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相逢沦落总天涯,舟泊湓江近荻花。


逐客青衫自多泪,伤心不用怨瑟琶。

水边帘幕远笼花,游女时时出浣纱。


记得横塘沽酒处,画船明月载瑟琶。

朔风吹沙复吹雪,笑解吴钩初欲别。


酒酣击筑和悲歌,将军出关车骑多。

子规啼罢百舌鸣,东窗卧听无数声。


山空人静响更切,月落杏花天未明。

寻钟入苍茫,一涧复一崦。


落叶去方深,山扉雨中掩。

松头急风回,飞雨不到面。

何处豁清愁,千山一人见。

悬灯照清夜,叶落堂下雨。


客醉已无言,秋蛩自相语。

画干似蛇长,谁论半段璟。


日斜亲斗罢,高宴卓沙场。

流星逐飞羽,镞利能穿札。


三发定边归,箙中休满插。

一禽不鸣深树烟,明月下照高僧禅。


独开西阁咏清夜,秋河欲堕山苍然。

乌散庙堧空,清香肃赪宫。


太常斋禁密,列祖享仪崇。


井叩铜瓶月,墀鸣玉佩风。

我闻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灵迹纪真箓。
金华秀出向东南,远胜阳明与勾曲。


楼台缥缈开烟霞,天帝赐与神仙家。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
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

客中久不闻丝竹,此夕逢君吹紫玉。


断猿哀雁总惊啼,我亦无端泪相续。


数声袅袅复呜呜,散入寒云细欲无。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妖儿初下含元殿,天子仍居少阳院。


诸藩从此拥连城,朝贡皆停事攻战。


岐王已去梁王来,长安宫阙生蒿莱。

緌公昔年住宝坊,龙象蹴踏腾毫芒。


袈裟曾侍玉座旁,万众阛听讲仁王。


弟子如云来四方,朝钟暮鼓鸣高堂。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去年寺里开辛夷,君来忆我曾题诗。


今年我来君已去,思君还对花开时。


欲寻花下君行迹,日暮空庭古苔碧。

谁言我久贱,明时已叨禄。


谁言我苦贫,空仓尚余粟。


辞阙是引退,还乡岂迁逐。

垆熏霭宿润,秋满床屏里。


曙色透窗来,幽人眠未起。


风惊露树怯,日出烟禽喜。

别时酒忽醒,客去唯空舍。


风雪雁声来,寒生石城夜。


遥忆渡江船,正泊枫林下。

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君是故乡人,同作他乡住。


同来不同返,惆怅临分处。


手把长干花,回望长洲树。

阊门啼早鸦,拂面见飞花。


绿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


谁寻伯通宅,只问泰娘家。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
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


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

白头道士骑一鹤,手把青莲下寥廓。


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风云。

平烟漠漠天苍苍,牛羊不收野草黄。


茕鹅东来高作行,晴空忽堕数点霜。


紫塞碧海遥相望,下视凫鸭愁陂塘。

城头黑云如坏屋,车走争门折千轴。


姚家新妇亦东逃,舅姑惊惶儿女嗥。


自知数口难俱免,欲渡前溪舟尚远。