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陆龙图诜去世了,我作此诗以表哀悼。
他刚正不阿的节操庇护着峨眉与岷山一带的百姓,追求道义从不顾及自身安危。
临终时家中没有十金的产业,送葬的车马经过街巷,六州的百姓都为之痛哭。
曾经在寺院共处三年,如今尘埃落定,音容已隔;在岐阳共饮宴谈的情景,恍如新梦一般重现眼前。
将来若有机会瞻仰他的遗像以追思贤德,即使坟前草已枯黄,我依然会潸然泪下,情难自禁。
以上为【陆龙图诜輓词】的翻译。
注释
1. 陆龙图诜:指陆诜(1004—1070),字介夫,北宋官员,曾任龙图阁直学士,故称“陆龙图”。以清廉刚直著称,历任多地要职,卒于成都。
2. 挺然直节:形容人品刚正不阿,有坚定的节操。
3. 峨岷:指峨眉山与岷山,泛指四川地区,陆诜曾镇守蜀地,故言其庇佑此地。
4. 属纩(kuàng)家无十金产:属纩,古代指人将死时置于口鼻以验气息的丝絮,引申为临终。此句说陆诜去世时家无余财,极言其清廉。
5. 过车巷哭六州民:送葬车马经过街巷,百姓痛哭,六州指其治理过的多个州郡,形容其深得民心。
6. 尘埃辇寺三年别:辇寺,或指官署或寺院,此处可能借指昔日共事之地。尘埃落定,暗示人事已非,分别已久。
7. 樽俎岐阳一梦新:樽俎,酒器与祭器,代指宴饮聚会。岐阳,地名,在今陕西岐山,陆诜曾在此任职。此句回忆往昔共饮情景,如梦初醒,犹觉新鲜。
8. 他日思贤见遗像:将来追思贤人,见到其画像。
9. 不论宿草更沾巾:“宿草”出自《礼记·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意为草已成宿,时间已久,按礼可不哭。此处反用其意,谓即便多年之后,见其像仍不禁流泪。
10. 輓词:即“挽词”,哀悼死者所作的诗词。
以上为【陆龙图诜輓词】的注释。
评析
苏轼这首《陆龙图诜輓词》是一首悼念亡友的挽诗,表达了对陆诜高尚人格和清廉为官的高度敬仰,以及深切的哀思。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赞其生平节操,又抒写个人怀念之情,体现了苏轼重道义、尚气节的价值观。诗中“谋道从来不计身”一句,尤为凸显陆诜以道为先、忘我无私的精神风貌。结构上由生平事迹到私人情谊,再到身后影响,层层递进,感人至深。
以上为【陆龙图诜輓词】的评析。
赏析
本诗为典型的宋代挽词风格,兼具叙事、抒情与议论。首联“挺然直节庇峨岷,谋道从来不计身”开篇即立起人物形象,突出陆诜的刚正与无私,以“庇峨岷”点明其治蜀功绩,空间感强。颔联“属纩家无十金产,过车巷哭六州民”通过对比——生前清贫与死后民悲——强化其廉洁爱民的形象,极具感染力。颈联回忆旧日交往,“三年别”显情谊之久,“一梦新”则出语奇警,将久远往事写得宛如昨日,情感浓度骤增。尾联宕开一笔,设想未来见像思人,即便时间流逝(宿草),依然泪下沾巾,深化了哀思的持久与真挚。全诗用典自然,对仗工稳,情辞并茂,堪称苏轼早期悼亡诗中的佳作。
以上为【陆龙图诜輓词】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质实而情深,不假雕饰,可见子瞻早岁已具大家风范。”
2. 清·纪昀《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卷三:“语语沉痛,尤以‘家无十金产’‘巷哭六州民’十字,写出循吏真面目,非虚誉也。”
3. 清·沈德潜《唐宋诗醇》卷三十九:“风骨峻整,哀而不伤,苏诗中之有规格者。‘谋道从来不计身’,足为仕者箴。”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结语尤厚,不独哀逝,兼寓思贤之意,见君子之用心。”
5.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陆诜守边有声,清节凛然,公与有旧,故言之亲切如此。”
以上为【陆龙图诜輓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