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误入仙人碧玉壶中,一时欢聚,哪里还去计较亲疏远近。
杯盘狼藉,我怎敢自安?而你的仪态从容华贵,风采卓然。
今夜听到了北里传来的新曲,他年回忆往事时,会记起在南徐的这段经历。
想要穷尽三千世界的风月美景,宁愿化作天人百亿之身,遍历其境。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翻译。
注释
1. 刁景纯:北宋名臣刁约,字景纯,扬州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退居金陵,好宾客,喜宴游。
2. 谢生:指与苏轼同席的谢姓青年才俊,具体身份不详。
3. 仙人碧玉壶:典出《神仙传》王远故事,言麻姑与王远相会,有“掷米成珠”“碧玉壶中酒常满”等语,后世用以比喻仙境或高雅清幽之所。此处喻指刁景纯府邸宴席如入仙界。
4. 一欢那复问亲疏:意谓一旦欢聚,便不再计较彼此关系远近,突出宾主尽欢之情。
5. 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杯盘散乱的样子,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处苏轼自谦不敢当此盛筵。
6. 车骑雍容子甚都:赞美谢生仪态从容、风度翩翩。“都”意为美、俊俏,出自《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7. 新声闻北里:北里,本指唐代长安妓女聚居之地,后泛指娱乐场所或音乐繁盛之处。此处指宴会上听到新颖动听的乐曲。
8. 南徐:古地名,东晋侨置徐州于京口(今江苏镇江),称南徐州,后简称南徐。此处代指宴席所在地,可能为润州(镇江)一带,刁景纯晚年居此。
9. 风月三千界:风月,指自然美景与人间情致;三千界,佛教语,即三千大千世界,形容宇宙广大。此句极言美景无垠。
10. 天人百亿躯:天人,佛教中六道之一,享乐福报者;百亿躯,极言数量之多。化用《法华经·见宝塔品》“分身无数”之意,表达愿遍历世间美好之愿。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在刁景纯宴席上酬答谢生所作,属唱和之作。全诗以豪放洒脱之笔,抒写宴饮之乐与人生感慨。首联以“误入仙人碧玉壶”起兴,将宴会比作仙境,表现宾主尽欢、忘却尘俗的境界。颔联转写宾主风度,自谦而尊人,体现苏轼一贯的谦和与雅量。颈联由当下之乐想到未来之忆,时空交错,情致悠长。尾联更以宏阔想象收束,愿化身千亿遍历风月,既显胸襟之博大,亦寓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整体语言清丽流畅,意境超逸,是苏轼中期七律中的佳作。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七言律诗,格律严谨,对仗工稳,气韵流畅。首联以神话意象开篇,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误入”二字尤见苏轼幽默自谦之态。颔联实写宴饮场景,一自抑一扬人,既显礼数,又见胸襟。颈联由眼前转入时空延展,“新声”与“故事”对照,今夕之乐已预埋他日追忆之思,情感层次丰富。尾联突发奇想,以佛教宇宙观为背景,抒发对无限美的追求,境界陡然开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全诗融合道家仙话、儒家礼仪与佛家思想,典型体现苏轼融通三教、超然物外的精神风貌。语言典雅而不失灵动,情调欢快中蕴含哲思,是其唱和诗中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代表作。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此诗清逸有致,‘愿化天人百亿躯’一句,奇想天开,非东坡不能道。”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引冯舒语:“起语奇幻,结语宏阔,中四语亦典重有体,全章浑成。”
3. 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卷十五:“‘北里新声’‘南徐故事’,地名对工,且寓今昔之感,非徒事属对也。”
4.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二十:“此诗作于元丰间过润州时,时刁约退老金陵,招饮甚频。公屡有唱和,此其一也。语带仙气,心寄鸿蒙,盖已渐入旷达之境矣。”
5. 孔凡礼《苏轼年谱》卷十四:“元丰七年(1084)五月,轼离黄州赴汝州,过润州,会刁约于南徐。约字景纯,晚岁居此,好宾客。轼有《次荆公韵四绝》,又有此诗及另一首,皆席上和谢生作者。”
以上为【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