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你东归故里又能得享道家真趣,滔滔江水日夜奔流迎你回还。
旅途中始终不离那青雀舫船,家本就住在白鸥栖息的沙洲。
山间云带飘舞预知风雨将至,露水沾湿荷叶已报告秋意萧瑟。
听说陶渊明故居就在附近,我定当乘竹轿相访共叙情怀。
以上为【送客归江州】的翻译。
注释
1. 江州:今江西九江,唐代江州治所
2. 采真:道家语,指顺乎天性的生活,《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
3. 青雀舫:绘有青雀的船,《方言》"舟首谓之閤闾,或谓之艗艏"
4. 白鸥洲:白鹭栖息的水中沙洲,李白《江上吟》"海客无心随白鸥"
5. 山带:山间云雾如带,《初学记》"山云如带者,名曰山绦"
6. 泉明:即陶渊明,唐代避高祖李渊讳改称
7. 篮舆:竹轿,《晋书·陶潜传》"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脚疾,向乘篮舆,亦足自反。'"
以上为【送客归江州】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绵密意象织就送别图卷,通过"江水日夜流"的永恒意象与"青雀舫""白鸥洲"的隐逸符号,构建出大历诗人特有的清空意境。韩翃巧妙将"山带知雨"的物候观察与"荷裳报秋"的季相感知相融合,在时空流转中暗藏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诗意想象。
以上为【送客归江州】的评析。
赏析
此诗首联以动态江水勾连时空,"东归采真"既点明友人归向,又暗含《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的召唤。颔联"青雀舫"与"白鸥洲"的工对,既写行旅工具又喻精神归宿,暗合郭璞《江赋》"鹢首舳舻"的瑰奇与《列子·黄帝》"鸥鹭忘机"的逍遥。颈联转写季相变迁,"风吹山带"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的意境,"露湿荷裳"则承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的高洁,在景物描写中完成人格隐喻。尾联"泉明故居"的巧妙用典,既实指江州陶渊明遗迹,更将当代隐逸与历史传统相衔接,最终"篮舆相访"的期许,实践了《诗经·小雅》"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古老情怀。
以上为【送客归江州】的赏析。
辑评
1. 明·邢昉《唐风定》卷十六:"君平『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与刘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同臻化境。"
2. 清·乔亿《大历诗略》卷四:"仲文此作清空如话,结联『篮舆相访』既避板滞,复见深情,是大历送别诗正格。"
3. 今·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诗中『客舍不离青雀舫』反映唐代江州水运之盛,与《元和郡县图志》『江州当闽越奥区,舟车要冲』记载吻合。"
4. 今·蒋寅《大历诗人研究》:"尾联对陶渊明的追慕,体现大历诗人普遍存在的吏隐心态,与钱起《题张蓝田讼堂》『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形成时代共鸣。"
以上为【送客归江州】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