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圣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西汉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世称小戴,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訾之者,是不知礼之所由生也。
夫礼,吉凶异道,不得相干,取之阴阳也。
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
三让而后传命,三让而后入庙门,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
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乡饮酒之义。
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盥洗扬觯,所以致也。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

哀公曰:「敢问儒行。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
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
」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
续衽,钩边。
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践之节,而不可损益也。
故曰:无易之道也。
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
斩衰何以服苴?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
斩衰貌若苴,齐衰貌若枲,大功貌若止,小功、缌麻容貌可也,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
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
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
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使者,尽哀;问故,又哭尽哀。
遂行,日行百里,不以夜行。
唯父母之丧,见星而行,见星而舍。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
」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
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
传曰:「有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
有从重而轻,为妻之父母。
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
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
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孔子闲居,子夏侍。
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
四方有败,必先知之。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
」不得阶主。
敌者曰:「某固愿见。
礼:不王不禘。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国,门东,北面东上;诸男之国,门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
四塞,世告至。
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玄端而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
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日中而,奏而食。
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兆民。
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纟徒笄总,拂髦冠缨,端绅,笏。
左右佩用,左佩纷、刀、砺小Δ、金燧,右佩、捍、管、、大Δ、木燧,逼屦著綦。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
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
文王乃喜。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其日甲乙。
其帝大皞,其神句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