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


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


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能夸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茫,横吹先悲出塞长。

信陵门下识君偏,骏马轻裘正少年。


寒雨送归千里外,东风沉醉百花前。


身随玉帐心应惬,官佐龙符势又全。

青云自致晚应遥,朱邸新婚乐事饶。


饮罢更怜双袖舞,试来偏爱五花骄。


帐里炉香春梦晓,堂前烛影早更朝。

南过猿声一逐臣,回看秋草泪沾巾。


寒天暮雪空山里,几处蛮家是主人。

还家不落春风后,数日应沽越人酒。


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


遥怜内舍著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


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故园此日多心赏,窗下泉流竹外云。


近馆应逢沈道士,比邻自识卞田君。


离宫树影登山见,上苑钟声过雪闻。

莫言水国去迢迢,白马吴门见不遥。


枫树林中经楚雨,木兰舟上蹋江潮。


空山古寺千年石,草色寒堤百尺桥。

故园衰草带荥波,岁晚知如君思何。


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


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

绿丝帆繂桂为樯,过尽淮山楚水长。


万里移家背春谷,一官行府向东阳。


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白皙风流似有须,一门豪贵领苍梧。


三峰亭暗橘边宿,八桂林香节下趋。


玉树群儿争翠羽,金盘少妾拣明珠。

丹墀列士主恩同,厩马翩翩出汉宫。


奉引乘舆金仗里,亲尝赐食玉盘中。


昼趋行殿旌门北,夜宿斋房刻漏东。

立身荣贵复何如,龙节红旗从板舆。


妙略多推霍骠骑,能文独见沈尚书。


临风高会千门帐,映水连营百乘车。

不妨高卧顺流归,五两行看扫翠微。


鼯鼠夜喧孤枕近,鵁鶄晓避客船飞。


一壶先醉桃枝簟,百和初熏苎布衣。

行行独出故关迟,南望千山无尽期。


见舞巴童应暂笑,闻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闭清江上,匹马寒嘶白露时。

垂杨拂岸草茸茸,绣户帘前花影重。


鲙下玉盘红缕细,酒开金瓮绿醅浓。


中朝驸马何平叔,南国词人陆士龙。

几回奏事建章宫,圣主偏知汉将功。


身著紫衣趋阙下,口衔丹诏出关东。


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照中。

家封薛县异诸田,报主荣亲义两全。


仆射临戎谢安石,大夫持宪杜延年。


金装昼出罗千骑,玉案晨餐直万钱。

腰佩雕弓汉射声,东归衔命见双旌。


青丝玉勒康侯马,孟水金堤滑伯城。


腊雪夜看宜纵饮,寒芜昼猎不妨行。

青丝䋏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征南官属似君稀,才子当今刘孝威。


蛮府参军趋传舍,交州刺史拜行衣。


前临瘴海无人过,却望衡阳少雁飞。

双龙阙下拜恩初,天子令君注起居。


载笔已齐周右史,论诗更事谢中书。


行闻漏滴随金仗,入对炉烟侍玉除。

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