
皆以齿。
míng zūn bēi zhī děng yě。
明尊卑之等也。
fū jì yǒu zhāo mù,
夫祭有昭穆,
zhāo mù zhě,
昭穆者,
suǒ yǐ bié fù zǐ yuǎn jìn cháng yòu qīn shū zhī xù ér wú luàn yě。
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shì gù,
是故,
yǒu shì yú dà miào,
有事于大庙,
zé qún zhāo qún mù xián zài ér bù shī qí lún。
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
cǐ zhī wèi qīn shū zhī shā yě。
此之谓亲疏之杀也。
gǔ zhě,
古者,
míng jūn jué yǒu dé ér lù yǒu gōng,
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
bì cì jué lù yú dà miào,
必赐爵禄于大庙,
shì bù gǎn zhuān yě。
示不敢专也。
gù jì zhī rì,
故祭之日,
yī xiàn,
一献,
jūn jiàng lì yú zuò jiē zhī nán,
君降立于阼阶之南,
nán xiāng。
南乡。
suǒ mìng běi miàn,
所命北面,
shǐ yóu jūn yòu zhí cè mìng zhī。
史由君右执策命之。
zài bài qǐ shǒu。
再拜稽首。
shòu shū yǐ guī,
受书以归,
ér shě diàn yú qí miào。
而舍奠于其庙。
cǐ jué shǎng zhī shī yě。
此爵赏之施也。
jūn juǎn miǎn lì yú zuò,
君卷冕立于阼,
fū rén fù huī lì yú dōng fáng。
夫人副袆立于东房。
fū rén jiàn dòu zhí xiào,
夫人荐豆执校,
zhí lǐ shòu zhī zhí dèng。
执醴授之执镫。
shī cù fū rén zhí bǐng,
尸酢夫人执柄,
fū rén shòu shī zhí zú。
夫人受尸执足。
fū fù xiāng shòu shòu,
夫妇相授受,
bù xiāng xí chù,
不相袭处,
cù bì yì jué。
酢必易爵。
míng fū fù zhī bié yě。
明夫妇之别也。
fán wèi zǔ zhě,
凡为俎者,
yǐ gǔ wéi zhǔ。
以骨为主。
gǔ yǒu guì jiàn yīn rén guì bì,
骨有贵贱;殷人贵髀,
zhōu rén guì jiān,
周人贵肩,
fán qián guì yú hòu。
凡前贵于后。
zǔ zhě,
俎者,
suǒ yǐ míng jì zhī bì yǒu huì yě。
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
shì gù,
是故,
guì zhě qǔ guì gǔ,
贵者取贵骨,
jiàn zhě qǔ jiàn gǔ。
贱者取贱骨。
guì zhě bù zhòng,
贵者不重,
jiàn zhě bù xū,
贱者不虚,
shì jūn yě。
示均也。
huì jūn zé zhèng xíng,
惠均则政行,
zhèng xíng zé shì chéng,
政行则事成,
shì chéng zé gōng lì。
事成则功立。
gōng zhī suǒ yǐ lì zhě,
功之所以立者,
bù kě bù zhī yě。
不可不知也。
zǔ zhě,
俎者,
suǒ yǐ míng huì zhī bì jūn yě。
所以明惠之必均也。
shàn wéi zhèng zhě rú cǐ,
善为政者如此,
gù yuē jiàn zhèng shì zhī jūn yān。
故曰:见政事之均焉。
fán cì jué,
凡赐爵,
zhāo wèi yī,
昭为一,
mù wèi yī。
穆为一。
zhāo yǔ zhāo chǐ,
昭与昭齿,
mù yǔ mù chǐ,
穆与穆齿,
fán qún yǒu sī jiē yǐ chǐ,
凡群有司皆以齿,
cǐ zhī wèi zhǎng yòu yǒu xù。
此之谓长幼有序。
fū jì yǒu bì huī bāo dí hūn zhě,
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
huì xià zhī dào yě。
惠下之道也。
wéi yǒu dé zhī jūn wèi néng xíng cǐ,
唯有德之君为能行此,
míng zú yǐ jiàn zhī,
明足以见之,
rén zú yǐ yǔ zhī。
仁足以与之。
bì zhī wèi yán yǔ yě,
畀之为言与也,
néng yǐ qí yú bì qí xià zhě yě。
能以其余畀其下者也。
huī zhě,
辉者,
jiǎ lì zhī jiàn zhě yě bāo zhě,
甲吏之贱者也;胞者,
ròu lì zhī jiàn zhě yě dí zhě,
肉吏之贱者也;翟者,
lè lì zhī jiàn zhě yě hūn zhě,
乐吏之贱者也;阍者,
shǒu mén zhī jiàn zhě yě。
守门之贱者也。
gǔ zhě bù shǐ xíng rén shǒu mén,
古者不使刑人守门,
cǐ sì shǒu zhě,
此四守者,
lì zhī zhì jiàn zhě yě。
吏之至贱者也。
shī yòu zhì zūn yǐ zhì zūn jì jì zhī mò,
尸又至尊;以至尊既祭之末,
ér bù wàng zhì jiàn,
而不忘至贱,
ér yǐ qí yú bì zhī。
而以其余畀之。
shì gù míng jūn zài shàng,
是故明君在上,
zé jìng nèi zhī mín wú dòng něi zhě yǐ,
则竟内之民无冻馁者矣,
cǐ zhī wèi shàng xià zhī jì。
此之谓上下之际。
fán jì yǒu sì shí chūn jì yuē yuè,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
xià jì yuē dì,
夏祭曰禘,
qiū jì yuē cháng,
秋祭曰尝,
dōng jì yuē zhēng。
冬祭曰烝。
yuè dì,
礿、禘,
yáng yì yě cháng zhēng,
阳义也;尝、烝,
yīn yì yě。
阴义也。
dì zhě yáng zhī shèng yě,
禘者阳之盛也,
cháng zhě yīn zhī shèng yě。
尝者阴之盛也。
gù yuē mò zhòng yú dì cháng。
故曰:莫重于禘、尝。
gǔ zhě yú dì yě,
古者于禘也,
fā jué cì fú,
发爵赐服,
shùn yáng yì yě yú cháng yě,
顺阳义也;于尝也,
chū tián yì,
出田邑,
fā qiū zhèng,
发秋政,
shùn yīn yì yě。
顺阴义也。
gù jì yuē cháng zhī rì,
故记曰:「尝之日,
fā gōng shì,
发公室,
shì shǎng yě cǎo ài zé mò wèi fā qiū zhèng,
示赏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
zé mín fú gǎn cǎo yě。
则民弗敢草也。
gù yuē dì cháng zhī yì dà yǐ。
」故曰:禘、尝之义大矣。
zhì guó zhī běn yě,
治国之本也,
bù kě bù zhī yě。
不可不知也。
míng qí yì zhě jūn yě,
明其义者君也,
néng qí shì zhě chén yě。
能其事者臣也。
bù míng qí yì,
不明其义,
jūn rén bù quán bù néng qí shì,
君人不全;不能其事,
wèi chén bù quán。
为臣不全。
fū yì zhě,
夫义者,
suǒ yǐ jì zhì yě,
所以济志也,
zhū dé zhī fā yě。
诸德之发也。
shì gù qí dé shèng zhě,
是故其德盛者,
qí zhì hòu qí zhì hòu zhě,
其志厚;其志厚者,
qí yì zhāng。
其义章。
qí yì zhāng zhě,
其义章者,
qí jì yě jìng。
其祭也敬。
jì jìng zé jìng nèi zhī zǐ sūn mò gǎn bù jìng yǐ。
祭敬则竟内之子孙莫敢不敬矣。
shì gù jūn zǐ zhī jì yě,
是故君子之祭也,
bì shēn qīn lì zhī yǒu gù,
必身亲莅之;有故,
zé shǐ rén kě yě。
则使人可也。
suī shǐ rén yě,
虽使人也,
jūn bù shī qí yì zhě,
君不失其义者,
jūn míng qí yì gù yě。
君明其义故也。
qí dé báo zhě,
其德薄者,
qí zhì qīng,
其志轻,
yí yú qí yì,
疑于其义,
ér qiú jì shǐ zhī bì jìng yě,
而求祭;使之必敬也,
fú kě dé yǐ。
弗可得已。
jì ér bù jìng,
祭而不敬,
hé yǐ wéi mín fù mǔ yǐ fū dǐng yǒu míng,
何以为民父母矣?夫鼎有铭,
míng zhě,
铭者,
zì míng yě。
自名也。
zì míng yǐ chēng yáng qí xiān zǔ zhī měi,
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
ér míng zhe zhī hòu shì zhě yě。
而明着之后世者也。
wèi xiān zǔ zhě,
为先祖者,
mò bù yǒu měi yān,
莫不有美焉,
mò bù yǒu è yān,
莫不有恶焉,
míng zhī yì,
铭之义,
chēng měi ér bù chēng è,
称美而不称恶,
cǐ xiào zǐ xiào sūn zhī xīn yě。
此孝子孝孙之心也。
wéi xián zhě néng zhī。
唯贤者能之。
míng zhě,
铭者,
lùn zhuàn qí xiān zǔ zhī yǒu dé shàn,
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
gōng liè xūn láo qìng shǎng shēng míng liè yú tiān xià,
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
ér zhuó zhī jì qì zì chéng qí míng yān,
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
yǐ sì qí xiān zǔ zhě yě。
以祀其先祖者也。
xiǎn yáng xiān zǔ,
显扬先祖,
suǒ yǐ chóng xiào yě。
所以崇孝也。
shēn bǐ yān,
身比焉,
shùn yě。
顺也。
míng shì hòu shì,
明示后世,
jiào yě。
教也。
fū míng zhě,
夫铭者,
yī chēng ér shàng xià jiē dé yān ěr yǐ。
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
shì gù jūn zǐ zhī guān yú míng yě,
是故君子之观于铭也,
jì měi qí suǒ chēng,
既美其所称,
yòu měi qí suǒ wéi。
又美其所为。
wèi zhī zhě,
为之者,
míng zú yǐ jiàn zhī,
明足以见之,
rén zú yǐ yǔ zhī,
仁足以与之,
zhī zú yǐ lì zhī,
知足以利之,
kě wèi xián yǐ。
可谓贤矣。
xián ér wù fá,
贤而勿伐,
kě wèi gōng yǐ。
可谓恭矣。
gù wèi kǒng kuī zhī dǐng míng yuē liù yuè dīng hài,
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丁亥,
gōng jià yú dà miào。
公假于大庙。
gōng yuē shū jiù nǎi zǔ zhuāng shū,
公曰:「叔舅!乃祖庄叔,
zuǒ yòu chéng gōng。
左右成公。
chéng gōng nǎi mìng zhuāng shū suí nán yú hàn yáng,
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
jí gōng yú zōng zhōu,
即宫于宗周,
bēn zǒu wú shè。
奔走无射。
qǐ yòu xiàn gōng。
启右献公。
xiàn gōng nǎi mìng chéng shū,
献公乃命成叔,
zuǎn nǎi zǔ fú。
纂乃祖服。
nǎi kǎo wén shū,
乃考文叔,
xìng jiù qí yù,
兴旧耆欲,
zuò lǜ qìng shì,
作率庆士,
gōng xù wèi guó,
躬恤卫国,
qí qín gōng jiā,
其勤公家,
sù yè bù jiě,
夙夜不解,
mín xián yuē xiū zāi gōng yuē shū jiù yǔ nǚ míng ruò zuǎn nǎi kǎo fú。
民咸曰:『休哉!』」公曰:「叔舅!予女铭:若纂乃考服。
kuī bài qǐ shǒu yuē duì yáng yǐ pì zhī,
」悝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
qín dà mìng shī yú zhēng yí dǐng。
勤大命施于烝彝鼎。
cǐ wèi kǒng kuī zhī dǐng míng yě。
」此卫孔悝之鼎铭也。
gǔ zhī jūn zǐ lùn zhuàn qí xiān zǔ zhī měi,
古之君子论譔其先祖之美,
ér míng zhe zhī hòu shì zhě yě。
而明着之后世者也。
yǐ bǐ qí shēn,
以比其身,
yǐ zhòng qí guó jiā rú cǐ。
以重其国家如此。
zǐ sūn zhī shǒu zōng miào shè jì zhě,
子孙之守宗庙社稷者,
qí xiān zǔ wú měi ér chēng zhī,
其先祖无美而称之,
shì wū yě yǒu shàn ér fú zhī,
是诬也;有善而弗知,
bù míng yě zhī ér fú chuán,
不明也;知而弗传,
bù rén yě。
不仁也。
cǐ sān zhě,
此三者,
jūn zǐ zhī suǒ chǐ yě。
君子之所耻也。
xī zhě,
昔者,
zhōu gōng dàn yǒu xūn láo yú tiān xià。
周公旦有勋劳于天下。
zhōu gōng jì méi,
周公既没,
chéng wáng kāng wáng zhuī niàn zhōu gōng zhī suǒ yǐ xūn láo zhě,
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
ér yù zūn lǔ gù cì zhī yǐ zhòng jì。
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
wài jì,
外祭,
zé jiāo shè shì yě nèi jì,
则郊社是也;内祭,
zé dà cháng dì shì yě。
则大尝禘是也。
fū dà cháng dì,
夫大尝禘,
shēng gē qīng miào,
升歌《清庙》,
xià ér guǎn xiàng zhū gān yù qī,
下而管《象》;朱干玉戚,
yǐ wǔ dà wǔ bā yì,
以舞《大武》;八佾,
yǐ wǔ dà xià cǐ tiān zǐ zhī lè yě。
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
kāng zhōu gōng,
康周公,
gù yǐ cì lǔ yě。
故以赐鲁也。
zǐ sūn zuǎn zhī,
子孙纂之,
zhì yú jīn bù fèi,
至于今不废,
suǒ yǐ míng zhōu gōng zhī dé ér yòu yǐ zhòng qí guó yě。
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以上为礼记 · 祭统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